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海洋微生物代谢产物FGFC1的纤溶促进作用

    作者:傅诗情;严婷;吴文惠;朱全刚;郭锐华;陈山乔;包斌

    目的:研究海洋微生物产生的吡喃并异吲哚酮化合物FGFC1体外和实验动物体内促纤溶作用.方法: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1TC)纤维蛋白降解法和急性肺血栓大鼠模型法研究FGFC1体外和体内的纤溶促进作用.结果:在体外FITC-纤维蛋白降解实验中,FGFC1在0.5~ 25 μmol/L浓度范围内,其纤溶促进作用随着浓度升高逐渐增强;当FGFC1浓度≥25 μmol/L时,其纤溶促进作用维持在高水平,EC50为5 μmol/L.在大鼠急性肺血栓实验中,FGFC1的剂量为5或10 mg/kg能溶解肺血栓,达到与5 nmol/L剂量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相当的溶栓效果.结论:溶栓药物先导化合物FGFC1具有优良的纤溶促进作用和溶栓效果.

  • 促纤溶活性化合物FGFC1的分离纯化

    作者:刘永双;那可;赵文杰;赵波;魏晓东

    建立从发酵液中分离纯化高纯度促纤溶活性化合物FGFC1的方法.长孢葡萄穗霉Stachybotrys longispora FG216发酵液经固液分离得到菌丝体,菌丝体经乙醇抽提得FGFC1抽提液,采用AmberliteTM XAD-1600型树脂吸附抽提液中的部分色素与杂质,使用Uni PS30-300型色谱柱进一步去除色素与同系物杂质,得到FGFC1纯化液,调至pH 3沉淀并真空干燥,即得FGFC1固态粉末,其结构经质谱(MS)和核磁(NMR)初步验证.该法制备的FGFC1纯度为97%,总收率为48%.

  • 盐效应分离纤溶活性化合物FGFC1

    作者:张启;包斌;倪玲;陈丽娟;田晓清;葛亮;吴文惠

    目的 探索通过盐效应分离长孢葡萄穗霉FG216(Stachybotrys longispora 216)发酵液中纤溶活性化合物FGFC1 (fungi fibrinolytic compound 1)的方法.方法 长孢葡萄穗霉FG216经过种子液培养和发酵培养获得的发酵液经浓缩后添加氯化钠、氯化铵和氯化钙至不同饱和度,用乙酸乙酯萃取,通过HPLC检测FGFC1的分离效果,并分析FGFC1的质谱和光谱特性.结果 随着氯化钠、氯化铵和氯化钙的饱和度从20%升高到90%,氯化钠和氯化钙的盐效应分离作用效果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60%饱和度的氯化钠能达到18.8 mg/mL的FGFC1提取率,是甲醇分离方法的118%,采用盐效应分离和用甲醇分离获得的FGFC1的质谱和光谱特性一致.结论 用氯化钠盐效应分离长孢葡萄穗霉FG216发酵液中FGFC1是一种有效的分离方法,该盐效分离结果符合盐效分离的基本理论.

  • 比格犬体内FGFC1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及组织分布的研究

    作者:王格;吴文惠;王小雨;张朝燕;包斌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对海洋新型纤溶化合物FGFC1(fungi fibrinolytic compound 1)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和组织分布进行成药性的初步评价。方法分析柱HP-C18柱(4.6 mm ×250 mm,5μm);柱温为40℃;流动相为乙腈-水(0.1%三氟乙酸)45∶55(V/V)和85∶15(V/V),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65 nm。前肢静脉给予比格犬3种剂量(7.5、5.0、2.5 mg·kg-1)的FGFC1,于不同的时间点取血,用HPLC测定血浆和组织中FGFC1的浓度并计算其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和组织分布情况。结果 FGFC1的消除半衰期( T1/2β)分别为(49.035±2.171)、(48.422±2.113)及(48.811±2.372) min;达峰浓度 Cmax分别为(56.48±6.23)、(48.63±5.53)、(13.64±2.76) mg·L-1;机体总消除率(CL)分别为(0.0062±0.0004)、(0.0071±0.0008)、(0.0092±0.0006) L·min-1·kg-1;平均保留时间(MRT)分别为(28.17±1.16)、(26.23±0.35)、(28.66±0.84) min。组织分布研究结果表明FGFC1在静脉给药后迅速分布到全身各处,高药物浓度水平在肝脏中检出。结论FGFC1在比格犬体内呈现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和组织分布特点,表现出较高的成药性特征,值得进一步研究。

  • 海洋微生物来源吲哚酮纤溶化合物影响纤溶因子构象特性的研究

    作者:洪少彤;吴文惠;周喻;严婷;周寅;包斌

    目的 研究FGFC1对各纤溶因子构象的影响及FGFC1促进纤溶反应的机制.方法 采用圆二色谱法研究FGFC1对各纤溶因子结构的影响,采用发色底物法研究FGFC1对各纤溶因子活性的影响,采用SDS-PAGE电泳法研究FGFC1在纤溶酶原和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构成的相互活化反应体系中的作用.结果 远紫外区的CD结果表明FGFC1在23~115 μmol·L1的浓度范围内均使各纤溶因子的二级结构发生变化,这变化都导致酶分子柔性增加、更易发生反应;近紫外区的CD结果表明,FGFC1使纤溶酶原在285 nm处的摩尔旋光度增大.CD研究结果表明FGFC1对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结构的影响较为微弱,对纤溶酶及纤溶酶原结构的影响复杂而深刻.运用发色底物法检测加入不同浓度FGFC1后各纤溶因子的酶活力,排除了FGFC1对纤溶因子的结构影响而导致的纤溶因子失活的可能性.在体外构筑的纤溶反应体系中,SDS-PAGE的结果显示FGFC1的加入促进FITC-纤维蛋白原的降解,表明FG-FC1加速纤溶酶原和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相互活化作用.结论 FGFC1作用于纤溶酶原并辅以改变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二级结构发挥纤溶促进作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