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辅助性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在天疱疮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许人超;朱海琴;潘萌;郑捷

    目的:探讨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Treg)细胞在天疱疮发病中的免疫介导机制.方法:采用 FACS检测51例天疱疮患者外周血中CD3+CD8-T细胞(即CD3+CD4+T细胞)IL-17A表达,以及CD4+CD25hiFoxp3+Treg细胞水平,并与26例正常对照比较;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桥粒芯糖蛋白(Dsg)1、Dsg3抗体滴度、亚型,分析其与Th17和Treg细胞相关性.结果:天疱疮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 = 0.014),并且急性期升高更为明显,急性期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 = 0.015);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 < 0.001),并且急性期和稳定期患者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P值分别为<0.001和=0.015),同时急性期患者显著低于稳定期患者(P = 0.024);天疱疮患者外周血Th17与Treg细胞比例呈负相关(r = -0.532,P < 0.001).急性期患者抗Dsg1和Dsg3抗体滴度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并且急性期患者抗体亚型IgG4/IgG1比值显著升高.Dsg1和Dsg3抗体滴度水平及抗体亚型与Th17和Treg细胞比例无相关性.结论:天疱疮患者外周血Th17与Treg细胞失平衡,参与天疱疮致病.急性期患者抗体滴度显著升高,其中IgG4亚型是主要的致病性抗体.

  • 副肿瘤性天疱疮抗Dsg1和抗Dsg3抗体滴度及亚型和细胞因子的表达

    作者:陈娅苑;朱海琴;潘萌;郑捷

    目的 对不同病期的副肿瘤性天疱疮(PNP)患者血清中抗桥粒芯糖蛋白(Dsg)1和抗Dsg3抗体的滴度、亚型及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细胞因子IFN-γ和IL-4水平进行观察,探讨PNP的特殊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6例PNP患者不同病期抗Dsg1和抗Dsg3抗体滴度及其IgG1和IgG4抗体亚型;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上述患者PBMC中T细胞的IFN-γ和IL-4水平,并与10例寻常型天疱疮(PV)患者、10例落叶型天疱疮(PF)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进行比较.结果 PNP患者组在急性期抗Dsg1和抗Dsg3抗体滴度均升高,稳定期均明显降低,抗Dsg1和抗Dsg3抗体亚型IgG1/IgG4均以IgG1为主,与PV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PF组患者的抗Dsg1抗体亚型IgG1/IgG4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PNP组患者CD8+T细胞及CD4+T细胞内IFN-γ水平明显高于PV组患者和PF组患者(P=0.001),且稳定期CD8+T细胞及CD4+T细胞内IFN-γ水平较急性期明显降低(P<0.05).PNP组急性期患者的CD4+T细胞内IL-4水平显著低于PV组患者(P<0.05)和PF组患者(P<0.01),但在稳定期时,其水平与急性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NP患者在抗Dsg1和Dsg3抗体的亚型、细胞因子等方面与其他类型的天疱疮存在明显差异.

  • 天疱疮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的表达及其与血清抗Dsg抗体滴度的相关性

    作者:元慧杰;刘芝翠;潘萌;王颖;朱海琴;郑捷

    目的 探讨天疱疮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的表达及其与血清抗桥粒芯糖蛋白(Dsg)1,3抗体滴度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寻常型天疱疮患者59例,红斑型54例,其中初发患者36例,稳定期患者51例,复发患者26例;健康对照25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病期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及CD4+ CD45RA-活化T细胞中的TFH的比例(CXCR5+PD-1+),和健康对照进行比较;分析部分患者治疗前后TFH的变化情况;并进一步对活化TFH和特异性抗Dsg1,Dsg3抗体滴度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 初发、稳定期和复发的天疱疮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占CD4+T细胞及活化T细胞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00 1).治疗后患者的TFH明显下降,在活化T细胞中的比例下降更加明显.天疱疮患者外周血CD4+ CD45 RA-活化TFH与抗Dsg3抗体滴度呈微弱正相关(P=0.004).结论 天疱疮患者外周血TFH明显升高,与疾病的活动度有关,活化T细胞中TFH的比例变化更为敏感,可作为疾病活动度和疗效的评判指标.

  • 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天疱疮抗体的比较

    作者:许人超;郑捷;潘萌

    目的 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免疫印迹技术(IBT)检测天疱疮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3例天疱疮患者(PV13例,PF10例)及10例正常对照者行ELISA检测血清中抗桥粒芯糖蛋白(Dsg)1和Dsg3抗体滴度;并用正常包皮分离表皮后提取的蛋白为底物行IBT检测,并与ELISA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两种方法阳性率均为91.30%,两种方法对PV和PF抗体的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0和1.000).结论 ELISA和IBT在天疱疮的实验室诊断中均有重要价值,ELISA方法更简便、迅速.

  • 酶联免疫吸附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天疱疮抗体的比较

    作者:李婷婷;赵娟;康晓静

    目的 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ⅡF)检测天疱疮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79例天疱疮患者(试验组)和同期排除天疱疮的79例对照人群(对照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ⅡF)检测抗表皮棘细胞桥粒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抗Dsg1和Dsg3抗体,比较两种检测指标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和诊断符合率.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抗Dsg1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5.9% (60/79)和2.5% (2/79),抗Dsg3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7.1%(53/79)和3.8% (3/79),抗表皮棘细胞桥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2.3% (65/79)和2.5% (2/79).在天疱疮患者中抗Dsg1抗体的敏感度、特异度、PPV、NPV、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5.9%、97.5%、96.8%、80.2%、86.7%.抗Dsg3抗体分别为67.1%、96.2%、94.6%、74.5%、79.7%,抗表皮棘细胞桥粒抗体分别为82.3%、97.5%、97.0%、84.6%、89.9%.3种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LISA法检测抗Dsg1、Dsg3抗体与ⅡF法检测抗表皮棘细胞桥粒抗体在天疱疮的诊断中有较好的一致性,能相互补充,提高诊断阳性率.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