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用SYBR green Ⅰ法和流式细胞术体外评价3种青蒿素类药物的抗疟活性

    作者:薛丹;程慧芳;毋海兰;赵青;王锐利;张淑秋

    目的 用SYBR green Ⅰ法和流式细胞术评价3种青蒿素类药物对体外培养恶性疟原虫的抗疟活性. 方法 采用SYBR green Ⅰ法观察不同浓度的青蒿素(arteminisinin,ART)、蒿甲醚(artemether,AM)及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对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增殖的抑制作用.ART、AM、DHA的抑制浓度依次为6、6×10-1、6×10-2、6×10-3、6×10-4 μmol/L,4、4×10-1、4×10-2、4×10-3、4× 10-4 μmol/L及3×10-1、3×10-2、3×10-3、3×10-4、3×10-5 μmol/L,设空白组与对照组.体外药物作用72 h后,SYBR green Ⅰ法测得其抑制率,用50%抑制浓度(50% inhibitory concentraton,IC50)及95%抑制浓度(95% inhibitory concentraton,IC95)反映其抑制作用,并与流式细胞术所测得的疟原虫DNA含量的变化进行比较. 结果 SYBR green Ⅰ法结果显示其抑制率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ART、AM与DHA的IC50值分别为11.29、3.32、0.66 nmol/L,IC95值分别为42.55、17.89、4.02 nmol/L;流式细胞术结果中其DNA含量随药物浓度的降低而增加,与SYBR green Ⅰ法结果一致且更具直观性. 结论 SYBR green Ⅰ法的灵敏性与流式细胞术的直观性可以满足体外测定抗疟药对疟原虫抑制作用的需要,均可适于抗疟药物体外活性评价;ART、AM与DHA的体外抗疟活性由高到低的次序为DHA>AM>ART.

  • 恶性疟原虫体外药敏实验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作者:张梅花;陆凤;曹俊;高琪

    目的 比较WHO微量测试法(WHO microtest)、疟原虫乳酸脱氢酶(Plasmodial lactate dehydrogenase,pLDH)ELISA测定法、富组蛋白 Ⅱ(Histidine-rich protein Ⅱ,HRP Ⅱ)ELISA测定法和SYBR Green Ⅰ荧光测定法等4种恶性疟原虫体外药敏实验检测方法,确定一种较为稳定、简便快速且经济的体外药敏实验检测方法,用于后续疟原虫敏感性的监测及新型抗疟药的筛查.方法 以恶性疟原虫虫株3D7、FCC、K1、Dd2为对象,分别采用WHO microtest法、pLDH法、HRPⅡ法和SYBR Green Ⅰ法测定其对氯喹、哌喹和阿莫地喹的敏感性,并采用Friedman检验、偏相关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Bland-Ahman分析对4种药敏检测方法的IC50值进行分析.结果 在初始密度为0.5%~1.0%时,4种方法的IC50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任意2种方法间均呈直线相关关系(P< 0.001).WHO microtest法技术要求高、耗时长且结果判定受主观影响;HRPⅡ法的敏感性高于pLDH法和SYBR Green Ⅰ法,但成本高;SYBR Green Ⅰ法技术要求低、耗时短且成本低.结论 SYBR Green Ⅰ法是一种较为便捷、经济的检测方法,适用于大规模监测疟原虫药物敏感性及研究新型抗疟药.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