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己酮可可碱处理睾丸不动精子行ICSI的临床作用

    作者:陈智勤;潘家坪;滕晓明

    目的:探讨采用经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PF)处理后的睾丸不活动精子,行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1例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女方常规超促排卵,在取卵日男方行睾丸穿刺抽吸取精术,将经体外孵育处理未获得活动精子作的样本为实验组(32例),加入含有效成分为PF的稀少精子体外培养液20 min后,挑选出有活动力的精子进行ICSI操作;另选择穿刺可见活动精子的患者为对照组(49例),直接进行ICSI操作.比较2组的受精率、正常受精率[2原核(2PN)率]、完全受精失败率、卵裂率、可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流产率、临床妊娠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不动精子组)与对照组(活动精于组)间的成熟卵子百分比(80.2%比82.8%)、受精率(65.9%比65.9%)、异常受精率(7.6%比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的受精失败发生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3.1%比10.2%,P>0.05),但2组间的卵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14%比97.2%,P=0.007).不动精子组中行非优胚胎囊胚培养的百分比明显高于活动精子组(71.9%比46.9%),不动精子组可供移植或冷冻的D3或D5胚胎明显少于活动精子组(40.9%比52.2%,P=0.021).2组间的临床妊娠率(39.1%比39.3%)、胚胎种植率(25.6%比28.0%)及流产率、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冷冻睾丸(附睾)精子中,不动精子组的受精率、卵裂率、可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均有低于活动精子组的趋势,但由于样本量较小,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新鲜睾丸(附睾)精子中,不动精子组的以上指标均与活动精子组相接近(P>0.05).结论:在睾丸(附睾)不动精子标本中加入PF,使不运动的精子获得运动能力,可帮助判断并挑选出有活性的精子,达到或接近于睾丸活动精子的水平,而其安全性还需进一步验证.

  • 卵子玻璃化冷冻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滕晓明;李昆明;王羽;潘家坪;尹萍;梁珊珊;阮井玲;陈智勤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中的卵子冷冻保存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其指征和方法,以提高卵子利用率和减少卵子的废弃. 方法:在我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IVF-ET治疗的患者,在取卵日因男方因素无法进行受精者或获卵数超过25枚,进行知情同意后对部分卵子进行玻璃化冷冻保存.将冷冻保存卵子解冻后继续使用,或捐赠给需要受卵患者. 结果:2009年10月至2011年6月,已有7例患者的卵子进行了复苏.共复苏卵子53枚,存活44枚,复苏率83.02%;有41枚MⅡ卵子行ICSI,受精32枚,受精率72.73%;形成30枚胚胎,卵裂率93.75%,获有效胚胎23枚.9个移植周期移植胚胎16枚,临床妊娠2例,分娩3个健康婴儿,胚胎种植率18.75%,活产率22.22%.剩余冷冻胚胎7枚. 结论:卵子的玻璃化冷冻保存,可以获得比较满意的复苏率和受精率;将获卵较多的患者进行部分卵子的冷冻保存可以提高卵子的利用率,可以作为临床治疗的一个可选择的方法.

