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微波在视网膜表面膜胶金双标技术中的应用

    作者:颜永碧;陆月良;谢志芳

    病理性的视网膜表面膜在眼底病中有重要意义,但视网膜表面膜组织不仅薄,也非常软,手术取下的表面膜常呈卷缩状,如用常规方法处理样品不够理想.为了观察表面膜组织内各细胞形态、细胞膜受体和胶原之间的关系,我们在经过摸索之后,把微波照射应用于视网膜表面膜胶体金双重标记,取得了良好效果.

  •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视网膜表面膜组织的体外培养

    作者:王方;张皙;邱庆华;顾青;曹晖;张喜梅

    目的建立体外培养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患者病变膜组织的方法,为提供PVR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伴有PVR分级D级患者进行玻璃体切割术同时获取其视网膜表面膜病变(ERM)标本,患者病程7~120天;ERM膜片应用切块贴皿法进行接种,培养皿短时间斜置使ERM组织贴壁,每3~4天换培养液1次,观察记录膜组织中细胞的迁出、分裂和增生状况,部分病变标本进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结果7例患者的ERM组织提供体外原代培养,培养期间膜片色素变淡,其中3例患者的膜组织有细胞从膜片边缘向外迁移,生长缓慢,迁出的细胞呈现两种形态:铺路石样和梭形.cytokeratin染色呈阳性.结论患者ERM体外培养方法可行,细胞生长情况与多因素有关.ERM中的细胞主要是RPE细胞,其增殖能力有可能评估手术预后.

  • 不同部位视网膜表面膜的免疫电镜比较性研究

    作者:王方;张皙;曹美凤

    目的对3个部位视网膜表面膜进行组织结构比较性研究.方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或其术后病人的黄斑表面膜、星状皱襞和前部视网膜环形表面膜通过玻璃体切除手术获得,分离的膜组织按层次分为近玻璃体一面的膜和紧贴视网膜面的膜.应用3种抗细胞外间质(ECM)抗体: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和纤维粘连蛋白(FN)进行膜组织免疫电镜研究.结果在黄斑表面膜和星状皱襞膜中,靠近玻璃体一面的膜组织以胶原为主,分布的细胞是上皮样细胞;在近视网膜面的膜组织中,细胞的数量和类型都明显增多.环形膜组织成分主要是Ⅰ型胶原和有色素颗粒的上皮样细胞.在黄斑表面膜和星状皱襞膜组织中足突细胞的分布层次上有差异.结论 3种视网膜表面膜组织结构不完全相同,这种特征与膜发生时间无关,而玻璃体后界膜的位置可能影响视网膜表面膜的组织结构.星状皱襞膜收缩中心较黄斑表面膜的收缩中心贴近膜组织表面.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