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基因突变及BRAF、MUC15、RKIP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丽云;龚健;徐晋珩;鄢丽敏;崔永兴;张志勇

    目的 探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 (BRAF)基因突变及BRAF、粘蛋白15 (MUC15)及Raf激酶抑制蛋白(RKIP)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PTC组织标本56例作为研究组(A组),另选滤泡状癌组织标本18例(B组)、甲状腺腺瘤组织标本13例(C组)、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标本7例(D组)作为对照.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PCR产物测序检测上述组织中BRAF基因突变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法分析组织中BRAF、MUC15、RKIP蛋白表达情况.采用四格表x2检验(或校正x2检验)和R×C表有序资料的线性趋势x2检验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 A组56例PTC组织中检测到24例BRAF 15外显子有T1799A杂合突变(BRAF-V600E突变),突变率42.86%;在BRAF 11外显子上未检测到突变病例;B、C、D组患者组织中均未检测到BRAF基因突变.随着临床分期的增高(Ⅰ期→Ⅱ期→Ⅲ期→Ⅳ期),PTC组织中BRAF基因突变率逐步升高(7.14%→8.33%→61.11%→91.67%,x2=27.255,P=0.000).有淋巴结转移PTC患者BRAF 15外显子基因突变率(57.58%)较无淋巴结转移患者(21.73%)显著增加(x2=7.108,P=0.008).A组患者组织中BRAF、MUC15、RKIP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1.43%、76.79%、12.50%.BRAF、MUC15、RKIP蛋白阳性表达率在A、B、C、D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比较,有淋巴结转移患者BRAF和MUC15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增高(P均<0.01),RKIP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P<0.05).PTC组织中BRAF和MUC15蛋白阳性表达率随临床分期的增高(Ⅰ期→Ⅱ期→Ⅲ期→Ⅳ期)逐步升高(x2=12.658,P=0.005;x2=20.047,P=0.000);RKIP蛋白阳性表达率的降低则与临床分期的增高无相关性(x2=6.005,P=0.111).BRAF蛋白表达与BRAF基因突变有关(x2=14.439,P=0.000);而MUC15和RKIP蛋白表达与BRAF基因突变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BRAF基因在PTC中易发生V600E型突变,其突变可能通过上调BRAF蛋白表达,参与PTC发生进展和淋巴结转移过程.PTC组织中MUC15蛋白表达的上调及RKIP蛋白表达的下调也参与PTC淋巴结转移过程.

  • 安徽省皖南地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BRAF和K-ras基因突变的调查

    作者:沈丽娟;吴平平;钟芳芳;倪勇;王朝圣;孙雪松

    目的:调查安徽省皖南地区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主要基因突变.方法:收集PTC石蜡包埋组织33例,进行DNA提取,聚合酶链反应法扩增和基因测序检测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基因(BRAF)中的缬氨酸(Ⅴ)被谷氨酸(E)替代(V600E)和K-ras基因的12和13密码子基因突变.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和促甲状腺激素.结果:33例样本中有13例检测出BRAF基因V600E突变,突变率39.4%;而K-ras基因的12和13密码子没有发现突变;BRAF基因V600E突变与患者性别、年龄和肿瘤直径无关;BRAF基因突变患者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均低于基因非突变患者(P<0.05~P<0.01),基因突变患者血清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明显高于非突变患者(P<0.01),而两者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RAF基因V600E突变是皖南地区PTC患者的高发基因突变.

  • K-ras、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突变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杨常顺;李伟华;蔡少鑫;王欢;王乐;周飙寰

    目的 探讨K-ras、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 (BRAF)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突变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412例结直肠癌组织K-ras、BRAF基因常见密码子突变特征,分析K-ras、BRAF突变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412例结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率为37.9%,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率为45.2%,高于结肠癌(28.8%,P <0.05).K-ras基因突变中单个位点突变率为35.4%,2个位点的突变率为2.2%,3个位点突变率为0.2%.K-ras突变常见于12和13位密码子,12位密码子占32.0%,分别为G12D(15.0%)、G12V(9.5%)、G12C(3.9%)、G12S (2.9%)、G12A(2.4%)和G12R (0.7%),13位密码子占6.1%,均为G13D.K-ras基因突变方式以G→A为主.Ⅰ+Ⅱ期结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率(30.4%)低于Ⅲ+Ⅳ期(45.2%,P<0.05),基因位点突变分析只发现G12V突变率在TNM分期Ⅰ+Ⅱ期的突变率(5.9%)低于Ⅲ+Ⅳ期(13.0%,P<0.05).K-ras基因突变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大体类型、组织学分型以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无关(P>0.05).结直肠癌中BRAFV600E基因突变率为2.4%,其中结肠癌中的BRAF基因的突变率(4.9%)高于直肠癌(0.4%,P<0.05).结论 在结直肠癌中,K-ras基因突变以单个位点突变为主,其中又以G12D为常见,其中G12V突变可能与结直肠癌进展相关.直肠癌K-ras突变率高于结肠癌,而结肠癌BRAF突变率高于直肠癌.K-ras、BRAF基因突变在结肠癌和直肠癌中的作用机制可能不同.

  • 结肠癌患者粪便BRAF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管振祺;何凤屏;徐新;吴青松;李定云;马占忠;郭艳乐;唐盛;尹卫东;龚海涛;刘艺;林恒先

    目的:研究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基因蛋白在结肠癌患者粪便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的100例结肠癌患者、100例结直肠高危腺瘤患者和100例正常体检人群,进行粪便中BRAF蛋白的表达对照比较,同时分别进行常规肿瘤消化道相关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比较,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并对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BRAF蛋白在在结肠癌组、高危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粪便中的阳性表达率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肿瘤消化道相关标志物CEA,CA-199,CA-724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RAF蛋白的高表达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其进行检测可能会比较好的协助结肠癌的早期临床诊断.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