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子宫大小合理上限的探讨

    作者:王建民;张松英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子宫切除术(LAVH)子宫大小的合理上限.方法 选择行LAVH 手术976例,根据子宫大小分为四组:A组(子宫大小≤如孕8周,n=564)、B组(子宫增大如孕9~12周,n=324)、C组(子宫增大如孕13~16周,n=64)和D组(子宫增大如孕17~20周,n=24),比较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高体温、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日.结果 各组术后高体温、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分别=2.27、6.13、7.31,P均>0.05),而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32.14、21.54,P均<0.05).D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A组、B组和C组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53.67、-50.09、-43.95;-190.42、-143.90、-117.76,P均<0.05).且Pearson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与子宫大小、术中出血量与子宫大小均存在正相关(r分别=0.20、0.21,P均<0.05).结论 子宫增大如孕16周或可为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子宫大小的合理上限.

  • 腹腔镜下经阴道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比较

    作者:何彩莲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的效果.方法将2004年3月至11月,本院因子宫良性疾病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分成A、B两组各20例,A组在腹腔镜下经阴道子宫切除术,B组经腹式子宫切除术,对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均成功,A组手术时间略长于B组(P>0.05),元显著性意义.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抗生素应用、病人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均少于B组(P<0.05),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

  • 三种不同途径的子宫切除术手术结果评价

    作者:刘志成;王敏珍;方素华

    目的 比较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子宫切除术、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及经腹子宫切除术的手术结果。方法 有子宫切除指征的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患者66例,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患者47例,经腹子宫切除术患者50例,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估计出血量,手术前、后Hb下降值及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发热率、术后出院时间等各项指标。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组和经腹子宫切除术组(P<0.05);术中估计出血量各组之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前、后血Hb下降值腹腔镜组略高于经阴道手术组和经腹手术组(均P<0.05);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发热率、术后出院时间等指标腹腔镜组和经阴道手术组均显著低于经腹手术组(P<0.05)。结论 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和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子宫切除术与经腹手术相比,具有术后恢复快,发热病例少,住院时间短,腹部不留疤痕或疤痕很小,符合微创手术原则,均可称为微创性子宫切除术。

  • 子宫良性疾病三种方式全子宫切除术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夏晓平

    目的 对子宫良性疾病采取的三种全子宫切除的手术方式: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TLH)、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子宫切除术(LAVH)、非脱垂阴式子宫切除术(NDVH)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比较评估其临床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 将90例患有子宫良性疾病需行子宫全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三种手术方式的任何一种,分析和比较三组的总住院时间、不良事件、满意度及恢复时间.结果 与TLH和LAVH相比,NDVH组的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P<0.05).三组之间在不良反应、恢复时间和术后疼痛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 NDVH可能是治疗子宫良性疾病的一种更好的手术方式,优于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但既往腹部手术史存在的黏连以及是否需要切除双侧附件,使得经阴道操作可能受到一定限制,此时需要联合腹腔镜手术.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