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从心论治汗证4则

    作者:王相阳

    王滨主任医师是镇江市首届名中医专家、镇江市首届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内科工作近40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王师基于《素问·宣明五气》:“五脏化液,心为汗”的理论,强调汗为心之所主,临床上许多汗证与心有关。在生理上心与汗液密切联系,也决定了其在病理上必然相互影响。王师临证中发现汗证患者多伴有心悸、胸闷、气短、失眠多梦等心系症状,治疗时从心论治常获良效。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

  • 黄文政治疗顽固性汗证1例

    作者:郭敏;王耀光

    黄文政教授是天津名老中医,全国著名中医肾病专家,全国第二批、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黄老业医40余载,在中医肾病和中医内科杂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辨治疑难杂症方面,效如桴鼓.笔者有幸伺诊于侧,受益匪浅.兹选取黄老治疗顽固性自汗验案1则介绍如下.

    关键词: 汗证 理中汤 验案
  • 王静安教授治疗汗证验案5则

    作者:徐姗姗;徐元

    蜀中名医王静安教授治疗汗证,多宗《丹溪心法》"自汗属气虚、血虚、湿、阳虚、痰","盗汗属血虚、阴虚".王师指出临证当详辨其因,并结合汗出部位辨证施治,不可一概敛汗止汗.其临床多将辨证论治与经验用药相结合,每获良效,兹举验案5则如下: 1手足心汗(脾虚湿蕴,肝热生风)王某某,女,7岁.2004年10月10日初诊.患儿手足心汗出,纳差,面黄无泽,时现眨眼频频,舌质红、苔微黄腻,脉浮细.乃因脾虚湿蕴、肝热生风所致.治宜健脾利湿,疏风清肝.处方:

  • 王顺贤运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当归六黄汤治疗汗证经验探赜

    作者:蔡蕊

    江苏省名中医王顺贤主任中医师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对汗证的病因病机有自己独到的认识,认为"汗者多虚,重当益气养阴,调和营卫".临床运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当归六黄汤治疗,效果满意.附验案1则以佐证.

  • 孟景春辨治汗证经验

    作者:徐晓晶;黄玉珍

    早在《内经》便有了对汗的来源、化生及其治疗的阐述。历代医家对汗证论治颇详,其辨证思路不尽相同。名老中医孟景春教授宗《内经》、《伤寒论》之旨,从脏腑和病位辨治汗证,采用中药内服或外治法,同时重视养生调护,拓宽了临床思路,提高了疗效。

  • 顽固性汗证治验二则

    作者:陈宇春

    1 化瘀血盗汗止冯某,男,36岁.就诊日期1999年12月22日.患者于2个月前因车祸造成“腰椎压缩性骨折”,经手术治疗后痊愈.惟遗留入夜盗汗一病,迁延半年不愈.阅其病历,前医皆予当归六黄汤、知柏地黄汤之类,调治2月,寸效未获,苦恼不堪.诊时告谓:每于入睡后即汗淋遍身,衾枕尽湿,一夜更衣数次,烦躁不安,口干不欲饮,纳食不香,二便尚调,肌肤少华,舌质淡红边有瘀点,脉细涩.辨证属瘀血内阻,津失固摄.治以活血化瘀,敛津止汗.方选《医林改错》之血府逐瘀汤化裁.处方:

  • 循《临证指南医案·汗》从心肾辨治老年汗证

    作者:仲建刚;郭宏敏

    循《临证指南医案·汗》"凡汗证未有不由心肾虚而得之者"之古训,结合老年人易心气不足,气虚阳弱及肾精亏虚,阴虚阳亢的病机特点,从心、肾角度出发,采用益气补心、养阴滋肾敛汗之法,治疗老年汗证,取得较好疗效.

  • 敛汗散贴敷加艾灸神阙穴改善晚期肿瘤患者自汗的疗效观察

    作者:徐亮;丁礼丽;戴小军;张晓春;徐韦嘉

    多汗症是指皮肤出汗异常过多的现象,是人体出汗异常的表现形式之一,一般认为是由人体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病理变化.中医学将其归纳为自汗和盗汗;白昼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称为自汗[1].晚期肿瘤患者自汗则多属气虚不固,阳气亏虚,不能固护肌表,玄府不密,导致津液外泄.现代医学则认为出汗多与植物神经功能有关[2].现代医学一般使用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的药物如谷维素、维生素B1等治疗及护理,但效果往往不佳[3-5].本科2012年1月-2014年7月将敛汗散贴敷加艾灸神阙穴位相结合,对晚期肿瘤自汗患者进行干预,现报告如下.

  • 当归六黄汤加味治疗消渴并汗证临床观察

    作者:吴颖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DNA)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而多汗又是DNA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1].顾自悦主任医师是北京市级名老中医,从事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40年,理论知识深厚渊博,临床经验丰富,笔者应用顾老经验方治疗消渴并汗证,收效显著,报道如下.

  • 辨证治疗骨折术后汗症60例

    作者:杨明

    骨折术后汗症为骨科术后的常见症.笔者采用辨证治疗本病60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60例骨折术后患者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27~62岁.入选患者术中均未出现大出血或输血,均无术中或术后感染或其他并发症,均无其他疾病.入选病例均为术后2天内出现汗证者.

  • 俞景茂治疗小儿汗证验案举隅

    作者:郭琼英;陈华

    俞景茂教授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在40余年儿科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其独到的见解及巧妙精准的临证用药,现将俞老师辨治汗证医案3则,掠见其辨证论治之精准.1 益气固表,病久护阴如治唐某,男,3岁.2009年9月23日初诊.患儿近4年来,动则易汗出,入寐时盗汗淋漓,后半夜减少.平素易感冒,面少华,择食,脐腹常作痛,咽稍红.舌红、苔薄白,脉浮数.系肺卫不固之证,法当益气固表、佐以养阴敛汗.

