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帕潘立酮获准用于治疗青少年精神分裂症
Ortho-McNeil-Janssen制药公司开发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帕潘立酮(商品名为Invega)获美国FDA批准用于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12-17岁)的治疗,本品曾于2006年12月在美国首次获准用于治疗成年精神分裂症患者.
-
不同剂量帕潘立酮治疗对精神分裂症发育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目的:通过围产期腹腔注射地卓西平马来酸盐(dizocilpine maleate,MK-801)建立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发育大鼠模型,探讨不同剂量帕潘立酮(paliperidone,Pal)治疗对SZ发育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将32只出生后7d(P7 d)的雄性SD仔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Pal低剂量组(0.03 mg/kg)、Pal高剂量组(0.3mg/kg),每组8只.模型组、Pal低剂量组、Pal高剂量组仔鼠腹腔注射0.2 mg/kg MK-801,一天1次,连续注射15d;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NS).P45 d Pal治疗组大鼠腹腔注射0.03mg/kg或0.3 mg/kg Pal溶液,对照组和模型组接受等体积NS注射,一天2次,持续15 d.P60 d测试各组大鼠自发活动、社会交往、前脉冲抑制(pre-pulse inhibition,PPI)和Morris水迷宫等行为学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Z发育模型大鼠自发活动总路程显著延长(P<0.01)、社会交往时间显著减少(P<0.01)、PPI显著降低(P<0.01)、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而在目标象限游泳时间显著缩短(P<0.01);不同剂量Pal重复处理可以不同程度改善MK-801诱导的行为学异常.结论:围产期MK-801重复处理可引起大鼠成年后自发活动增加、社交功能损害、PPI和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缺陷,Pal治疗可以不同程度改善MK-801诱导的上述行为损害.
-
帕潘立酮与利培酮用于精神分裂症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帕潘立酮与利培酮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予帕潘立酮与利培酮治疗,疗程8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4和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以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PANSS计分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1);观察组阴性症状计分在治疗4周与8周时明显比对照组更低(均P<0.05)。观察组显效率(70%)明显高于对照组(47%),两组有效率(90%与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潘立酮是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对阴性症状的改善尤为显著。
-
中脑皮层投射多巴胺神经元的提取及帕潘立酮对其电生理学特性的影响
目的 精确示踪并分离中脑皮层多巴胺(DA)能神经元,检测帕潘立酮对其动作电位的影响.方法 采用脑立体定位技术,将荧光逆行性示踪剂注射至鼠脑内嗅皮层区,灌注取脑,行冰冻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进行酪氨酸羟化酶(TH)染色;依据荧光强度分选示踪标记的神经细胞并培养,采用细胞膜片钳技术对其进行电流注射,并加入抗精神病药物帕潘立酮,检测加药前后动作电位的产生及变化.结果 准确标记向脑皮质投射的中脑DA能神经元,呈TH阳性,位于腹侧被盖区;筛选出标记的DA能神经元,电流刺激可诱发出DA神经元典型的动作电位,加入抗精神病药物帕潘立酮后,动作电位幅度降低(P<0.05)、宽度变小(P<0.01).结论 精确分离出向脑额叶投射的中脑皮层DA神经元,帕潘立酮可降低此类细胞动作电位幅度及宽度,从而降低细胞的兴奋性.
-
帕潘立酮对地佐环平损伤脑皮层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 探讨帕潘立酮对地佐环平损伤大鼠脑皮层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取孕15 d胎鼠脑皮层神经元体外培养,应用地佐环平损伤神经元,然后加入不同浓度的帕潘立酮.采用MTT技术检测脑皮层神经元的生长活性,采用酶标仪检测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及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神经元细胞内Ca2+浓度观察神经元凋亡情况,通过神经元突起数目及长度检测神经元生长情况,应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Akt1、GSK3β的表达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地佐环平损伤组神经元活性明显下降,LDH释放增加,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升高(P均<0.01),神经元突起总长度下降,神经突起数目呈现不同程度的减少(P<0.01),RT-PCR结果显示,Akt1及GSK3β表达下降(P<0.01);加入不同浓度的帕潘立酮能明显对抗地佐环平对神经元的损伤,MTT结果显示神经元活性升高(P<0.01),LDH活性明显降低(P <0.001),细胞内游离Ca2+浓度显著下降(P<0.01),神经突起数目和长度增加(P<0.01),Akt1及GSK3β表达上升(P<0.01).结论 帕潘立酮对地佐环平损伤脑皮层神经元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可抑制细胞凋亡,并通过Akt1-GSK3β通路促进神经突起的生长.
