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Bix法则在心房扑动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祝金龙;王媛媛;刘雪

    Bix法则由奥地利著名心脏病专家Harold Bix首先提出并以其姓名命名.该法则的中心内容是,当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如果在2个QRS波中间看到心房激动波(P波或F波),2个房波的中间恰好是QRS波群出现的地方,即使看不到明确的房波,也不能排除有房波隐藏在QRS波群的可能[1].笔者在工作过程中就正确使用Bix法则诊断1例心房扑动,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依据,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Bix法则 心房扑动
  • Bix法则

    作者:贾忠伟

    瑞典心脏病学家Harold Bix在Baltimore工作时提出:"当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如果在两个QRS波中间看到P(或F)波,就应该考虑到可能有另一个P(或F)波隐藏在QRS波内".

    关键词: Bix法则
  • 窦性心动过速伴一度房室阻滞

    作者:张萍;张亚艳

    张亚艳医师:我在急诊室遇到一位女患者,43岁,阵发性心悸20余年,每次发作都有突发突止的特征.5天前,患者再次突发心悸,做深吸气动作后心悸症状纠正消失,并记录了12导联心电图(图1),急诊科的心电图报告为“窦性心动过速伴一度房室阻滞”.但图1中心率仅107bpm(RR间期560ms),而PR间期却长达280ms,因此,心电图诊断是否正确,是否还存在其它问题,请予指正.

  • 应用Bix法则鉴别诊断窄QRS心动过速1例

    作者:王丽华;刘玲;唐海红;高蕾

    心房扑动2∶1传导由于F波重叠在QRS波中,极易被误诊为室上性心动过速。 Bix法则主要用于室上性心动过速,如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即当P波位于2个QRS波群中间时,应考虑QRS波群中可能隐藏有P(F)波。作者报道1例应用Bix法则得以明确诊断的窄QRS心动过速。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