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注射用磷丙泊酚钠对QTc间期的影响及其血药浓度与QTc间期的关系

    作者:徐晶;李妍;张文胜

    目的 研究注射用磷丙泊酚钠单次静脉注射后健康成人校正后QT间期(QTc间期)的变化并探讨其及活性产物丙泊酚的血药浓度与QTc间期的关系.方法 30名健康青年受试者,男女各半,随机分为三组(n=10),分别给予注射用磷丙泊酚钠10、20、30 mg·kg-1单次静脉注射.于给药前后采集静脉血样测定血药浓度,记录给药前后共31个时点的标准12导联心电图,Fridericia公式计算QTc间期,观察QTc间期与性别的关系及给药前后的变化,分析磷丙泊酚钠和其代谢产物丙泊酚血药浓度与QTc间期的关系.结果 给药前后女性受试者的QTc间期均大于男性受试者,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给药后三个剂量组QTc间期均较基础值有不同程度的延长,大值为492 ms,△QTc大值为58 ms.三组QTc间期在给药后60 min时均已呈下降趋势,10 mg·kg-1组给药后35 min时基本恢复至基线值,其他两组仍长于基础值(P< 0.05).磷丙泊酚钠血药浓度与QTc间期无明显相关,丙泊酚血药浓度与QTc间期呈线性相关(r=0.460,P=0.005),QTc间期延长的效应存在滞后性.结论 注射用磷丙泊酚钠单次静脉注射对健康青年受试者的QTc间期有一定延长作用,但该药可能并不会增加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诱发几率.

  • LC-MS/MS法测定家兔全血中的磷丙泊酚钠

    作者:殷望;王瑜;杨俊;康仪;刘进;张文胜

    目的 采用高效液物色谱一串联质谱( HPLC - MS/MS)测定家兔全血中水溶性异丙酚前药磷丙泊酚钠的浓度.方法 采用Welch Ultimate XB C8柱(100mm× 2.1 mm,3μm),7-羟基香豆素为内标,流动相为5 mmol·L-1乙酸铵-乙腈(57∶43),流速0.4 mL·min-.HPLC - MS/MS采用负离子电喷雾离子源,以多反应离子模式监测.全血样品经含内标的甲醇溶液直接沉淀蛋白后进样.结果 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是0.12~15 μg·mL-1,低定量下限为120 ng·mL-1;日内和日间RSD小于7.04%,RSD均小于8.40%.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可用于磷丙泊酚钠血药浓度的测定和药动学的研究.

  • 丙泊酚前药HX0969w及磷丙泊酚钠与丙泊酚乳剂灌胃对大鼠的镇静催眠效应及其安全性比较

    作者:王海燕;杨俊;殷望;杨玲慧;张文胜

    目的 采用序贯法测定大鼠口服(灌胃)HX0969w、磷丙泊酚钠(fospropofol disodium)和丙泊酚乳剂后产生镇静催眠效应的半数有效量(ED50),并观察3种药物等效剂量(2ED50)灌胃大鼠后的镇静催眠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序贯实验法确定各药物小剂量和大剂量后,根据ED50计算公式计算3种药物的ED50.选择30只健康SD成年大鼠,随机分为3组:HX0969w组(n=10)、磷丙泊酚钠组(n=10)和丙泊酚乳剂组(n=10).大鼠灌胃给药后立即观察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表现,并记录镇静催眠起效时间和恢复时间.结果 HX0969w、磷丙泊酚钠和丙泊酚乳剂的ED50分别为96.5 mg/kg、130.0 mg/kg和113.8 mg/kg.灌胃等效剂量(2ED50)的HX0969w、磷丙泊酚钠和丙泊酚乳剂后,大鼠翻正反射消失的平均时间分别是:(10.0±2.9) min、(7.5±2.8) min和(16.0±5.9) min;恢复时间的平均值分别为(66.9±21.5) min、(131.9±32.7) min和(198.9±110.0) min.结论 3种药物灌胃后均可产生镇静催眠作用且安全.两种丙泊酚前药(HX0969w和磷丙泊酚钠)灌胃后的镇静催眠起效时间均快于丙泊酚乳剂,且HX0969w翻正反射恢复快.