  • 不同生精功能障碍无精子症患者行ICSI后胚胎发育潜能的研究

    作者:邱卓琳;褚庆军;毛向明;罗琛;全松

    目的:分析不同生精功能障碍的无精子症患者行ICSI后其胚胎发育潜能.方法:149例患者分为生精功能正常组,轻度、中度和重度生精功能障碍组,采用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PESA)或经皮睾丸精子抽吸术(TESA)抽取不同生精功能障碍患者的精子行ICSI,记录和分析胚胎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良胚胎形成率以及妊娠率.结果:PESA与TESA组比较,正常受精率(%)为74.9±19.6vs66.3±22.7(P>0.05),卵裂率(%)为96.7±8.6vs92.8±19.8(P>0.05),优良胚胎率(%)为43.5±26.2vs35.0±29.4(P>0.05)以及妊娠率(%)为44.0vs52.0(P>0.05),均无统计学差异.生精功能障碍从正常组到重度组的正常受精率(%)变化依次为77.8±18.4、68.4±18.5、73.5±19.8、51.4±27.9,其中轻度生精功能障碍与正常生精组有差异(P<0.05),重度生精功能障碍组与其他各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胚胎卵裂率(%)变化依次为96.7±9.2、96.5±15.0、93.9±12.1、93.7±11.1,各组无统计学差异;优良胚胎率(%)变化依次为47.1±25.8、40.3±27.6、36.2±23.1、15.0±24.6,重度生精障碍组与其他各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妊娠率(%)依次为54.8%、50.0%、13.6%、10.0%,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PESA或TESA行ICSI在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良胚胎率以及妊娠率上较均无明显差异.随着患者生精障碍程度的加重,受精率、优良胚胎率以及妊娠率均显著下降,而卵裂率却无明显区别.

  • 冻存睾丸精子用于男性生殖力储备的探讨

    作者:郐艳荣;贺占举;蔡学泳;王晟;袁亦铭;彭靖;张蕾;薛晴;尚;陈菲;鞠慧岩;左文莉;廖秦平;徐阳

    目的:通过研究对无精子症患者实施睾丸活检或其他手术时冷冻睾丸精子经复苏后行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助孕的临床效果,探讨冻存睾丸精子作为男性生殖力储备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在本院实施睾丸活检或其他手术时冷冻睾丸精子的患者96例,其中的55例已在本中心复苏冷冻精子行ICSI助孕共60个周期,评估其冷冻精子复苏、卵子受精、卵裂、可移植胚胎、优质胚胎、临床妊娠及其分娩情况.结果:复苏冻存睾丸精子60个周期均获成功,复苏后行ICSI技术助孕,受精率77.6% (513/661),2PN受精率69.4%( 459/661),卵裂率99.4% (510/513),可利用胚胎率84.5% (431/510),优质胚胎率40.8% (208/510);所有周期均有可移植胚胎;新鲜胚胎移植52个周期,临床妊娠30例(临床妊娠率57.7%),双胎妊娠11例(其中1例双胎自然减为单胎),单胎妊娠19例,种植率为38.7% (41/106),流产率为3.33%(1/30).目前,已经出生了20例健康婴儿(12个男婴,8个女婴),未发现先天缺陷儿;另外13例(7例单胎和6例双胎)继续妊娠中.结论:睾丸精子冷冻复苏后行ICSI助孕可以得到较好的临床结局.冻存睾丸精子是无精子症男性生殖力储备的有效方式.

  • 短期应用左卡尼汀在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治疗少弱精子症中的作用

    作者:吴正沐;陆湘;王永卫;孙健;陶皆唯;尹峰华;程怀瑾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短期治疗男性少弱精子症后精液质量的变化及行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助孕治疗后的临床结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根据WHO标准检测精液分析结果为少弱精子症者129例,治疗组42例服用左卡尼汀2周后应用ICSI,对照组87例单纯应用ICSI助孕技术.对比治疗组患者用药前后精液精子浓度、活动率、(a+b)级精子百分率、畸形率指标,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ICSI后受精率、卵裂率、有效胚胎率、临床妊娠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a+b)级精子百分率(13.5±10.7)%,较治疗前(9.6±7.2)%提高(P<0.05),治疗组ICSI操作后有效胚胎率77.50%,明显高于对照组69.04% (P<0.05).结论:左卡尼汀短期治疗能够改善精子质量,并有助于少弱精子症患者提高ICSI治疗的成功率.

