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
人们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有着更高的需求,医院需要开展有效的护理管理.分层管理是一种创新性的工作模式,能够和当前医院进行护理工作有着一定的相符性,可以让各个阶层的护理人员实现综合能力的发挥,大层面提升工作人员的能动性.这样可以让患者实现不同护理层次需求的满足,能够更好地保障护理安全,以此让护理工作得到质量的提升.
-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提高临床护理管理质量中的效果
目的 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临床护理管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76名护理人员,按照管理模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8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研究组采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与专业知识考核成绩.结果 实施前两组整体护理、病室管理、优质护理、基础护理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研究组整体护理、病室管理、优质护理、基础护理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前两组技能成绩、理论考试无明显差异(P>0.05),实施后研究组技能成绩、理论考试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研究组满意度为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可明显提高临床护理管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和护理人员专业知识考核成绩,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2013年9月-2014年8月选取护理人员134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模式下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护理不良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采取分层级管理模式可以大大提高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提高患者满意率,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升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前,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医院的服务水平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特别是临床医学是直接关乎患者生命健康的学科,其稳定的运行离不开护士的高等级专业素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是我国在不断发展中形成的,使其能够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管理模式.这种分层管理模式能够照顾到不同患者的需求,提升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该文在理解了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的含义基础上,以具体的案例对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的框架、分工、培训以及排班等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在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水平、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及护士对管理方式的满意程度方面与传统的模式进行对比,总结出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升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
-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提高临床护理管理质量中的效果
目的 研究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提高临床护理管理质量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6年10月-2017年5月收治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比2组临床护理满意度及不良问题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75例(100.00%)高于对照组60例(80.00%),不良问题发生率1例(1.33%)低于对照组13例(17.3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提高临床护理管理质量中应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问题发生率,促进护患之间保持和谐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作用分析
目的 研究在提高产科护理质量中应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管理的应用价值与效果.方法 该次实验涉及的样本资料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纳入收治的100名产科产妇,参考不同管理方式予以组别的划分,参照组(n=50)应用常规管理,实验组(n=50)应用分层级管理模式,观察验证实验组与参照组产科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基础护理、优质护理、病房管理、生活质量等水平.结果 数据统计验证,实验组产科产妇基础护理、优质护理、病房管理、生活质量与参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应用在产科护理中价值显著,可提升护理质量.
-
采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效果
目的:分析应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46例护理人员按照不同的管理模式分为常规组(n=23)和研究组(n=23),常规组实行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实行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为65%,明显低于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91%,常规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26%,显著高于研究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效果明显,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
目的 探讨对护理管理质量进行提升中应用护士分层级管理的效果.方法 以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我院59名护士展开管理,对照管理前后护理管理质量的提升情况.结果 分层级管理模式应用后,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均较应用前高(P<0.05).结论 通过分层级管理模式展开护理管理工作,可促进护理管理质量的提升,使护理人员护理水平得到提升,从而使患者对护理服务更为满意.
-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效果.方法:60例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和护理的患者中30例选自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实施前,作为对照组;其余30例选自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实施后,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士对患者健康教育的质量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分层级管理模式实施后护士健康教育的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且护理差错次数低于实施前,实施后总满意率(96.7%)高于实施前(80.0%),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
目的 :探究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于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本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3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30名护理人员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名.两组护理人员在年龄、学历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对照组护理人员,采用常规管理模式,采用轮班制度;对于观察组医护人员,采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护理、病房护理以及护理文书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护士分层级管理的形式,能够有效提升整体护理管理质量,促进护理人员护理水平的提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浅析
目的:分析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价值作用.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4名护士作为研究的对象,针对护士实施分层级管理,进一步评价分层级管理前后护士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在病房护理、基础护理、文本护理以及护理技术四项护理质量指标评分方面,实施分层级管理后均显著高于实施分层级管理前(P<0.05).在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5.83%,明显要比对照组的83.33%高,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护士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能够提高临床护理管理质量,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意义
目的:研究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意义。方法:于2015年1月到2016年4月期间实施护士分级管理方式,主要是通过科室护士长、组长、高级责任护士以及初级责任护士分级管理的模式,做好各项临床护理管理工作,对比实施前与实施后护理工作的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率。结果:分级管理后护理管理质量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由93.28%上升至99.25%,数据差异对比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理管理的质量,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优质的临床护理服务,保证各项护理工作的有序性、规范性开展,有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
-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
目的:对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进行探讨,探讨其对于护理管理质量提高的作用。方法从2013年1月起在我院引进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护士进行管理。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由层级管理组织机构构成,从科室护士长到组长、高级责任护士一直到初级责任护士。根据护士层级管理组织机构来明确护士的职责,并对护士进行分层次的培训与考核,在护士排班模式、护士工作权限以及待遇方面都以层级来进行区别。将我院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之前与之后的护理管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有着良好的作用,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程度、护理工作质量较实施前有了明显的提高,护士的价值感与工作满意率提升( P<0.05)。结论通过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供令患者满意、护士满意、政府满意的优质护理服务。
-
护士分层管理对消化内镜中心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护士分层级管理在消化内镜中心护理中的应用,并观察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1月的60例消化内镜中心接受检查的患者为对照组,2013年1~11月的60例消化内镜中心接受检查的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消化内镜中心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其进行护理,观察两组的常规护理、环境管理、仪器管理、护理失误等护理质量指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环境管理、仪器管理、护理失误等护理质量上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χ2=8.070,P=0.045)。结论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显著改善了患者的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减少了医患纠纷,其临床效果显著。
-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
目的 探究在提升护理管理质量中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8月~2015年8月的护理人员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方法 ,观察组给予护士分层级管理方法 ,对两组的护理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和操作能力得分均较高,同时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人员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均明显较高,对比均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护理管理质量提升中采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
护理管理中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的建立及价值评析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对2016年12月-2017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护士80名进行管理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名护士接受常规临床住院护理管理,观察组40名护士则接受分层级管理模式下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工作中的护理质量及护士对管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士基础护理、健康宣教、病房管理、病历书写、护理操作服务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床住院护士采取分层级管理模式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质量,并对提升护理管理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分析
目的:对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50例护理人员根据管理模式的不同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n=25)与对照组(n=25).对照组采用一般的护理管理,实验组采用护士分层级管理,对两组的管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60%和实验组的90%相比明显更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为25%,实验组为5%,两组间的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护理管理质量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作用,在护理满意度的提升以及不良事件的减少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效果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和护理的6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管理模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以及健康教育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应用于护理管理中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增加患者的满意程度,具有应用价值.
-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在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选取重庆市涪陵区中医院104名基础护士,按照随机的原则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护士采用常规的管理模式,而观察组护士采用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比两种管理模式的效果.结果:经过不同的管理之后,观察组护士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实际操作得分以及对管理方式的满意度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患者的角度来说,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护士进行管理能够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
-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精神科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人身安全的影响
目的:研究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精神科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人身安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7月我院86例精神科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依照管理模式不同分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人员护理工作质量以及护理人员负责患者人身安全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工作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5.42%(13/240)低于对照组13.92%(33/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可提高精神科护理人员护理工作质量,降低科内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效保障患者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