  • 磷丙泊酚钠对大鼠在体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宇;罗朝志

    目的 研究磷丙泊酚钠对大鼠在体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生理盐水预处理对照(NS)组、磷内泊酚钠预处理(SP)组、异丙酚预处理(P)组、10%脂肪乳预处理(Z)组.除Sham组外,其余各组均在造模前10 min给药,于肝脏缺血30 min、再灌注90 min时从腹主动脉取血,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氧酶(LDH)含量,同时取肝脏缺血再灌注部位组织,测定部分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部分组织行HE染色.结果 肝脏缺血再灌注后,NS组、SP组、P组、Z组血清ALT、AST、LDH含量均高于Sham组(P<0.01),SP组、P组、Z组血清ALT、AST、LDH含量均低于NS组(P<0.01);NS组、SP组、P组、Z组肝组织MDA含量、SOD活性均高于Sham组(P<0.01),SP组、P组、Z组肝组织MDA含量、SOD活性均低于NS组(P<0.01).结论 磷丙泊酚钠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保护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相关.

  • 磷丙泊酚钠后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贺银;罗朝志

    目的 研究磷丙泊酚钠后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48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4组,即假手术组(S组)、对照组(C组)、丙泊酚组(P组)、磷丙泊酚钠组(F组).每组再根据再灌注2h或4h分为2个亚组,分别为S2h、C2h、P2h、F2h亚组和S4h、C4h、P4h、F4h亚组,每个亚组6只大鼠.肝脏缺血1h后恢复再灌注,S组和C组再灌注开始给予生理盐水静脉泵注,P组给予丙泊酚静脉泵注,F组给予磷丙泊酚钠静脉泵注.于肝脏缺血1h和再灌注结束后,取血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同时取左肝石蜡包埋切片测定B淋巴细胞瘤/白血病-2 (bcl-2)蛋白、bcl-2相关X蛋白(bax)含量,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形态学,计数坏死肝细胞比例评价损伤程度.结果 C2h、P2h、F2h和C4h、P4h、F4h亚组血清ALT、AST值,坏死细胞比例和肝组织bcl-2和bax蛋白含量分别高于S2h、S4h亚组(P<0.05),P2h、F2h和P4h、F4h亚组ALT、AST值、坏死细胞比例和肝组织bax蛋白含量低于C2h、C4h亚组(P<0.05),bcl-2蛋白含量分别高于C2h、C4h亚组(P<0.05).结论 磷丙泊酚钠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和调控bcl-2、bax蛋白的表达有关.

  • 不同剂量磷丙泊酚钠后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作者:黄清华;罗朝志

    目的 探讨磷丙泊酚钠后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是否呈剂量相关性.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n=8),即:假手术组(SP组)、生理盐水后处理组(NS组)、丙泊酚后处理组(PRO组)、低剂量磷丙泊酚钠[6 mg/(kg·h)]后处理组(LFOS组)、高剂量磷丙泊酚钠[12 mg/(kg·h)]后处理组(HFOS组).除SP组外,其余4组在肝脏缺血60 min后给予药物后处理直至手术结束.在缺血60 min、再灌注60 min和120 min时采集血样,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在灌注120 min时取大鼠肝左外叶,用于HE染色,观察肝脏的形态学改变.结果 与NS组相比,SP组、PRO组、LFOS组和HFOS组血清中的ALT、AST、LDH值明显降低(P<0.05);与SP组比较,PRO组、LFOS组、HFOS组和NS组的ALT、AST、LDH值升高(P<0.05);与PRO组比较,LFOS组的ALT、AST和LD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OS组的ALT、AST和LDH值降低(P<0.05);LFOS组与HFOS组比较,HFOS组的ALT、AST和LDH值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 磷丙泊酚钠后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高剂量磷丙泊酚钠[12 mg/ (kg·h)]的保护作用更为明显,保护作用存在剂量依赖性.

  • 磷丙泊酚钠含量测定分析方法的建立

    作者:王超;吴寅;肖茜;李锐莉;贾娜;赵超;李玉文;曹珊珊;王璐;文爱东

    目的:建立磷丙泊酚钠的含量测定分析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全波长扫描的方法确定磷丙泊酚钠的大吸收波长,Diamonsil C18(2)(250mm ×4.6mm ,5μm)色谱柱,5mmol/L乙酸铵水-甲醇(65: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60 nm ,流速1 ml/min ,柱温为室温,进样量20μl的色谱条件。结果:所建立HPLC法经方法学验证,磷丙泊酚钠在10~1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41%,RSD为0.44%。结论:所建立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靠,可作为磷丙泊酚钠制剂及药动学等实验的分析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