  • ICSI术改善前次IVF周期中多精受精的有效性研究

    作者:徐志鹏;孙海翔;胡娅莉;张宁媛;陈林君;王玢;赵静;蒋益群;曾惠明

    目的:探索ICSI术改善前次IVF周期中多精受精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共37例患者,其IVF周期三原核合子的比例高于35%,重复周期采用ICSI术治疗.比较ICSI周期与IVF周期的双原核率、三原核率、正常胚胎数、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结果:ICSI周期患者年龄显著高于IVF周期,而促性腺激素使用剂量、E2值与IVF周期无显著差异,ICSI周期hCG注射日卵泡数(≥14 mm)、获卵数及成熟卵子数均显著低于IVF周期.ICSI后双原核的比例显著高于IVF周期(74.24% vs34.42%;P<0.01),而三原核的比例显著低于IVF周期(11.57% vs 51.04%;P<0.01).ICSI后获得正常胚胎数显著高于IVF组(3.83±2.08 vs 2.52±1.71;P<0.01).IVF周期移植31例,4例妊娠,均为单胎.ICSI周期移植36例,14例妊娠,其中3例双胎,11例单胎.ICSI周期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均显著高于IVF周期(38.89% vs 12.90%;28.33% vs 7.41%:P均<0.01).结论:对于前次IVF多精受精比例较高的患者,重复周期采用ICSI 术可以增加正常受精胚胎数,能有效改善重复周期患者多精受精的发生.

  • 冻融复苏微量精子行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术的疗效及临床妊娠结局分析

    作者:欧蕾;郭艺红;孙莹璞;苏迎春

    目的:回顾性分析123例无精子症患者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PESA)或经皮睾丸精子抽吸术(TESA)后冻融复苏微量精子行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术(ICSI)的疗效及临床妊娠结局情况.方法:将采用微量冻融PESA、TESA精子行ICSI的病例归为冻融精子组,采用新鲜PESA、TESA精子行ICSI的病例归为对照组.比较冻融精子组与新鲜精子组组间及组内的双原核(2PN)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宫外孕率、多胎妊娠率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PESA精子冻融组与新鲜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宫外孕率及多胎妊娠率分别为75.67% vs 76.49%,64.96% vs 66.19%,55.21% vs 57.22%,13.21% vs 12.61%,3.77% vs 5.41%,37.74% vs 37.84%(P>0.05),TESA精子冻融组与新鲜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宫外孕率及多胎妊娠率分别为74.41% vs 76.43%,64.63% vs 66.35%,46.81%/vs 53.39%,18.18% sv 14.55%,4.55% vs 1.82%,37.74% vs 37.84%,组间及组内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PESA精子与TESA精子冻融复苏成功率为70.07% vs 62.67%,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微量PESA及TESA精子冻融技术对无精子症患者来说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精子冷冻复苏技术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该技术是否会增加子代远期遗传风险仍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 99例分半IVF/ICSI指征及临床结局的分析与探讨

    作者:王雅琴;杨菁;徐望明

    目的:探讨可疑体外受精(IVF)受精失败的患者在体外助孕治疗周期中如何选择合理的受精方式.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10月在本中心接受同胞卵母细胞分半IVF/ICSI(half-ICSI)治疗的99个周期,促排卵后共获卵1791个,其中895个卵行IVF,另896个卵中有753个M Ⅱ期行ICSI,比较不同受精方式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及妊娠率. 结果:half-ICSI中ICSI受精率(80.5%)明显高于IVF受精率(42.9%),IVF完全受精失败率(21.2%)及受精低下率(16.2%)明显高于ICSI完全受精失败率(0)及受精低下率(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VF和ICSI的卵裂率、优胚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对可疑IVF受精失败的患者,在患者充分知情同意下,选择ICSI是必要的,可提高受精率,获得足够优质的胚胎移植,增加妊娠机会.

  • ICSI中不同来源精子对临床结局的影响

    作者:宋成;曾勇;胡晓东;成金泉;黄菊;黄丽施;张微

    目的:分析不同来源精子在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后的临床结局. 方法:将682个ICSI治疗周期分为:射出精子组(598例)、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PESA)得到精子组(58例)、睾丸精子获取术(TSE)得到精子组(26例),比较三组的受精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以及分娩率之间的差别. 结果:TSE组受精率明显低于射出精子组和PESA组(81.06% vs 87.95%,87.82%,P<0.05);射出精子组、PESA组和TSE组的妊娠率(39.46%,48.28%,34.62%)、种植率(19.80%,23.80%,18.34%)、流产率(13.13%,17.86%,11.11%)、异位妊娠率(5.51%,7.14%,11.11%)、分娩率(32.11%,36.21%,26.92%),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虽然TSE来源精子对ICSI受精率有所影响,但射出精子和手术(TSE和PESA)来源精子对妊娠结局没有影响.

