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临床应用

    作者:缪川梅;刘永义;吉鎏;黄渊柏

    目的 探讨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各参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95 dB nHL短纯音对30例正常人及14例眩晕患者进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检测,比较2组波形的引出率、潜伏期、振幅、潜伏期差、耳间振幅比及不对称率.结果 健康组p13和n23波引出率为100%,而眩晕组有79%不能正常引出,主要表现为波形未引出、波幅降低、两耳振幅比增大、潜伏期延长及双耳不对称率增大.结论 VEMP的引出率、潜伏期差、耳间振幅比及不对称率具有临床实用性,可作为VEMP异常判断的指标.

  • 单侧及双侧短纯音刺激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观察

    作者:孙伟;王锦玲;邱建华;毛蔚英;韩丽萍

    目的比较正常人单、双侧短纯音刺激的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VEMP)的反应特性,以用于临床球囊功能及其对称性的检测.方法对86名年龄18~50岁的正常人分别在单、双侧短纯音(500 Hz)刺激下测定VEMP的引出率、潜伏期、振幅、耳间潜伏期差、耳间振幅比和耳间不对称率.结果双侧及单侧给声侧VEMP引出率为100%, 对侧未给声侧为45.9%. 双侧与单侧给声侧p13及n23的潜伏期均值分别为17.29±2.17、24.98±2.67、17.39±1.94和25.65±3.28 ms,两种刺激方式下无明显差异,但均与对侧未给声侧差异显著(P<0.05).双侧短纯音刺激振幅均值与单侧给声侧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侧未给声侧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分别为123.35±73.06、150.05±76.58、84.02±55.80 μV.单、双侧短纯音刺激耳间振幅比,耳间潜伏期差以及耳间不对称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P<0.01),单侧声刺激时对侧未给声侧潜伏期较给声侧延长.结论单侧给声侧、双侧短纯音刺激VEMP的引出率、潜伏期无明显差异,但振幅、耳间潜伏期差、耳间振幅比和耳间不对称率均有显著性差异.双侧短纯音刺激VEMP是一稳定、适宜和简便的检测方式,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