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SSR-PCR 对日本血吸虫遗传变异的研究进展
有学者根据日本血吸虫的生物学、形态学、免疫学和地理分布等特征,将其分为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日本、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5个地域品系.对于分布在中国大陆长江沿岸及其以南的12个省、市、自治区的日本血吸虫是否为同一品系--中国大陆品系的问题,国内外学者曾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等生态环境因素的长期影响,血吸虫种株之间存在不同程度遗传分化,这些变化用传统的方法很难加以区分.而后应用蛋白质和酶学方法使得对血吸虫种株研究取得了进展[2].但是蛋白质和酶都是基因表达产物,而非基因本身,这些物质有可能是在翻译后修饰或加工而成,因而不能正确反映种株基因变异情况.应用基于DNA的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血吸虫遗传变异和分类,能直接反映基因本身,显示出该法的优越性[3].
-
微卫星锚定PCR研究日本血吸虫的遗传变异
目的对中国不同自然隔离群的日本血吸虫进行遗传变异研究,并为中国日本血吸虫地域品系的划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卫星锚定PCR(SSR-PCR)技术对中国7省10地日本血吸虫标本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根据扩增产物,计算遗传距离,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各地域标本PCR扩增产物均呈多态性,其中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日本血吸虫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316±0.067(0.176~0.378);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山区型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67;湖区型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63~0.176;山区型与湖区型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67~0.250;湖北省境内4个地域的日本血吸虫,其遗传距离为0.063~0.111.结论根据我们所采集的日本血吸虫标本和SSR-PCR的实验结果,认为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在基因分类水平上至少可分为不同层次的5类:①云南洱源、四川天全为一类;②安徽贵池、湖南岳阳为一类;③湖北武汉、湖北钟祥为一类;④江西新建、湖北阳新为一类;⑤湖北松滋单独为一类.其中①与②③④⑤在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②③④⑤又可再分为②③与④⑤两类,②③与④⑤还可再各分为两类,此外,中国台湾日本血吸虫单独列为一类.
-
我国大陆日本血吸虫种群遗传结构的研究进展
日本血吸虫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能够寄生于人和40多种哺乳动物门静脉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和社会经济意义[1-2].根据日本血吸虫的生物学、形态学、免疫学和地理分布等特征,将其分为中国大陆、中国台湾、菲律宾、日本和印度尼西亚5个地域品系(geographic strains);但对于分布在中国大陆长江流域以南12个省、市、自治区的日本血吸虫是否为同一品系-中国大陆品系的问题,国内外学者曾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综述国内外关于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种群遗传结构的研究进展,以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