-
帕潘立酮长效注射混悬液的制备
目的:以帕潘立酮为主药,制备帕潘立酮长效注射混悬液,并对其质量控制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进行处方优化筛选,以药物含量、羧甲基纤维素钠含量、甘露醇含量及研磨时间为可变因素,选用L9(34)正交设计表进行实验,以研磨法制备帕潘立酮长效注射混悬液,对其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帕潘立酮长效注射混悬液的佳处方为:帕潘立酮40 g,羧甲基纤维素钠15 g,甘露醇60 g,纯化水1000 mL及适量的磷酸二氢钠和氢氧化钠,佳研磨时间为1 h。帕潘立酮长效注射混悬液的平均pH为7.0,平均沉降体积比为90.3%,体外1 h内可以平稳释放,达到缓释。将其制备成冻干粉后,其稳定性良好。结论帕潘立酮长效注射混悬液的制备方法简单,稳定性好,有望成为帕潘立酮的新型给药系统。
-
帕潘立酮治疗MK-801诱导精神分裂症小鼠的效果分析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蛋白的参与作用
目的 本研究分析帕潘立酮治疗MK-801诱导精神分裂症小鼠的效果及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蛋白的参与作用,为新药开发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清洁级昆明小鼠6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精神分裂症组、利培酮治疗组和帕潘立酮治疗组(n=15).采用NMDA受体拮抗剂MK-801(0.25 mg·kg-,腹腔注射)建立谷氨酸低下精神分裂症小鼠模型,帕潘立酮治疗组和利培酮治疗组小鼠分别给予帕潘立酮(0.3 mg·kg-,qd)和利培酮(0.1 mg·kg-1,qd)灌胃治疗,对照组和精神分裂症组小鼠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分析治疗后小鼠210 min内的活动总距离和在中心区活动的变化,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化学法分析海马组织中PI3K/Akt/mTOR信号通路蛋白及细胞凋亡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精神分裂症小鼠活动距离和中心区活动距离明显大于对照组小鼠,PI3K、Akt、mTOR、Caspase 3及Caspase 6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治疗组和帕潘立酮治疗组小鼠的活动距离和中心区活动距离明显降低,上述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且与精神分裂症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帕潘立酮治疗MK-801诱导精神分裂症小鼠效果可能与其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蛋白表达异常有关.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帕潘立酮缓释片含量
目的 建立反相HPLC法测定帕潘立酮缓释片的含量,并研究用不同的溶剂和提取方法比较帕潘立酮的提取效率.方法 采用Waters Symmetry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0.05 mol·L-1磷酸二氢铵缓冲液-甲醇(55∶45,v/v),检测波长:283 nm,用0.01 mol·L-1 HCl溶液超声提取制备供试品溶液.结果 帕潘立酮在12.1~120.8 μg·m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方法重复性(RSD=0.6%)和平均回收率(99.7%,n=9)均较好,样品溶液在室温放置24 h内稳定.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适用于帕潘立酮缓释片的含量测定.
-
帕潘立酮对社会交往缺陷的改善作用及对脑皮层GSK3β磷酸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帕潘立酮(Paliperidone)对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社会交往缺陷的改善作用及对脑皮层GSK3β磷酸化的影响. 方法 应用地佐环平(dizocilpine,MK-801)连续腹腔注射,建立了精神分裂症模型小鼠.实验分为3组:对照组(腹腔注射同体积0.9%生理盐水)、MK-801组(模型组,给予0.5 mg.kg-1·d-1MK-801腹腔注射,连续注射7d)、MK-801+Paliperidone组(帕潘立酮治疗组,给予0.25 mg.kg-1·d-1帕潘立酮+0.5 mg·kg-1·d-1MK-801腹腔注射,连续注射7d).应用刻板性旋转实验评价精神分裂症模型的建立,并应用Miceprofile软件分析各组小鼠在自由活动状态下的社会交往行为变化.Western blotting(WB)检测鼠额叶皮层脑组织糖原合成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β,GSK3β)的表达变化. 结果 MK-801处理后明显增加实验小鼠的刻板性旋转动作,成功建立了精神分裂症小鼠模型.Miceprofile视频分析结果显示,模型鼠的交往接触次数和时长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帕潘立酮处理后,明显改善交往接触次数和时长(P<0.01).WB分析结果显示MK-801明显降低脑皮层GSK3β的磷酸化水平,而帕潘立酮处理后可升高GSK3β磷酸化水平.结论 本项研究表明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帕潘立酮可改善动物社会交往缺陷行为,可能与增加脑皮层的磷酸化GSK3β有关.
