首页 > 文献资料
-
本体在电子病历检索中的研究与探索
目的 电子病历在临床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如何有效地利用电子病历系统中大量的数据,辅助医生进行分析与诊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传统的基于文本关键字的检索方法已不能满足对大型电子病历数据库检索的需要,将基于本体的检索方法引入到医学数据库中进行研究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方法 在分析传统电子病历检索方法不足的基础上,本文结合模糊本体的概念,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本体的电子病历分析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了模糊本体中隶属度的概念,对查询语句和电子病历关键词向量空间模型进行模糊本体概念映射,概念相似度计算.结果 通过数值实验对该方法在查全率和查准率方面进行了件能分析,实验证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检索性能.
-
ICD-11的模型与修订进展
世界卫生组织将于2017年发布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简称ICD-11)的终版,这次修订提出了基于本体论的疾病分类体系。本文首先回顾ICD的发展历程,以及在整个医疗领域内的广泛影响,围绕 ICD-11的模型,描述它的结构化的架构,标准化的定义方式,以及实现计算机加工和处理的分类单元。介绍 ICD-11模型整个修订过程及其修订工具,以及截止到目前新的修订进展。后展望 ICD-11未来的发展趋势,探讨ICD-11将对我国医疗信息化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 本体 模型 -
八卦走转修炼总则及法要
修炼总则1.打破对立,打破统一这也是禅宗核心的要义,八卦走转是形体外显之动的名称,混元一气圈是功能之效力;转天尊是本体本真.八卦走转要实现这种打破对立、打破统一的状态.当然,普通的学练者,可以不用过多地去分析这种状态.在八卦走转的过程中这种状态也许会自然呈现.未呈现,不盼望;呈现了,不留恋;不恐、不惧、不喜、不分析.这也可以说是八卦走转需要参悟的一个“话头”.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八卦走转是一种行走的冥想和禅修.
-
从基石哲学论到经络的现代医学解剖基础
经络是“形而上”思辨与实践的产物,现有的研究方法是依据西医概念理论,依据基石哲学,通过医学生物科学实验发现西医概念基石本体,这是我们为什么没有发现经络的根本原因。本文提出从中医概念,依据基石哲学,构建中医概念基石,从而在经络概念基石内找到经络本体。简而言之,原创性的构建中医经络概念基石,发现经络基石本体。
-
中医脑病学本体的探讨及其构建
研究和构建中医脑病学本体既是中医脑病神经信息学发展的需要,也是全球范围内实现人体大脑知识共享的前提.本文在分析本体含义和本体谱的基础上,参照中医脑病学的理论体系,复用已有中医学本体和国外生物医学领域本体,构建了包括概念及其概念间相互关系在内的中医脑病学本体,并对中医脑病学本体构建过程中存在的复杂性、层次性、模糊性、差异性和兼容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中医脑病学本体的构建和应用为中医脑病临床信息采集、分析、交换和共享提供了基础性的技术支撑,对于加强国际社会对中医的理解和认识、促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
中医文献元数据标准的应用评价研究
本研究以protégé 4.1为工具,构建了中医文献元数据标准的各个元素及元素修饰词本体,进行了20余本中医古籍的元数据著录,实现了对相关古籍作者、刊行者、储藏地、版本信息、行款等多种信息的全方位记录,并实现了基于本体的图形化展示,对已使用、未使用元素进行了简要分析,研究表明,OWL (Web Ontology Language)可以比较明晰地表示中医药文献元数据元素,本研究中提示可以添加的元素修饰词则可以考虑在申请ISO国际标准中考虑修订增加,以期进一步完善丰富.