  • 短时受精联合早期补救性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在完全受精失败周期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宁媛;孙海翔;胡娅莉;王玢;徐志鹏

    目的:评估短时受精联合早期补救性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术在完全受精失败周期的应用结局.方法:10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获取的卵细胞随机分组,分别采用短时受精与过夜受精,比较受精率与胚胎质量.105例常规IVF-ET周期短时受精后,行极体观察,早期判断完全受精失败后行补救性ICSI术,报道临床结局. 结果:3 h短时受精与过夜受精在受精率与胚胎质量上无明显差异(P>0.05).短时受精联合早期受精失败补救后,临床妊娠率为53.3%,种植率为38.0%,出生婴儿64名. 结论:短时受精联合早期补救性ICSI对常规IVF-ET周期完全受精失败患者的临床结局有明硅改善.

  • 睾丸精子行ICSI改善严重畸形精子症患者治疗结局5例报告

    作者:徐志鹏;孙海翔;张宁媛;王玢;徐志鹏

    目的:探讨利用睾丸精子行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严重畸形精子症患者(精液或附睾液精子畸形率≥99%)的可行性,改善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严重畸形症精子患者(附睾液精子,n=4;精液精子,n=1)利用不同来源精子行ICSI治疗的临床资料,并比较睾丸精子组与非睾丸精子组(附睾液精子和精液精子)之间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妊娠率以及种植率的差异.结果:5例严重畸形精子症患者取精液精子或附睾液精子行ICSI治疗后无1例妊娠,而改用睾丸精子行ICSI治疗后4例成功妊娠.睾丸精子组与非睾丸精子组之间受精率、卵裂率及优质胚胎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睾丸精子组妊娠率和种植率均显著高于非睾丸精子组(P<0.01). 结论:对应用附睾精子或精液精子行ICSI治疗失败的严重畸形精子症患者改用睾丸精子治疗可有效改善其治疗结局.

  • 不同受精方式及精子来源对剩余胚胎继续发育能力影响的研究

    作者:徐志鹏;孙海翔;胡娅莉;张宁媛;王玢

    目的:探讨不同受精方式及ICSI中不同来源精子对胚胎继续发育能力的影响. 方法:分析我中心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2 135例患者剩余胚胎继续培养形成囊胚的情况,按不同受精方式分为IVF组(n=1 803)和ICSI组(n=332),其中IVF组再分为正常受精(n=1 642)与补救受精组(n=161),ICSI组按精子来源不同再分为精液精子组(n=248)、附睾精子组(n=70)及睾丸精子组(n=14).比较不同受精方式及不同来源精子获得剩余胚胎的囊胚形成率及优质囊胚率. 结果:2 135例患者,共6 525枚剩余胚胎,经序贯培养后形成1 884枚囊胚(28.87%),其中优质囊胚974枚(51.70%).IVF组剩余胚胎继续培养囊胚形成率(30.14%)显著高于ICSI组(21.40%,P<0.05).IVF组优质囊胚率(52.44%)高于ICSI组(45.54%),但无显著差异(P>0.05).IVF组中正常受精组囊胚形成率(31.04%)显著高于补救受精组(20.38%,P<0.05),正常受精组优质囊胚率(53.28%)显著高于补救受精组(38.54%,P<0.05).ICSI组睾丸精子的剩余胚胎继续发育形成囊胚的比例(30.23%)显著性高于附睾精子(18.36%)与精液精子(21.76%,P均<0.05),睾丸精子组优质囊胚率(53.85%)也显著高于附睾精子(42.11%)与精液精子组(45.70%,P均<0.05). 结论:IVF组获得的剩余胚胎发育潜能高于ICSI组,IVF中正常受精组的剩余胚胎发育潜力高于补救受精组,ICSI组中睾丸精子获得剩余胚胎的继续发育潜能较高.

