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药白芨和地榆对角质形成细胞游走的不同影响

    作者:施伟民;高飞;沈亮亮;陈德利

    目的探讨角质形成细胞游走在表皮病理修复中的作用及白芨和地榆对角质形成细胞游走的不同影响.方法采用无血清表皮器官培养法,观察角质形成细胞正常游走时的形态变化和游走长度,以及含不同浓度白芨或地榆的培养剂对角质形成细胞游走的影响.结果角质形成细胞从切缘基底层开始游走,形成皮包.核深染,未见核分裂相,胞浆染色较红,未见角质层.皮包起始部呈多层细胞,远端渐呈单层细胞.游走长度与培养时间呈直线正相关关系,与直线拟合(P>0.05),培养24、48、72 h游走长度皆有显著增加,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不同浓度含白芨上清液成分无血清培养基培养表皮植片,24、48 h后表皮游走长于正常对照组.白芨浓度为2×10-1mg/ml时差异无显著性(P>0.05),浓度为2×10-2mg/ml及2×10-3mog/ml时,促游走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浓度稀释到2×10-4mg/ml时,游走接近于正常对照组.白芨培养48 h游走皆显著长于培养24 h.不同浓度含地榆上清液成分无血清培养基培养表皮植片,24、48 h后部分表皮游走低于正常对照组.地榆浓度为2×10-1mg/ml时游走长度非常显著地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浓度稀释为2×10-2mg/ml,2×10-3mg/ml及2×10-4mg/ml时,皆接近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角质形成细胞转化为游走细胞时,细胞形态、胞浆、胞核发生了一系列适宜于游走的生物学和形态学改变,其游走的长度与培养时间呈正相关.白芨有明显促进游走作用,其治疗创疡破溃功效可能与此有关;地榆则明显抑制角质形成细胞游走,地榆治疗皮肤创伤功效可能依赖于其他的作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