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HGF与MMP-9的检测及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

    作者:刘暘;郑敏;殷文浩;鲍彰

    目的:探讨血清肝细胞增殖因子(HGF)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程度的关系和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SLE患者(36例)血清HGF及MMP-9水平.结果:①与正常人(30例)相比,患者血清HGF水平明显升高(P<0.001),而血清MMP-9水平明显降低(P<0.001);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血清HGF浓度下降(P<0.05),血清MMP-9浓度升高(P<0.05);②活动期患者(24例)血清HGF水平高于非活动期(P<0.05),血清MMP-9水平低于非活动期(P<0.05);③血清HGF水平肾损组(16例)明显高于非肾损组(P<0.001),而血清MMP-9水平则低于非肾损组 (P<0.05);④血清HGF水平关节炎组(23例)明显高于非关节炎组(P<0.01),而血清MMP-9水平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⑤如果以血清HGF水平作为SLE的诊断指标,则ROC曲线下面积为0.707,灵敏度为66.7%;如果以血清MMP-9水平作为SLE的诊断指标,则ROC曲线下面积为0.984,灵敏度为97.2%;如果同时检测血清HGF水平及MMP-9水平,灵敏度为66.7%(24/36).结论:HGF及MMP-9可能参与SLE的发病机制,血清HGF及MMP-9水平可作为反映疾病活动程度、肾脏损害以及疾病进展与改善的指标,且血清MMP-9水平诊断准确性更高.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叶中景;徐月明;蒋旭金;易峰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个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多发生于青年女性,其病因不明,常累及多个脏器.文献[1,2]报道结缔组织疾病可合并甲状腺疾病.说明结缔组织疾病尤其是SLE均可能存在甲状腺功能异常.本文研究了58例SLE甲状腺功能的状况及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抗甲状腺微粒抗体(MSA)的水平,旨在进一步了解SLE的甲状腺功能的变化与临床意义.1 临床资料1.1 观察对象 本组58例均为女性,年龄14~58岁,平均年龄(36.8±14.3)岁,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ARA)1982年SLE分类标准,且处于活动期.对照组36例为内科非甲状腺疾病女性病人,年龄15~56岁,平均(35.4±13.52)岁,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12例(均无慢性肾衰表现),上呼吸道感染7例,消化性溃疡10例,其他疾病7例.

  • 系统性红斑狼疮羟氯喹的应用与患者血脂的相关分析

    作者:全瑛;王宇

    目的:研究羟氯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选择6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分为实验组于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并作出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实验前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TC、TG、LDL、HDL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治疗前后TC、TG、LDL、HDL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羟氯喹具有明确的改善SLE患者血脂的作用.

  • 血清胆红素及血脂测定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活动性的评估

    作者:杜戎;余立凯;沈凌汛;黄安斌;崔舜;刘宇宏

    目的: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病情活动性与血清胆红素和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按SLEDAI将311例SLE患者分为活动期组和非活动期组,对照组为357例健康志愿者,分别检测空腹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活动期组血清胆红素明显降低, 系统性红斑狼疮非活动期组血清胆红素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无论是活动期组还是非活动期组, 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增高; SLE活动期组较对照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存在明显脂质代谢紊乱,且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患者血清胆红素浓度明显降低,提示血清胆红素、血脂水平可作为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病情活动的临床参考指标.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