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8F-FDG PET/CT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分期的临床应用

    作者:林志畑;林晓平;黄朝华

    [目的]结合多发性骨髓瘤国际分期系统,初步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共54例临床新近诊断多发性骨髓瘤并治疗前进行18F-FDGPET/CT显像病例,按国际分期系统(ISS及R-ISS)进行分期,并按①按病灶放射性浓聚高层面测量SUVmax为SUVmax≥4组及SUVmax<4组:②按FLs数量分为FLs<3、FLs≥3及弥漫病灶分组;③按有无溶骨性破坏分为骨质破坏组及无骨质破坏组:④按病变区是否有软组织肿块分为有软组织肿块组及无软组织肿块组;⑤按有无髓外病变分为有EMD组及无EMD组进行分组;分析18F-FDG PET/CT显像结果与国际分期的相关性.[结果]54例多发性骨髓瘤中,ISS I期12例、ISSⅡ期18例、ISSⅢ期24例.33例行染色体检测患者中,R-ISS I期5例、Ⅱ期6例、Ⅲ期22例.局限性病灶与弥漫病灶在ISSI、Ⅱ组与ISSⅢ组及ISS Ⅰ组与Ⅱ、Ⅲ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4及0.004).局限性病灶<3与局限性病灶≥3及弥漫病灶组在ISS Ⅰ组与Ⅱ、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有无软组织肿块在ISS Ⅰ组与Ⅱ、Ⅲ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有无髓外病变在ISS Ⅰ、Ⅱ组与ISSⅢ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对比ISS及R-ISS分期,7例分期上调病例中6例为弥漫病灶.[结论]初诊MM患者18F-FDG PET/CT浸润病灶的数量多少、是否有软组织肿块及是否有髓外病变的存在与患者ISS分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初诊MM患者治疗前18F-FDG PET/CT显像可为临床的病情评估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更多的依据.

  • 18F-FDG PET/CT与CT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价值对比

    作者:赵红梅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6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胃癌患者40例,检查方法上,先行普通CT检查,随后行18F-FDG PET/CT检查,并通过手术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组织活检确诊,比较两组检测胃周淋巴结转移及远处淋巴结转移诊断阳性率,统计两组检测中淋巴结数量及大小.结果 18F-FDG PET/CT组检查发现胃周淋巴结转移及远处淋巴结转移阳性率显著高于普通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F-FDG PET/CT组检查中淋巴结数量个数显著多于普通CT组,大小显著小于普通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胃癌合并淋巴结转移患者,行18F-FDG PET/CT检查能更好的对胃癌患者胃周及远处淋巴结进行检查,提高检查阳性率,尤其对于微小病灶检出率较高.

  • 18F-FDG PET/CT在淋巴瘤及淋巴结结核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张雨涵;冉淑华;罗为;王尧;张杨

    目的 观察淋巴瘤及淋巴结结核的18F-FDG PET/CT表现,评价其诊断价值,以期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在本院行18 F-FDG PET/CT检查的51例经病理证实的淋巴瘤和淋巴结结核患者的18 F-FDG PET/CT表现,分别从病灶的分布、形态、大小、FDG摄取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 淋巴瘤(41例)及淋巴结结核(10例)伴病灶融合(16例、0例)、纵隔淋巴结钙化(1例、5例)、环形摄取(1例、0例)及合并肺结核(0例、1例);其18F-FDG PET/CT诊断正确率分别为100%、50%.淋巴瘤及淋巴结结核的PET/CT表现有全身淋巴结肿大(18例、1例)、局部淋巴结肿大(23例、9例);伴脾脏受累或脾脏FDG摄取增高(14例、2例)、骨质受累或全身骨骼FDG摄取增高(6例、1例)及二者均受累(4例、0例).淋巴瘤淋巴结直径(30.42±14.03)mm、SUVmax值13.40±7.56;淋巴结结核淋巴结直径(18.59 ±6.56) mm、SUVmax值7.66±3.32;两者淋巴结直径和SUVmax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界限SUV值(Cutoff值)为2.5时,诊断淋巴瘤的敏感性、特异性为100%、0% ~ 10%,根据ROC曲线,确定SUV=9.725时为佳界限值,其敏感性、特异性为65.9%、80%.结论 淋巴瘤及淋巴结结核的临床及18F-FDG PET/CT表现类似,18F-FDG PET/CT对淋巴瘤的诊断价值较高,但对淋巴结结核的诊断效能较低;提高SUVmax界限值并结合淋巴结大小,可在一定程度上对两者鉴别诊断提供一定的帮助.

  • 18F-FDG PET/CT显像与99mTc-MDP全身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的价值

    作者:厉红民;李前伟;黄定德;罗朝学;谢来平;陈杰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与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MDP)ECT全身骨显像对骨转移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9例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18F-FDG PET/CT显像与99mTc-MDP ECT全身骨显像,并评价显像效果.结果 26例肿瘤患者18F-FDG PET/CT显像为阳性,其中有17例患者发现骨转移45处;在99mTc-MDP ECT全身骨显像中,有20例患者发现骨转移77处.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而99mTc-MDP ECT全身骨显像是诊断骨转移的常规方法.

