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弥漫浸润型胃癌内镜分型及诊断的探讨附46例分析

    作者:顾刘俊;黄熙源

    弥漫浸润型胃癌(Borrmann Ⅳ型胃癌,以下简称Ⅳ型胃癌)是进展期胃癌的一种类型,由于此型肿瘤具有特殊的生物学行为,肿瘤组织呈弥漫性浸润的方式生长,先累及粘膜下层,再沿胃壁向四周扩展,胃粘膜形态变化不著,因此胃镜下表现常不如进展期胃癌的其它类型明显,而且细胞间大量纤维组织增生,钳取的活组织病理检查不易找到肿瘤依据,此类患者可造成内镜诊断的困难.为了探讨Ⅳ型胃癌内镜诊断方法,作者对本院46例内镜联合其它影像技术诊断后经手术病理证实的Ⅳ型胃癌进行分析,并根据46例Ⅳ型胃癌的内.镜下特征进行归纳分型,使内镜医生对Ⅳ型胃癌的内镜下认识更具体化和系统化,并为术前临床诊断Ⅳ型胃癌提供诊断依据.

  • 胃癌COX—2蛋白表达与内镜分型、分期、组织分型等关系的研究

    作者:张正坤;苗龙;田君才;夏铭;杨廷旭;曾海龙;王伟;姚建华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COX-2蛋白的表达情况与胃癌内镜下分型、分期、组织分型、肿瘤部位等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2例外科手术胃癌组织标本中COX-2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内镜下分型、分期、组织分型、肿瘤部位等的关系.结果 (1)COX-2在与胃癌病理分型、内镜分型、临床分期、浸润深度相关,而与肿瘤部位无关.(2)COX-2在癌组织中表达率较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高.结论 COX-2的高表达在胃癌的发展及侵袭中有重要作用,可作为胃癌高风险患者的生物学标记.

  • 直肠和结肠来源的侧向发育型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

    作者:徐玫丽;吴杰;汪春莲;霍继荣;吕梁

    目的:研究直肠和结肠来源的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LST)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确诊的198例LST患者(直肠116例,结肠82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98例患者按内镜分型来看,结节混合型127例(64.1%),颗粒均一型13例(6.6%),扁平隆起型41例(20.7%),假凹陷型17例(8.6%);结节混合型更常见于直肠(71.7%),扁平隆起型更常见于结肠(78.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肠LST直径为(52.03±35.62) mm,结肠LST直径为(25.37±11.56) 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肠LST与结肠LST相比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比例更高(分别为31.0%和18.3%),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比例则较低(分别为61.2%和75.6%)(均P<0.05);直肠LST与结肠LST相比较,结节混合型和颗粒均一型的直径更大,结节混合型拥有更高的恶性潜能(高级别瘤变+浸润癌的百分率分别为41.8%和22.2%)(均P<0.05);结肠LST多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直肠LST多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结论:直肠LST与结肠LST表现出某些不同的临床病理特征,结节混合型LST更常见于直肠,扁平隆起型LST更常见于结肠,直肠结节混合型LST可能具有更高的恶性潜能.

  • Wnt及整合素信号通路在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中的表达及与其内镜形态学之间的关系

    作者:吴杰;霍继荣;王东;汪春莲;吕梁

    目的 探究Wnt信号通路及整合素信号通路在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中的表达及与其内镜形态学之间的关系,以期对LST特殊生长方式的发生机制有一定的认识.方法 随机选取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10年1月1日~2015年6月10日期间确诊的LST 52例,按内镜形态学分,结节混合型37例,颗粒均一型6例,扁平隆起型5例,假凹陷型4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Wnt信号通路中的β-catenin、磷酸化GSK-3β,及整合素信号通路中的Paxillin、ILK在此52例LST及对照组15例突起性腺瘤(PA)中的表达;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β-catenin、磷酸化GSK-3β、Paxillin、ILK在LST中的表达与其内镜形态学之间的关系.结果 β-catenin在LST中的表达较PA中的表达升高(P<0.05);β-catenin、磷酸化GSK-3β、Paxillin、ILK在LST的假凹陷型中的表达较PA中的表达均升高(P<0.05);β-catenin、磷酸化GSK-3β、ILK,在LST中的表达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0.05),在PA中的表达不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LST的假凹陷型,可能具有不同于其他内镜分型的特殊发生机制;LST中,ILK对Wnt信号通路的表达上调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 表浅胃食管交界腺癌内镜分型与浸润深度相关性分析

    作者:郭天娇;马一菡;秦金玉;王一平;杨锦林

    目的 探讨表浅胃食管交界腺癌(AEG)的临床病理特征与术后浸润深度之间的关系,评估表浅AEG的内镜分型对预测浸润深度的意义.方法 分析2008年11月至2015年5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内镜治疗或外科手术并经病理确诊的57例表浅AEG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与浸润深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年龄48~76岁,平均(63.O士6.8)岁;男49例,女8例.肿瘤直径为3.O~40.0 mm,平均(16.6±10.1) mm.黏膜内癌28例,黏膜下癌29例.两组年龄、性别、组织学分型、Siewert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直径(P=0.02)和内镜分型(P=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内镜分型为黏膜下层浸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41),凹陷型表浅AEG发生黏膜下层浸润的风险是隆起型或平坦型的3.244倍(95%可信区间1.050~10.023).结论 表浅AEG的内镜分型对浸润深度的判断有一定意义.对于内镜分型以凹陷为主型的表浅AEG,特别是0-Ⅲ型,多有黏膜下层的浸润,其发生淋巴结转移风险高,不建议行内镜下治疗.

  • 早期胃癌101例临床分析

    作者:许宜坚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内镜下表现、病理类型、病灶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血管转移情况。方法选取101例早期胃癌患者,男74例,女27例。早期胃癌的诊断和分型根据日本胃癌研究会标准分为隆起型、平坦型和凹陷型。病理组织学分类采用WHO(2004年)分类法。标本均置4%甲醛液中固定,常规HE染色,切片,显微镜下观察。结果黏膜内癌42例,黏膜下层癌47例,侵及黏膜肌层12例,伴区域淋巴结转移14例,血管转移2例,神经转移2例。内镜分型:I型2例,II型80例,I I型19例。病理组织类型:印戒细胞癌41例,低分化腺癌40例,中分化腺癌16例,黏液腺癌4例。结论早期胃癌以胃窦为主,凹陷型早期胃癌临床上常见,大体形态以Ib、Ic、II型多见,组织学类型以印戒细胞癌及低分化腺癌为主,因此应重视内镜下早期胃癌好发部位和病变形态的仔细观察,有助于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从而改善胃癌预后。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