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间日疟原虫疫苗候选抗原Pvs25的基因分析

    作者:徐卫民;金行一;曹雅明;郑丽;姚立农;王衡

    目的了解我省疟疾患者间日疟原虫分离株传播阻断疫苗候选抗原Pvs25基因多态性,为疟疾疫苗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从间日疟原虫感染患者血样制备的滤纸血膜中提取疟原虫基因组DNA,对Pvs25基因进行PCR扩增、纯化和直接序列分析.结果所获13个全长为646bp的Pvs25基因序列,与间日疟原虫标准株Sal-1相比,Pvs25全长序列中在核苷酸水平上有2处点突变,为错义突变,产生2种基因型;在氨基酸水平引起相应氨基酸替换.结论浙江样本中间日疟原虫Pvs25基因型有二型,与国内报道的相同,基因多态性少,因此这种抗原组份有可能成为一种疟疾疫苗理想的候选抗原.

  • 间日疟传播阻断疫苗Pvs25和Pvs28重组蛋白免疫活性的实验观察

    作者:李冬梅;刘英杰;刘军;王庆辉;郭生玉;曹雅明

    目的 观察间日疟传播阻断疫苗候选抗原Pvs25和Pvs28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后抗体产生情况,从而探讨此两种候选抗原的免疫活性.方法 用酵母菌表达的Pvs25和Pvs28重组蛋白皮下免疫DBA/2小鼠;采用ELISA方法,分别对各组小鼠免疫前后不同时间点血清中特异性IgG及其亚类IgG1、IgG2a的水平进行动态检测.结果 初次免疫后第28d IgG及其亚类IgG1、IgG2a均出现有意义的升高(P<0.01),至第112d IgG及其亚类IgG1一直持续于较高的水平(P<0.01);而IgG2a水平则于初次免疫后第42d开始下降,但至112d仍高于免疫前及对照组(P<0.05).结论 Pvs25和Pvs28重组蛋白免疫DBA/2小鼠后可产生较高水平的特异性IgG抗体,并以IgG1亚类为主.

  • 间日疟原虫重组蛋白Pvs25和Pvs28免疫小鼠应答机制观察

    作者:李冬梅;刘军;刘英杰;郑丽;冯辉;陈光;曹雅明

    目的 观察间日疟传播阻断疫苗候选抗原Pvs25和Pvs28的免疫应答机制.方法 分别用与弗氏佐剂乳化后的Pvs25和Pvs28重组蛋白皮下免疫DBA/2小鼠;采用ELISA分别对各组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的IFN-γ、IL-4、IL-10动态检测;以ELISPOT方法检测小鼠脾脏IFN-γ+和IL-4+细胞数量.结果 经重组蛋白免疫的两组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IFN-γ的含量于初次免疫后第14d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但随后降至对照组水平;IL-4和IL-10均在初次免疫后第28d出现有意义的升高(P<0.01),后升高更为明显,分别直至免疫后期70d、56d出现下降,但直至112d仍明显高于免疫前的水平(P<0.01).初次免疫后第70d、98d小鼠脾脏IFN-γ+和IL-4+细胞数量,与对照组相比IFN-γ+无明显变化,而IL-4+则明显增多(P<0.01).结论 Pvs25和Pvs28重组蛋白可诱导小鼠产生以Th2反应为主的免疫应答.

  • 我国云南分离株间日疟原虫传播阻断疫苗候选抗原pvs25基因多态性分析

    作者:刘军;冯辉;郑丽;杨毅梅;金行一;曹雅明

    目的阐明我国疟疾流行区间日疟原虫传播阻断疫苗候选抗原pvs25基因多态性特点.方法收集全年流行区云南省血样31份;提取疟原虫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pvs25基因;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序;DnaSP version 4.0软件统计学分析.结果成功扩增pvs25全长基因31个序列.与标准株Sal I比较,检测出4个错义突变位点,5种基因型,4处氨基酸置换.C103G289C389C391 为主导基因型,L35E97T130Q131是相应主导氨基酸型,其突变与季节流行区的主导基因型和氨基酸型完全一致.核苷酸多态性π值为0.0014.组间多态性π值比较表明全年流行区明显高于季节流行区.结论我国分离株间日疟原虫传播阻断疫苗候选抗原Pvs25只有1种主导基因型和1种主导氨基酸型.有限的基因突变再次提示Pvs25是理想的候选抗原,以Pvs25为基础构建的传播阻断疫苗在我国具有广泛应用的可行性.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