  • 18F -FDG PET/CT 在肿瘤诊治中的应用

    作者:杨超

    目的:研究18F -FDG PET/CT 在肿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恶性肿瘤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患者行18F -FDG PET/CT 显像技术扫描,对照组患者行 CT 扫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肿瘤复发、肿瘤转移例数与对照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 >0.05);肿瘤瘢痕、肿瘤瘢痕例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18F -FDG PET/CT 显像技术的敏感性和相对敏感性分别为90.74%、100%,CT 显像的敏感性和相对敏感性分别为78.0%、8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加强核医学技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阳性病灶的检出率,还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值得推广使用。

  • 18F-FDG PET/CT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栗明;李琳;谢燃;汪春;孙华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 (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6例结直肠癌行PET/CT检查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PET/CT影像资料,对所有病例按肿瘤部位及肿瘤类型进行了分类,并将计算所得SUV (大标准摄取值)与正常组织SUV进行比较.结果通过PET/CT显影,病例按部位分直肠癌112例、乙状结肠癌27例、盲肠癌17例、升结肠癌16例、降结肠癌14例;按肿瘤类型,隆起型68例、溃疡型57例、浸润型34例、胶样型27例.经计算癌灶SUV均较正常组织高,结果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18F-FDG PET/CT检查对结直肠癌的诊断及其部位与分型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18F-FDG PET/CT在肝内胆管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孙华;李琳;汪春

    目的 评价18F-脱氧葡萄糖(18F-FDG) 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诊断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价值.方法 分析肝内胆管细胞癌行PET/CT检查病例16例,其中病理诊断组6例,临床诊断组10例.根据18F-FDG摄取程度将病灶分为3种类型.Ⅰ级分化程度高,低度恶性或典型类癌;Ⅱ级分化程度一般,中度恶性非典型类癌;Ⅲ级分化程度低,高度恶性小细胞癌.结果 临床诊断中,2例为I级低度恶性或典型类癌,2例为Ⅱ级中度恶性非典型类癌,2例为Ⅲ级高度恶性小细胞癌;病理诊断中,低度恶性或典型类癌5例,中度恶性非典型类癌3例,高度恶性小细胞癌2例.结论 18F-FDG PET/CT是诊断发病率较低的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一种有效方法,能评价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分化程度.

  • MRI、PET/CT对N0期鼻咽癌GTV的影响

    作者:杨凤姣;吴湘纬;谢爱民;胡炳强

    目的:比较MRI、PET/CT检查对N0期鼻咽癌肿瘤靶区(GTV) 的影响.探讨18F-FDG PET/CT 检查对于确定鼻咽癌GTV的意义.方法:已确诊的N0期鼻咽癌患者40例,所有患者治疗前一周内在同一固定体位完成MRI、 PET/CT扫描并分别阅片判定鼻咽癌GTV.结果:MRI、PET/CT对鼻咽腔、口咽、咽旁间隙、颈动脉鞘区、颞下窝、翼腭窝、颅底骨质的检查无明显差异;对海绵窦、鼻窦、咽后淋巴结侵犯MRI优于 PET/CT.结论:对于N0期鼻咽癌放疗GTV的确定,PET/CT较MRI无明显优势.

  • 18F-FDG PET/CT双时显像对老年患者肝细胞肝癌诊断准确性的影响

    作者:池琦;张玲玲;莫明华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诊断老年患者肝细胞肝癌方面,不同时相内产生的不同表现,确定出是否可以提高肝癌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分别在两家医院共选取120例病例,18F-FDG PET/CT检查后,行肝部手术,取病理证实,分肝癌组和良性病变组.分别计算早期及延迟期病灶的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和滞留指数,以及病灶SUVmax与肝脏本底SUVmax的比值(T/N).分析肝癌组和良性病变组病灶的变化规律.结果:所选病例中肝癌组早期及延迟相SUVmax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良性病变组早期及延迟相SUVmax无统计学意义.肝癌组T/N比值在早期及延迟相也存在显著差异,良性病变组早期及延迟相T/N比值间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滞留指数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可以提高肝脏细胞癌诊断的准确性.

  • 18F-FDG PET/CT显像在头颈部肿瘤的临床应用分析

    作者:沈齐;黎海涛;邹彦;阮培刚;汤明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头颈部肿瘤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9例头颈部肿瘤患者行PET/CT检查,计算出敏感性、特异性等指标,并就其对头颈部肿瘤临床治疗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PET/CT检测原发灶的敏感性为85.7%,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为83.3%,能准确检出转移灶,并改变了57.9%患者的抗肿瘤治疗策略。结论 PET/CT在头颈部肿瘤的诊断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可以对肿瘤进行更准确的临床分期,更有效的指导临床治疗。

  • 18F-FDG PET/CT误诊脊柱单发朗格汉斯细胞增多症一例

    作者:俞浩楠;高硕

    1 临床资料患者女,53岁,诉右侧胸背疼2月余,逐渐加重,程度较剧烈,需口服"止疼片"缓解,同时自觉对侧肢体麻木.患者未行血常规、肿瘤标记物、结核抗体、血沉等化验检查.查胸椎MR示:第5胸椎椎体及附件骨信号异常,考虑为骨转移瘤,累及脊椎伴椎管旁软组织肿块形成.为寻找原发恶性病灶行体部18F-FDG PET/CT检查,结果示第5胸椎椎体及其附件骨形态破坏,骨质密度不均匀减低,但无病骨、死骨形成,椎间隙亦无明显变窄,椎旁可见肿胀的软组织密度影.以上病变FDG代谢均异常增高,SUVmax为13.5,体部其余部位未见异常高代谢影,故考虑为骨原发性恶性肿瘤(图1).

71 条记录 4/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