-
中医哮喘领域本体的构建
目的:利用本体的方式实现中医哮喘领域的知识的共建共享及推理.方法:通过对中医文献中“哮喘”相关知识的提取,基于斯坦福大学的七步法构建了“哮喘”的疾病本体,实现了哮喘相关知识的领域建模,建立了部分概念与概念间的关系约束及公理.结果:中医哮喘领域本体构建完成能够实现知识的共享以及简单的推理.共有类120个,实例425个,对象属性18个,其中反向属性6个,数值属性2个,等价类公理1个,子类公理138个,基本实现了对哮喘领域知识的语义化表达.结论:本体的构建在知识的共建、共享及未来知识库的语义检索、数据挖掘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与应用价值.
-
浅谈中医药决策信息资源集成服务建设(二)
2.集成服务的研究势在必行2.1 开展中医药行业决策信息集成服务已是大势所趋目前,中医药行业信息资源集成应是以信息为对象、信息资源为本体、集成服务为动力、网络技术为手段、协同作业为方法,以构建资源保障体系为目标,把信息资源诸要素有机地连接成一个整体的动态过程,也是优化要素、重构体系的过程.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开展一系列创新、优质、超值的中医药决策信息集成服务已是大势所趋.
-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文献研究的中医药知识本体的构建
目的:构建中医知识本体,利用其可视化界面和推理机(Jena)对“肺与大肠相表里”文献数据进行展示和挖掘.方法:利用本体论方法,采用Protégé软件对中医药学知识进行重构,构建以五脏为中心的中医知识本体.结果:所构建的本体可以用于揭示“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科学内涵,挖掘肺肠相关疾病的证治规律.结论:中医知识本体可以用于中医海量文献的分析与挖掘,是中医药现代化道路上的一种有益探索.
-
本体在中医药学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文章介绍本体的概念及其在中医药领域应用的现状,指出中医药领域本体建立的意义在于推动中医知识的数字化和规范化进程,而难点在于中医药学科本身的复杂性及中医药学概念的不规范和多重性.构建中医药学本体,应该符合中医学的思维方式,本研究尝试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构建语义网络来将各个概念的定义、关联准确、完整、忠实地表现出来,以解决本体构建过程中的问题.
-
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的个人健康知识库构建思路
“治未病”在中医里的主要思想是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侧重于对个人健康的治理.文章从通过分析个人健康信息的来源,从个人健康知识表达的角度,讨论了症状的属性、症状与症状、症状与证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个人健康知识库的结构、构建过程和构建方法.通过构建个人健康知识库,可以促进个人健康信息高效地管理和利用,为个人健康信息共享从语义层提供统一的规范化表达.与此同时,可以加速中医症状和证的规范化,更可为中医个性化医疗提供决策支持.
-
从中医药学语言系统到简单知识组织系统本体的转换研究
目的:将中医药领域的知识组织系统(KOS)转换为规范化本体,以实现其在万维网上的发布、共享与融合,进一步优化中医药学知识的组织与管理。方法采用万维网联盟推荐的“简单知识组织系统(SKOS)”技术规范,将中医药KOS转换为可在万维网上发布的本体。结果将中医药学语言系统转换为SKOS本体并存入知识库中,可支持 SPARQL(语义网的标准查询语言)查询访问,并通过万维网服务接口为语义维基、语义搜索等各种语义网应用程序提供概念、术语和知识服务。结论初步验证了SKOS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适用性,对于将其他中医药KOS转换为SKOS本体具有借鉴意义。
-
中医药本体工程研究现状
本体(Ontology)是针对领域概念体系的精确规范,用以指明概念的定义以及概念之间的语义关系。它能使交互各方对特定领域内共用的概念、词汇以及概念分类达成一致,支持知识的共享和重用,解决系统之间的互操作问题。近年来,本体工程成为中医药领域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1]。笔者围绕中医药本体工程,通过查阅近10年相关文献,探讨中医药本体工程的方法、技术、覆盖范围和应用,以期为中医药本体开发人员提供参考。
-
基于本体的中风病康复古今术语库构建方法研究
