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CRP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张爱菊

    目的:探析CRP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8月我院儿科感染性疾病患儿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00例,女80例;年龄3个月~10岁;病程7~15 d.根据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确诊将患儿分为两组,其中细菌感染组110例,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细菌性肺炎、细菌性肠炎、泌尿道感染等.病毒感染组70例,包括呼吸道病毒感染、肠道病毒感染、心肌炎病毒感染等.两组儿童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5>0.05),具有可比性.结果:与细菌组比较,病毒组的CRP和白细胞计数均降低明显,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作为儿科诊断和鉴别感染性疾病的重要依据,也是治疗疾病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 C-反应蛋白检测在心血管疾病检测中的作用

    作者:孙亚超;郑海军

    目的:观察和评价分析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心血管疾病检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20例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60名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水平的测定,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通过采用血清hs-CRP水平随心血管疾病患者病变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而增加;随着病情好转而下降;随病情恶化而上升,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临床分析,心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与hs-CRP密切相关,hs-CRP可作为心血管疾病病情监测,预后判断,指导治疗的一个非常有前途的生化指标。

  •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CRP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庆武

    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中,能否有效控制呼吸道感染,特别是在病原学资料取得前的临床早期至关重要.目前临床上早期经验性用药较为普遍,有一定盲目性,而常规评价疗效的指标因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敏感性不高,常延误抗生素的及时调整.为探讨血CRP(C反应蛋白)检测在肺心病加重期治疗中的临床意义,对我院1997年10月至2000年3月临床诊断为该病的患者进行了血CRP动态检测,现将资料完整的48例报道如下.

  • 重症感染与局部感染患者降钙素原与CRP水平检验对比分析

    作者:陈欢

    目的:分析不同程度细菌性感染患者降钙素原与CRP检测水平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5月期间在本院确诊的细菌性感染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美国胸科医师协会和危重病医学会(ACCP/SC-CM)共识会议及临床表现,将84例患者分为重症感染组(A组)和局部感染组(B组),各42例;另外选择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并自愿参与本研究的42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C组),根据仪器使用说明书对各组实施操作步骤,CRP使用免疫比浊法检测,PCT使用免疫荧光分析法检测.比较各组检测结果.结果:A组患者CRP、PCT水平明显高于B、C组,差异显著(P<0.05);B组患者CRP、PCT明显高于C组,差异显著(P<0.05);A组患者CRP水平与B组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种诊断方法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均较高,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细菌性感染患者使用降钙素原与CRP临床检测可以增加细菌感染的诊断率,有利于准确判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CRP检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感染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逯琳

    目的:研究超敏C-反应蛋白(CRP)检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合并感染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为ALL组,比较其发生感染情况,同期选取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0例患者为健康组,比较两组CRP水平,同时比较ALL组各感染时期CRP水平.结果:83例ALL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有15例出现感染情况,占其总数的18.07%,且感染患者中,以呼吸道感染患者多,占感染总数的33.33%,且ALL组各时期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且当ALL组患者出现感染时,其CRP水平显著提高,当其感染症状被有效控制后,其CRP水平逐渐降低(P<0.05).结论:由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免疫功能出现严重障碍,导致其出现院内感染几率较高,医院应加强对该类患者进行防护,同时,对该类患者进行早期CRP检测,能够有效判断患者并发感染,在为患者进行有效治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 两种检测方法对诊断肠炎患儿的临床意义

    作者:曾淼

    目的:探讨不同病原体肠炎患儿血PCT、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已经确诊的30例病毒性肠炎患儿、32例细菌性肠炎患儿的血CRP(C反应蛋白)和PCT(血降钙素原).结果:将CRP>10mg /L、PCT>0.5Lg /L作为阳性阈值,病毒组的CRP、PCT阳性率分别为40.0%、20.0%,细菌组的CRP、PCT阳性率分别为84.4%、87.5%.细菌组明显高于病毒组(P值<0.01).CRP诊断细菌性肠炎的准确度、特异度、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都明显小于PCT.结论:血PCT、CRP检测对鉴别小儿肠炎的病原体有重要临床意义,而PCT 检测较CRP诊断细菌性肠炎价值更高.