关键词: 帕潘立酮 社会交往 地佐环平(MK-801) 糖原合成激酶3β 精神分裂症 -
米氮平结合帕潘立酮治疗高血压合并抑郁焦虑症的效果
目的 观察米氮平结合帕潘立酮治疗高血压合并抑郁焦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合并抑郁焦虑症患者9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血压药物配合心理疏导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米氮平联合帕潘立酮进行治疗,4周为一疗程,1个疗程后,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和血压改善状况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降压疗效总有效率为91.11% (41/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33/45),观察组抗抑郁疗效总有效率为93.56% (41/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65%(34/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例(4.4%)患者出现嗜睡,1例(2.2%)出现头痛、恶心,2例(4.4%)出现体重增加,随着治疗继续,逐渐恢复正常.结论 米氮平结合帕潘立酮治疗高血压合并抑郁焦虑症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改善患者血压状态,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RP-HPLC法测定帕潘立酮原料药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及其药动学研究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帕潘立酮浓度的方法并研究其药动学.方法:6只大鼠单剂量灌胃给予帕潘立酮2.5 mg.以利培酮为内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给药前及给药后0.25、0.5、l、1.5、2、4、8、12、24、36、48 h的血药浓度.采用DAS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色谱柱为Scienhome Kromasil C18,流动相为乙腈-0.1 mol/L Na2HPO4(pH 6.0)(62:38),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7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20 μl.结果:帕潘立酮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01~0.40 μg/ml(r=0.999 5),方法回收率为98.7%~102.2%,萃取回收率为82.8%~85.8%,日内和日间RSD均<9%.帕潘立酮在大鼠体内吸收符合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为(102.3±21.56) μg/L、tmax为(1.5±0.22)h、t1/2β为(14.969±5.651)h、Vd为(17.568±9.688)L、AUC048h为(1 799.721±329.573) μg·h/L.结论:本方法适用于帕潘立酮的血药浓度测定;帕潘立酮在大鼠体内消除较慢,分布较广.
关键词: 帕潘立酮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血药浓度 大鼠 -
UP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奥氮平、利培酮和帕潘立酮的浓度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浆中奥氮平、利培酮和帕潘立酮浓度的方法.方法:血浆样品经液-液萃取后,以盐酸丁螺环酮为内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色谱柱为ACQUITY UPLCTM BEHC18,流动相为甲醇-0.01 mol/L甲酸铵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2 mL/min,柱温为45℃,进样量为5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以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正离子扫描,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对分别为m/z 313.29→256.25(奥氮平)、m/z 411.42→191.19(利培酮)、m/z 427.45→207.18(帕潘立酮)和m/z 386.43-122.37(内标).结果:奥氮平、利培酮、帕潘立酮血药浓度分别在0.426~108.954、0.213~54.476、0.213~54.476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日内、日间RSD<20%,方法回收率分别为83.3%~112.9%,90.0%~109.8%和95.2%~114.9%,提取回收率分别为65.5%~95.0%、73.9%~98.5%和73.6%~99.4%,基质效应和稀释效应均不影响待测物血药浓度的测定.采用该法测得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奥氮平、利培酮和帕潘立酮的血药浓度分别为(103.3±73.6)、(13.1±13.1)和(23.2±20.0)ng/mL.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特异性高,可用于奥氮平、利培酮和帕潘立酮血药浓度测定及药动学研究.
关键词: 奥氮平 利培酮 帕潘立酮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血药浓度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帕潘立酮的含量及有关物质
目的 建立测定帕潘立酮含量和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以0.1 mol/L磷酸氢二钾溶液(磷酸调节pH至7.0)-乙腈(70∶30)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37nm,柱温为35℃.结果 帕潘立酮峰与各杂质峰分离良好,在509~0.11μg/mL浓度范围内,帕潘立酮浓度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n=10);检测限、定量限分别为1ng和5ng;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检查的中间精密度RSD分别为0.09%(n=6)与4.58%(n=6).结论 该法简便、精密、专属、灵敏,可同时应用于帕潘立酮含量测定和有关物质检查.
-
米氮平联合帕潘立酮治疗高血压合并抑郁焦虑症患者42例
目的:探讨米氮平联合帕潘立酮治疗高血压合并抑郁焦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以84例高血压合并抑郁焦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米氮平联合帕潘立酮治疗,四周后对比两组血压、焦虑抑郁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P <0.05)。治疗后,观察组 HAMD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米氮平联合帕潘立酮治疗高血压合并抑郁焦虑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减轻抑郁、焦虑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