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颅内外侧裂区蛛网膜囊肿显微手术及其改进(附5例报道)

    作者:潘云曦;王汉东;史继新

    目的 探讨外侧裂区蛛网膜囊肿的显微手术方式可行性改进.方法 2例儿童和3例成人的外侧裂区蛛网膜囊肿,行显微手术切除囊肿,术中可见囊肿与周围的蛛网膜下腔不通;术中不仅切除囊肿包膜,并将囊肿与基底池、颈内动脉池充分沟通;并且进一步打通囊肿与外侧裂末梢,囊肿与额叶周围蛛网膜下腔通路,使脑脊液进入囊肿后,可以进入囊肿周围的蛛网膜下腔,恢复脑脊液的正常循环,达到治疗颅内外侧裂区蛛网膜囊肿,减少囊肿复发.结果 5例病人随访15个月到7年,定期复查头颅CT和头颅MR;3例囊腔消失,2例缩小.1例伴有癫痫的病人发作次数明显减少,3例有头疼病人,头疼消失.结论 对于年轻和儿童的外侧裂蛛网膜囊肿,切除囊肿包膜和沟通囊肿与颈内动脉池和基底池,而且沟通囊肿与周围的蛛网膜下腔,减少囊肿复发,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 大脑外侧裂影像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李成;隋东莉;曹承亮;张浩轩;王震寰

    目的:探讨大脑外侧裂在MRI横断面图像上的形态学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采集30名正常成人颅脑连续横断面MRI数据,在e-film 2.1工作站中,采取连续追踪法及3D-Cursor技术准确识别外侧裂,将图像导入Adobe Photoshop CS 8.0软件包中标记外侧裂并观测、统计其形态学特征.结果:外侧裂在Z=-18~33 mm层面范围内出现,随着层面下移依次呈现"一"字型、"Y"型、"T"型、"L"型和"一"字型的变化规律.依据从下向上岛叶在层面上的出现和消失的规律将外侧裂分为三段.第一段,从外侧裂出现到岛叶出现层面;第二段,从岛叶出现到岛叶消失层面;第三段,从岛叶消失到外侧裂消失层面.左右半球三段垂直深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大脑半球在Z=6~9 mm范围内,左侧大脑半球在Z=9~15 mm范围内大脑外侧裂弯曲折叠,左侧多于右侧.结论:大脑外侧裂MRI横断面图像上的形态学研究,可为外侧裂及相邻脑区病变的识别和定位,经外侧裂行鞍区、岛叶区及基底核区手术入路部位的选择提供解剖学资料.

  • 国人大脑外侧裂MRI立体定向解剖学研究

    作者:李成;郭晋;隋东莉;曹承亮;王震寰

    目的::探讨基于MRI图像的大脑外侧裂立体定向解剖学及其在脑立体定向手术中的意义。方法:采集30名健康成年自愿者的脑MRI图像,经图像转换和配准,在标准三维立体坐标系中测量,以外侧裂的外侧缘为起点,向内沿X轴方向每3 mm为一取样点直到岛盖内侧面,记录各取样点的X、Y值,Z值为所在层面与AC-PC层面间层数与层距的积,统计所有取样点的三维坐标值,建立大脑外侧裂三维立体定位数据集。将所有外侧裂外侧缘取样点坐标值进行分析,绘制其在矢状和冠状面上的投影图。结果:成功构建大脑外侧裂立体定位数据集;对30例出外侧裂外侧缘的投影图进行分析,找出了外侧裂的走行特点,并求出了回归方程。结论:大脑外侧裂立体定向解剖学研究,可为脑的立体定向手术及脑图谱的建立提供解剖学资料。

  • 国人大脑外侧裂三维可视化模型的建立及其意义

    作者:李成;王震寰;沈龙山;隋东莉

    目的:建立基于国人成人活体薄层MR图像的大脑外侧裂三维可视化模型,为临床诊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5例健康成人颅脑进行薄层MR扫描,将数据输入3D-Doctor软件包,建立大脑外侧裂三维可视化模型.结果:成功建立大脑外侧裂三维可视化模型,模型可清楚显示大脑外侧裂在整脑中的三维立体形态、与周围重要结构的毗邻关系,且能在任意方向旋转.结论:大脑外侧裂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可为临床实践提供形态学参考,为虚拟手术奠定基础.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