  • 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在成人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李文静

    目的:探讨血细胞计数检查与C反应蛋白的联合检测在成人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本实验分为两组,即病例组和对照组,病例组135人,对照组100人,对两组分别进行末梢血白细胞计数检查和CRP检测.结果:病例组的WBC和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WBC和CRP的联合检查的阳性率均高于各个项目单独检查的阳性率;大部分感染患者急性期感染可见CRP增高明显,恢复期逐渐恢复正常.结论:在实际工作中,要对血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并对C反应的蛋白的动态检测给予重视,这样能够及时准确的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 浅论进行CRP检测和PCT检测诊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价值

    作者:郑相慧;刘洋;桑胜利;赵冬梅;吴宏雷;祁春雷;杜海歌;王利亚

    目的:探讨进行CRP(C反应蛋白)检测和PCT(降钙素原)检测在诊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4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入院时,这80例患者均未发生肺部感染.在入院7d后,他们中有35例患者发生了肺部感染,有45例患者未发生肺部感染.笔者根据这80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情况将其分为感染组(35例)和非感染组(45例).我院对这两组患者均进行CRP检测和PCT检测.检测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CRP的水平、PCT的水平和用CRP检测与PCT检测诊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特异度、敏感度.结果:在入院后的第1d,两组患者CRP的水平、PCT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入院后的第4d和第7d,感染组患者CRP的水平、PCT的水平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CRP检测与PCT检测诊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敏感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用CRP检测相比,用PCT检测诊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特异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CRP检测和PCT检测在诊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与用CRP检测相比,用PCT检测诊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特异度更高.此诊断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血常规检测和CRP检测在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孙雪荣

    目的:探讨血常规检测和CRP(C反应蛋白)检测在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1月至2017年9月期间新疆兵团第九师医院收治的55例细菌感染患者、55例病毒感染患者和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70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将55例细菌感染患者作为感染Ⅰ组,将55例病毒感染患者作为感染Ⅱ组,将7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三组研究对象均进行血常规检测和CRP检测.然后,比较三组研究对象WBC(白细胞)的水平和CRP的水平及其WBC的阳性率和CRP的阳性率.结果:感染Ⅰ组患者和感染Ⅱ组患者WBC的水平和CRP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健康人,感染Ⅰ组患者WBC的水平和CRP的水平高于和感染Ⅱ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Ⅰ组患者和感染Ⅱ组患者WBC的阳性率和CRP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健康人,感染Ⅰ组患者WBC的阳性率和CRP的阳性率均高于感染Ⅱ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性疾病患者WBC的水平和CRP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细菌感染患者WBC的水平和CRP的水平高于病毒感染患者.因此,可将血常规检测和CRP检测作为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感染性疾病的主要检测方法.

  • 浅析进行CRP检测和HCT检测在诊断急性胰腺炎方面的价值

    作者:曲佑保

    目的:分析并探讨进行CRP(C反应蛋白)检测和HCT(红细胞压积)检测在诊断急性胰腺炎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经实验室综合检查被确诊患有急性胰腺炎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这68例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组(36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组(32例),并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34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这三组人均进行CRP检测和HCT检测.检测结束后,对比三组患者CRP的水平、HCT的水平,并对比单用CRP检测、HCT检测和联用这两种检测方法诊断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与对照组的健康人相比,轻症急性胰腺炎组患者和重症急性胰腺炎组患者CRP的水平、HCT的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症急性胰腺炎组患者相比,重症急性胰腺炎组患者CRP的水平、HCT的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用CRP检测、HCT检测相比,联用这两种检测方法诊断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急性胰腺炎患者CRP的水平、HCT的水平可有效地评估其病情的严重程度.联用HCT检测和CRP检测诊断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较高.此诊断方法可作为临床上诊断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优选方法.

  • 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林雪飞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54例阑尾炎患者分为两组,即无并发症组和有并发症组,对无并发症组根据病理类型分为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坏疽穿孔性阑尾炎三种类型,将两组与三种类型分别进行术前、术后对CRP的检测,并将其结果做比对.结果:无并发症组在术后第4天,CRP数值基本趋于正常值,而且并发症组4d后CRP数值还高于正常值,进行组间比较,P<0.05,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无并发症组分为三种类型的CRP数值相比较,分别于术前、术后2d、术后4d进行测定,P<0.01,显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术后8d三种类型CRP数值显示:单纯性阑尾炎值与化脓性阑尾炎值之间,P>0.05,说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反坏疽性阑尾炎值与单纯性阑尾炎,坏疽性阑尾炎值与化脓性阑尾炎值之间,P<0.01,显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CRP反应较为敏感,可以作为初步判断急性阑尾炎严重程度的一个很好的指标,其值越高,表明病情越重,故通过对CRP的检查来掌握病情,早期手术治疗,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