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氨基醇咔唑化合物BTB3体外抗细粒棘球蚴效果的评价

    作者:刘丛珊;张皓冰;薛剑;陶奕;胡薇

    目的 观察氨基醇咔唑化合物BTB3体外抗细粒棘球蚴的效果. 方法 体外培养羊源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和继发感染小鼠来源的生发层细胞,用浓度为1、2、4、8、10和20-μg/ml的BTB3作用3d后,分别采用美兰染色法和CCK-8法检测原头节和生发层细胞的活性.用扫描电镜观察10μg/ml BTB3对生发层细胞造成的损伤.体外培养细粒棘球蚴囊,用浓度为1、5和10 μg/ml的BTB3作用2周后,观察其对囊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囊内部结构的变化. 结果 10μg/ml和20 μg/ml BTB3组原头节的死亡率分别为(100.0±0.0)%和(85.2±7.2)%.但当浓度降低后,原头节死亡率均低于10%.生发层细胞经8、10和20 μg/ml BTB3作用后,其细胞活性抑制率均达100%,其余低浓度BTB3组的抑制率随浓度的降低而降低.扫描电镜观察发现,BTB3可使生发层细胞发生脱落、皱缩以及空腔化.10μg/ml BTB3作用于棘球蚴囊14 d后,全部囊均出现塌陷.其超微结构显示,BTB3作用后棘球蚴内囊中出现了细胞脱落和不均匀的现象. 结论 BTB3对体外培养的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生发层细胞和棘球蚴囊均有较强的作用,是一种潜在的抗棘球蚴药物.

  • 复频高强度聚焦超声对离体细粒棘球蚴囊壁超微结构的影响

    作者:刘婧;王炜;景涛;包根书;王欣

    目的 分别用单频和多频聚焦超声体外照射细粒棘球蚴包囊,观察对其囊壁的损伤情况.方法 用羊肝细粒棘球蚴原头节接种小鼠,1年后处死,自腹腔取出包囊,选择直径约2 cm的包囊40只随机均分4组.对照组剪破包囊壁,用3%戊二醛固定并立即冷藏.实验A组包囊用2号单频换能器(4 W)照射,实验B组用2及3号双频换能器(功率分别为4和5 W)同时照射,实验C组用1、2及3号3频换能器(功率分别为4、4及5 W)同时照射.各组均照射1 min,然后立即用3%戊二醛崮定并冷藏.用肉眼、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其变化.结果 肉眼见实验组囊壁变厚,颜色浑浊.透射电镜观察显示,随超声频数增加囊壁结构被破坏程度加重,角皮层纤维增粗、紊乱,生发层细胞核肿胀破裂,线粒体明显受损,微绒毛变短,断裂或消失.部分区域仅剩细胞碎片和破裂的细胞核.扫描电镜观察显示,随超声频数增加,囊壁内外表面被破坏程度加重,终正常结构被完全破坏.结论 在体外,复频高强度聚焦超声对小鼠细粒棘球蚴囊壁损伤明显,其损伤程度随超声频数的增加而加重.

  • 骨桥蛋白在肝细粒棘球蚴外囊壁中的表达

    作者:李建辉;彭心宇;周宗瑶;吴向未;张示杰;牛建华;孙红

    目的研究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肝细粒棘球蚴外囊壁中的分布及表达.方法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双标记法观察60例患者手术切除的肝细粒棘球蚴外囊壁及巨噬细胞中OPN的表达与分布;Von Kossa染色观察囊壁中钙化分布特征.结果肝细粒棘球蚴外囊壁中有不同程度OPN表达,75%(45/60)集中分布于近虫体侧纤维囊壁(内层),8.3%(5/60)分布于近肝组织侧纤维性囊壁(外层),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内、外层交界处可见巨噬细胞带,多数巨噬细胞胞浆内有OPN表达.OPN表达阳性的囊壁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钙盐沉积,其在囊壁内、外层的分布与OPN的基本一致.结论OPN主要分布在肝细粒棘球蚴外囊的内层纤维囊壁.

  • 肝脾棘球蚴囊周围纤维性囊壁形成机制的差异及临床意义

    作者:吴向未;彭心宇;张示杰;牛建华;孙红;习羽

    目的探讨肝、脾棘球蚴囊周围纤维性囊壁的不同形成机制.方法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40例肝棘球蚴囊、15例脾棘球蚴囊周围纤维囊壁及其邻近肝、脾实质病理组织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Ⅳ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FN)、层粘连蛋白(LN);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在肝、脾棘球蚴囊周围纤维囊壁及其邻近肝、脾实质中的表达.结果肝棘球蚴囊周围纤维囊壁分两层,虫体侧纤维囊壁为肉芽肿样组织,肝实质侧纤维囊壁内可见大量受挤压的门静脉、肝动脉和肝管系统(Glisson)和肝静脉系统,并与Glisson鞘相延续.Ⅳ型胶原、FN、LN、TGF-β1及TNF-α在两层中的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1).脾棘球蚴囊周围纤维囊壁不分层,为肉芽肿样组织,Ⅳ型胶原、FN、LN、TGF-β1及TNF-α无特异分层表达.结论肝、脾棘球蚴囊周围纤维囊壁的形成机制不同.肝棘球蚴囊周围纤维性囊壁是人体形成肉芽肿样病理改变后被周围受挤压的Glisson系统和肝静脉系统包裹,过度肝纤维化所致,肉芽肿样组织与周围纤维化的Glisson系统和肝静脉系统间有可分离间隙.脾棘球蚴囊周围纤维性囊壁是肉芽肿样组织包裹虫体形成,其与脾实质间无可分离间隙.

  • MMP-3与TIMP-1在肝细粒棘球蚴外囊壁中的表达

    作者:卢明柱;张示杰;杨宏强;吴向未;孙红;彭心宇

    目的:探讨MMP-3与TIMP-1在形成肝细粒棘球蚴周围纤维囊壁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与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在30例肝细粒棘球蚴周围纤维囊壁的表达.结果:MMP-3、TIMP-1在肝细粒棘球蚴周围纤维囊壁中呈现特异性分层表达,MMP-3、TIMP-1的阳性细胞在外囊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0%(3/30)、13.3%(4/30).靠近肝实质侧的外膜中MMP-3、TIMP-1的阳性细胞表达率分别为80%(24/30)、90%(27/30).在两层中表达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肝细粒棘球蚴外膜及周围肝组织中MMP-3、TIMP-1的表达两者呈负相关(P<0.01).结论:肝包虫周围纤维性囊壁可分为内层和外层,且各自形成机制不同;MMP-3、TIMP-1与肝实质侧纤维囊壁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