目的 尝试解决中医药领域存在的古今概念差异、词义模糊、同义词、一词多义的问题,为利用古籍知识提供便利,进一步为中风病康复学科发展提供术语支撑.方法 以中风病康复为切入点,收集中风病康复古今的概念、术语、词串等,确定领域的关键概念,解析概念并分析领域中存在的语义关系,将分散的中风病康复知识有序组织起来,采用本体技术探索中风病康复术语库的构建方法.结果 通过收集中风病康复古今的概念、术语、词串等,应用本体构建工具尝试性建立小型古今术语库并可以对术语库进行查询与图形化显示.结论 本体作为形式化的知识表示体系,是构建领域知识的有效方法,有利于中风病康复领域古今概念的沟通,对中医药领域隐性知识的挖掘、发现与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
中药子领域核心概念本体模型构建研究
目的 针对中医药信息交叉领域概念交叉和术语歧义造成的领域知识表达混乱现状,以中药子领域为样本,初步实现其核心概念的知识表达和本体建模.方法 通过收集和梳理包括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中药编码规则及编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中药学》、《临床中药学》的中药知识权威来源数据,基于本体论的概念建模方法,明确中药概念内涵,确定概念属性,厘清概念间的关系,初步完成中药子领域核心概念的本体建模.结果 完成包括"中药""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等核心概念的本体建模.结论 初步实现中药相关核心概念模型的构建,可为其他子领域的中医药知识表达和共享提供参考.
-
中医温病诊疗知识模型初探
目的 建立温病诊疗知识模型,梳理温病文献知识,辅助中医温病临床决策.方法 从中医温病学入手,以本体论为基础,采用合理的知识表示方式,以OWL2本体语言为建模工具,进行模型构建的探索研究.结果 通过梳理温病诊疗概念关系,建立等价类和父子关系的联系方式,初步建立层次较清楚、结构较为合理的中医温病诊疗知识模型;通过机器学习和推理机,实现模型学习推理的功能,为临床医生提供文献参考.结论 本研究初步建立了中医温病诊疗知识模型,并实现辅助中医温病临床决策,为中医文献支持中医临床决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知识组织方式.
-
中西医认知功能障碍康复术语框架构建探讨
术语是学科理论的支撑与基础,但中西医康复治疗认知功能障碍尚缺乏系统认识及必要的专业术语支持.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为基础,通过确定康复术语的内涵和外延、收集康复术语,并采用本体构建的方法设定康复术语框架结构,同时对中西医认知功能障碍术语进行对接,从而构建中西医认知功能障碍康复术语框架,为深入研究认知功能障碍奠定基础.
关键词: 认知功能障碍 康复术语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本体 -
基于医学本体的临床路径知识库模型建设
目的 建立临床路径知识库模型,提高临床路径软件的自适应性,提升电子病历应用水平.方法 利用本体知识库编辑工具,从医院已有的临床路径病种数据应用出发,对临床知识库内容进行规范化研究和标准化表达,形成临床路径知识库模型.结果 建立了58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知识库,该知识库描述了医院临床路径内容的各个方面,可应用于新一代临床信息系统建设.结论 临床路径本体知识库对智能化电子病历应用和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医院信息系统的语义集成,是新一代电子病历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
基于ICF的残疾和康复信息标准体系及其应用研究1
本研究运用本体学、信息学和知识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从功能和残疾领域的本体入手,分析研究运用ICF分类标准建立的有关功能和残疾的本体、概念和术语体系、分类类目、编码系统以及相应的知识管理架构,探讨ICF作为信息标准在残疾与康复评定、康复医疗与康复信息标准、临床康复评定、疾病与功能诊断相关统计分析、残疾与康复调查数据统计与管理以及残疾与康复政策等领域的应用。
-
前交叉韧带本体感觉功能的临床认识
前交叉韧带作为膝关节被动稳定性装置为膝关节提供保护、保证其功能完整性,这一作用早已被人们熟知并认可.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后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初目的即在于恢复其解剖结构和机械力学稳定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