  • 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在前次常规体外受精失败病例中的应用

    作者:徐艳文;周灿权;方丛;张敏芳;邓明芬;张秀冰

    目的:探讨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是否可以改善由于受精障碍导致不孕病例的妊娠结局.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4年12月由于第1周期的常规体外受精(IVF)治疗中卵子完全不受精或受精率≤20%,而在随后的治疗周期中采取ICSI方法受精的20个病例(共22个周期,研究组)的ICSI治疗结局.对照组为同期因男方少弱精子进行第1次ICSI治疗的连续100个周期. 结果:与前次IVF相比,经ICSI治疗后受精率从5.4%显著提高至76.9%(χ2=264.66, P《0.001),但研究组中低受精患者经ICSI治疗后的受精率67.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7.5%(χ2=5.18, P《0.05)和研究组中完全不受精患者的84.2%(χ2=8.97, P《0.05).研究组中完全不受精患者的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分别为57.1%和40.5%,均高于对照组的35.0%和18.9%,但仅胚胎种植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8.80, P《0.01). 结论:ICSI可以有效地克服受精障碍,提高受精率,并且可明显改善妊娠结局.

  • 经皮附睾穿刺取精精子冷冻复苏后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治疗无精子症的初步研究

    作者:靳镭;蒋凌英;朱桂金;刘群;魏玉兰;胡娟;任新玲

    目的:回顾性分析27例无精子症患者经皮附睾穿刺取精术(PESA)所获精子冷冻复苏后行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后的效果及妊娠结局.方法:将诊断性附睾穿刺以及PESA治疗周期ICSI后所剩余活精子以常规方法加以冷冻,将复苏后找到了足量活精子并行ICSI的病例归为冻精组,而采用新鲜PESA活精子ICSI的病例则归为对照组.比较冻精组与对照组的受精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同时分析两组间的妊娠并发症、新生儿出生及畸形等情况.结果:冻精组15个周期、对照组100个周期分别注射MⅡ期成熟卵子163、1 157个,受精率冻精组显著高于对照组(84.05%vs73.29%,P<0.05),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则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23.07%vs15.73%;53.33%vs37.00%,P>0.05),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冻精组共妊娠8例,已分娩5例,继续妊娠3例.对照组妊娠37例,已分娩30例,1例死胎;继续妊娠3例;流产4例.两组均未出现重大的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畸形.结论:采用PESA冷冻精子ICSI是治疗男性无精子症的一种经济、有效、安全的方法;但PESA冻精复苏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 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对体外受精能力缺陷的改善

    作者:蔡令波;冯婷;陈娟;钱云;刘嘉茵;张燕

    目的:评价前一周期行体外受精(IVF)失败和受精率低后,改行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受精效果.方法:行ICSI治疗的113例患者136周期分为两组:因严重少弱精子症而行ICSI的106个周期(组1);因前次常规IVF受精失败或受精率低于20%而改行ICSI的30个周期(组2).比较两组间卵母细胞的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和妊娠率的差异,并对第2组受精率的分布进行分析,以了解改行ICSI后受精效果的改善情况.结果:改行ICSI后,两组的正常受精率和优质胚胎率差异均无显著性(70.49% vs 72.02%;38.28% vs 38.81%)(P>0.05).两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0.57%和40.00%,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改行ICSI后,大部分周期(70.00%,21/30)的受精率都在50%以上,平均受精率为79.79%,受精效果得到明显改善.结论:IVF受精失败和受精率低可以通过行ICSI而获得较好结局.