    关键词: 汗证 儿科 俞景茂 医案
  • 清气化痰丸化裁治疗汗证体会

    作者:张兰英

    汗证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有因热邪亢盛所致的汗出;有因外感六淫,表虚不固,营卫不和导致的汗出;还有因机体阴偏虚而导致的盗汗等等.治疗上则针对病机采取清热生津、益气固表、调和营卫、滋阴降火等方法.近年来,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体会,痰也是汗证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并从治痰人手,采用清气化痰丸化裁治疗痰热蕴结之汗证,取得良好疗效.介绍如下.

  • 五味子外敷神阙穴治疗术后汗证的效果观察

    作者:叶美燕;周月琴;陈肖

    目的 探讨五味子外敷神阙穴治疗术后汗证的效果.方法 按手术日单、双号将72例术后汗证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手术后常规给予补液、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五味子外敷神阙穴治疗3 d.观察两组患者出汗及汗止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愈22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治愈8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 43.8%.两组比较,x2=15.65,P<0.01.结论 五味子外敷神阙穴治疗术后汗证可明显减轻症状.

    关键词: 汗证 五味子 神阙穴
  • 周庚生教授运用《伤寒论》方治验举隅

    作者:张俊杰

    正确运用<伤寒论>方治病,确能起沉疴而显良效,挽危笃而愈重病,周庚生教授临证善用经方,其活用<伤寒论>方治疗汗证、咳证、腹痛、不寐、头痛等疗效显著.

  • 恶性肿瘤相关性汗证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作者:杨笑奇;郭勇

    [目的]综述恶性肿瘤相关性汗证的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检索近20年来国内外对恶性肿瘤相关性汗证治疗的相关文献,从各项研究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以及其药理、作用机制、临床缓解率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对比现代医学的治疗手段,中医药治疗通过“辨证论治”的方法和灵活多变的给药方式显著提高了恶性肿瘤相关性汗症的临床缓解率和患者的生存质量,且毒副作用小.[结论]中医药在恶性肿瘤相关性汗证的治疗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为肿瘤相关性汗证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该治疗领域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黄苏萍治疗围绝经期潮热汗证临床经验

    作者:刘永进;杜杰勇;黄苏萍

    围绝经期妇女较易出现雌激素波动或减少,进而引发一系列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即绝经综合征[1].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突出的临床表现为潮热、汗出,多表现为面部和颈部及胸部反复出现短暂的阵阵发热,伴有烘热,继之汗出;严重可在潮红部位感到灼热,皮肤发红,紧接着爆发性出汗;可伴随有心悸、焦虑等不良情绪.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超过五分之一的妇女在围绝经期会出现潮热和盗汗,这将大大增加围绝经期妇女发生焦虑、抑郁的风险[2-3],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工作、睡眠和精神状态等[4].导师黄苏萍教授从事临床工作近30年,对围绝经期妇女潮热汗证有独到理解和认识.笔者有幸随师临证,现择其要简述之,以飨同行.

  • 李小娟辨证论治汗证经验举隅

    作者:张杰;李小娟

    李小娟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近30年,是辽宁省名中医,师承国家级名医马智,学验俱丰,医术精湛,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擅长用中医方法解决郁证、痤疮、失眠、汗证等内科疑难杂症.笔者有幸随师临诊,兹结合临床病例及个人体会,将吾师治疗汗证经验介绍如下.

  • 张兰通过脏腑辨治汗证经验

    作者:董天娇

    导师张兰从医近30年,积累大量临床经验,对汗证有独到认识,并善用经方,临床收效显著.中医里的汗证分为自汗、盗汗.自汗是指白天时时出汗,动则尤甚,常由于气虚引起.盗汗是指夜寐中汗出,醒来自止,常由于阴虚引起.西医则认为汗证多由植物功能紊乱,或者甲亢等内分泌异常导致.而导师认为,治病重在求本探源,汗证的发生发展与脏腑密切相关,根据病人的体质、症状、舌脉综合分析,通过脏腑辨证,掌握病机本质,对症治疗,疗效颇丰.现将导师通过脏腑辨证治疗汗证经验总结如下.

  • 汗证治疗验案浅析

    作者:李长安

    汗证是指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1].汗证属于临床常见症状,有的单独出现,有的为其他疾病的伴发症状.就单纯的汗证而言,轻症者不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但是汗出严重或经久不愈者,可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衍生它疾,需要及时正确的治疗.中医治疗汗证的历史悠久,疗效显著,下面结合治疗汗证的验案几则,浅谈本人在临床上对汗证辨证治疗的点滴体会,分享如下.

  • 洽“汗”心得

    作者:唐久远

    历代以来,众医家多认为,阳虚自汗,阴虚盗汗,言汗证之病机常囿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范畴.近些年来,笔者在对汗证的诊疗中体会到,汗证的成因与病理机转甚为复杂,诚如《景岳全书·汗证》所云:"自汗、盗汗,亦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兹举案略述如下.阴亏气耗,心脉郁痹案1 某男,61岁,就诊日期:2009年2月16日.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5年,坚持长期口服降血压等药物治疗.平素喜汗出,近20d来出汗渐加,汗出难止,止而复出,心悸难安,怔忡有时,伴见时时潮热,颧红,肢软乏力,动辄气短,胸闷不舒,舌瘦色暗而瘀滞,脉细涩而时结.测血压136/90Mmhg.心电图示:室性早搏,V5高电压,T波低平.

    关键词: 汗证 病因病机 医案
370 条记录 9/19 页 « 12...6789101112...18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