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湖北钉螺滇川亚种在湖北省水网地区生存繁殖及期望寿命研究

    作者:黄重峰;邹节新;李枢强;周宪民

    目的 探讨湖北钉螺滇川亚种在垸内水网地区生存繁殖的可能性和期望生存时间.方法 采用笼养法,将采自四川省丹棱县的湖北钉螺滇川亚种、湖北省江陵县实验区内的湖北钉螺指名亚种进行雌雄鉴定分离,分别以雌雄比1∶1配对后,放养在江陵县实验区的螺笼内,分别于3、6个月和9个月后,定期观察其生存和繁殖情况.将采集的滇川亚种钉螺采用室内瓷盘饲养法饲养,采用动物生存寿命表法计算滇川亚种钉螺在脱离原孳生环境后的期望生存时间.结果 滇川亚种钉螺在同种及混合现场放养状态下,经过3个月和6个月后,存活率>75%,至9个月后仍有20%以上的存活率.两个亚种钉螺3个月的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个月=38.641,P<0.05),同一亚种雌螺与不同亚种雄螺放养后,雌螺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af=13.255,P<0.05;x2cg=4.882,P<0.05);9个月后各组均可查获数量不等的子代钉螺.室内实验推算滇川亚种钉螺和指名亚种钉螺的期望生存时间分别为35.84 d和41.16 d.结论 滇川亚种钉螺离开原孳生环境后有足够的存活时间完成远距离被动迁移;迁入水网地区后能够继续生存繁殖,并能产生子代.

  • 湖北钉螺指名亚种与滇川亚种半数冬眠温度差异的实验研究

    作者:荣大伟;王亮;汪雁;周宪民;邹节新

    目的 比较湖北钉螺指名亚种与滇川亚种对低温的适应性差异.方法 野外分别采集江西省星子县新池乡的湖北钉螺指名亚种和四川省天全县新华乡的滇川亚种钉螺,选取经逸蚴法检测为阴性且活力好的成体螺为研究对象,在冬季将其置于人工气候箱中饲养,起始饲养温度为13℃,按1℃/2d的速率逐渐降低饲养温度,直至0℃.饲养温度每降低1℃,各取出一组钉螺测定其冬眠率及死亡率;另以湖北钉螺指名亚种为对象,用上述方法,在次年夏季重复实验.采用Probit回归分析方法分别计算两亚种、冬夏两季的半数冬眠温度(ET50)并对其差异性进行比较.结果 四川省天全县的湖北钉螺滇川亚种与江西省星子县的湖北钉螺指名亚种的ET50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0.483℃(一0.440℃~1.332℃)和2.435℃(1.695℃~3.146℃),两亚种ET50的95%的可信区间无重叠,有统计学差异;江西省星子县的湖北钉螺指名亚种在夏季和冬季的ET50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2.046℃(1.331℃~2.745℃)和2.780℃(2.094℃~3.532℃),两者ET50的95%可信区间有重叠,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湖北钉螺滇川亚种与指名亚种的ET50存在差异,湖北钉螺指名亚种夏季与冬季的ET50无差异.

  • 标记重捕技术对湖北钉螺滇川亚种在湖沼水网地区种群动态的实验研究

    作者:黄重峰;邹节新;朱春潮;李枢强;周宪民

    目的 观察湖沼水网地区外来输入性湖北钉螺滇川亚种的种群动态.方法 于2009年10月-2011年4月,在湖北省江陵县血吸虫病疫区的有螺环境构建实验现场,将异地采集的湖北钉螺滇川亚种采取野外放养的方式,定期查螺,通过标记重捕技术方法对输入性湖北钉螺滇川亚种的种群进行估测.结果 湖北钉螺滇川亚种丹棱株从2009年10月引入湖沼水网地区经过6个月生存后,至2010年4月预测钉螺种群数有1501.88±134.38只,进入钉螺的繁殖季节后,钉螺通过繁殖形成新老交替,于2010年7月查获的钉螺多数为当年子代钉螺,预测钉螺种群数达到1587.174±429.09只.然而,随着观察时间的延续,2010年10月预测钉螺种群数仅210.34±151.69只.彭山株钉螺经过一个繁殖季节,2010年7月预测钉螺种群数分别为1112.63±292.48只,至2010年10月,预测彭山株钉螺种群数为112.23±107.54只.通过湖北钉螺澳川亚种理论标记的钉螺在种群中的总数Mx和实际标记释放总数qx配对t检验,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吻合较好.结论外来湖北钉螺滇川亚种输入至湖沼水网地区后短期内其种群数量呈现由多到少的趋势.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