  • 附睾及睾丸精子行ICSI治疗无精子症妊娠结局

    作者:王俊霞;孙海翔;胡娅莉;王玢;张宁媛;陈华;朱伟东

    目的:回顾性分析50例无精子症患者利用附睾或睾丸精子行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治疗结局.方法: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PESA)或睾丸切开取精术(TESE)获得精子行ICSI,评估取精的成功率,ICSI后的受精率、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以精液精子ICSI组作为对照.结果:PESA、TESE与精液精子组分别注射MⅡ期成熟卵子286、360、1 569个,受精率3组差异无显著性(74.8%,75.2%vs77.5%,P>0.05).种植率、妊娠率TESE与精液精子组差异无显著性(29.87%vs 29.54%;48.15%vs 52.60%,P>0.05),PESA组显著高于TESE组及精液精子组(50.85%vs29.87%,29.54%;68%vs48.15%,52.60%,P<0.05).PESA组共妊娠17例,已分娩6例,继续妊娠9例,流产2例;TESE组共妊娠13例,已分娩7例,继续妊娠4例,流产2例.结论:采用附睾或睾丸精子行ICSI是治疗男性无精子症的有效方法.

  • 不明原因原发性不孕者宫腔内人工授精失败后治疗方案的选择

    作者:丁卫;刘嘉茵;钱云;杨乃明;冒韵东

    目的:探讨对不明原因原发性不孕患者行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失败后治疗方法的合理选择.方法:将61例共65个周期的此类患者分为A、B、C、D 4组,分别为IUI后体外受精(IVF)组37个周期、IUI后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组19个周期、IUI后一半行IVF一半行ICSI组4个周期、IUI及IVF失败后第2次改行ICSI组5个周期,同时随机选取常规行IVF治疗共35个周期为E组、常规行ICSI治疗共24个周期为F组作为对照,分别比较其正常受精率、完全不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妊娠率及种植率.结果:A组的正常受精率、完全不受精率(分别为55.4%、21.6%)与E组(分别为72.8%、0%)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05);与B组(分别为68.4%、0%)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D组患者自身对照前1次IVF及随后的ICSI治疗,其正常受精率分别为12.2%、74.2%,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不明原因原发性不孕患者IUI失败后行IVF有约20%完全不受精的可能,作为充分知情后的选择,行ICSI治疗可以获得较高的受精率,使患者有供移植的胚胎,但ICSI不应为推荐性的选择.

  • 辅助生殖中完全不运动精子存活鉴定及选择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焕华

    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技术仍是目前严重男性因素不育患者获得自身遗传学后代有效的方法.众所周知,ICSI的先决条件是要有活精子注射到卵母细胞内激活卵子,进而完成受精和后续胚胎发育.精子的运动性是其具有生命力的显著标志.研究证实,不运动精子并不代表已经死亡,存活的精子仍具有正常的受精能力.使用不运动精子行ICSI带来了正确选择有活性精子的难度,因此对于完全不运动的精子,如何选择存活的精子进行受精是关键.目前,鉴别不动精子存活率的方法有多种:低渗肿胀试验、精子尾部柔软度试验、化学激活剂、延长精子体外培养时间、激光以及伊红染色等.本文将对近年来如何选择完全不运动精子进行辅助生殖助孕进行综述.

  • 非嵌合型Klinefelter综合征患者显微取精术研究进展

    作者:余哲

    Klinefelter综合征(KS)是男性常见的性染色体异常疾病,第二性征发育迟滞或不发育及不育是其常见临床表现.随着现代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KS患者拥有自己遗传学意义后代成为可能.显微睾丸取精术(mTESE)是公认的佳取精术式,本文就其预测指标、取精成功率、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术前性激素替代治疗及术后睾酮下降等问题进行综述.

  • 男性不育症ICSI治疗的遗传风险分析

    作者:邵法明;朱晓斌;李铮

    近年来,ICSI对男性不育的治疗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然而,精子的遗传学异常所带来的遗传风险引起了较大的关注.在这些不育症患者中,大部分的少弱精子症患者和部分无精子症患者选择了ICSI,所以对患少弱精子症和无精子症的男性不育夫妇进行遗传学咨询与筛查,对防止这种基因缺陷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本综述就不育男性的遗传学缺陷发生率进行了分析.

46 条记录 1/3 页 « 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