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作用于gp41的HIV融合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方法的研究
目的对作用于gp41的HIV融合抑制剂筛选方法进行研究和改进,使其成为更加简便的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方法采用夹心ELISA方法,检测HIV gp41六股α-螺旋束的形成.结果以特异性识别HIV gp41六股α-螺旋束的单克隆和多克隆抗体为基础建立的改良夹心ELISA方法,特异性好,准确性高,更为简便和经济,能稳定有效地检测样品对gp41六股α-螺旋束形成的抑制作用.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改良方法可作为高通量药物筛选方法,用于从中草药库、噬菌体肽库和微生物发酵液等复杂组分样品中筛选作用于gp41的HIV融合抑制剂,以研究开发抗HIV药物.
-
新型抗艾滋病药物--HIV进入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HIV与靶细胞融合的过程是药物干预的重要环节.融合过程主要由HIV包被蛋白表面亚基gp120和跨膜亚基gp41介导.HIV gp120与靶细胞上的CD4分子和辅助受体(趋化因子受体CCR5或CXCR4等)结合,导致gp41的构型发生改变,启动病毒包膜与靶细胞膜的融合.在融合过程中,病毒和靶细胞上的这些蛋白和受体均可作为药物的作用靶点,寻找抑制HIV进入靶细胞的药物用来治疗HIV感染和艾滋病.作用于gp41的肽类药物T-20已被美国FDA批准上市,表明继逆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后,HIV进入抑制剂作为第3类抗HIV药物开始在临床上应用.作为一种新机制的抗HIV药物,HIV进入抑制剂单独或与逆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联合应用,将有助于提高药物的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并可望挽救对现有抗HIV药物耐药的艾滋病病人的生命.该文综述了近年来HIV进入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
作用于HIV包膜蛋白亚基gp41的多肽类融合抑制剂
HIV gp41是病毒包膜上介导HIV与靶细胞膜融合的跨膜糖蛋白,其包膜外区包括位于N末端的融合多肽和下游的N末端重复序列(NHR),以及C末端的重复序列(CHR).衍生于gp41 NHR和CHR的N-多肽和C-多肽具有抑制HIV与靶细胞融合的活性,其中C-多肽T-20已获得美国FDA批准,成为继逆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后的第三类抗艾滋病药物,即HIV融合抑制剂.由于T-20等为多肽类药物,容易被体内蛋白酶降解,临床剂量大,用基因工程手段难以满足需要,因此只能采用多肽合成技术进行生产,成本高昂.为此,人们希望寻找到具有相似机制的活性短肽,或通过多肽设计使活性多肽适合用基因工程进行大规模生产.近年来,对N-多肽和C-多肽进行结构改造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出现了许多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容易被内源性蛋白酶降解,或者能用基因工程手段生产的活性多肽,同时多肽药物抑制HIV感染的作用机制也因此而逐渐清晰起来.
-
HIV gp41基因分段低温诱导表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GP41跨膜蛋白由于具有特殊的穿膜拓扑结构,对宿主菌细胞膜产生毒性作用而使其难以在E.coli中有效表达[1].本室前期工作发现GP41蛋白中有三个区域对表达菌细胞具有毒性作用,其分别为:位于N端2/3区域(N3片段:nt7373-8006)的融合肽(aa512-527)和跨膜区(Aa 684-705),它们含有丰富的疏水性氨基酸;以及位于C端1/3区域(C片段:nt8007-8339)的慢病毒裂解肽LLP1(aa 826-854)和LLP2(aa 768-788),可形成2个两亲性α螺旋,从而对宿主菌产生较强的细胞膜毒性作用使细菌大量死亡,终致使GP41蛋白难以获得有效表达[2].为此我们尝试在低温条件(16℃)下对HIV-gp41N端2/3和C端1/3区域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并对低温条件下GP41蛋白表达对细菌细胞膜的毒性作用特征进行初步探讨.
-
杜仲抗HIV gp41活性部位的研究
目的:研究杜仲活性成分对HIV gp41六股螺旋束的抑制作用,为寻求新的抗HIV病毒进入抑制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杜仲萃取物配制成1 mg/ml的样品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样品对HIV gp41六股螺旋束结构形成的抑制作用,并采用酚试剂法检测样品中鞣酸含量.结果:杜仲提取物浓度1 mg/ml可有效降低gp41峰高,1 mg/ml的样品中含鞣酸10μg/ml.结论:杜仲可抑制HIV gp41六股螺旋束的形成,其有效成分可能不包括鞣酸.
-
以艾滋病病毒gp41为靶点的芳基苯甲酸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活性评价
目的 以艾滋病病毒(HIV)gp41为作用靶点,设计合成了12个含芳基取代的苯甲酸类化合物,并对其进行抗HIV活性测试.方法 以卤代苯甲酸或间羧基苯硼酸为原料,通过Suzuki-Miyaura偶连反应及Knoevenagel缩合反应,引入含取代基的芳环及芳杂环.ELISA法检测其抑制HIV gp41六螺旋束形成的活性.荧光素酶法检测化合物抗HIV活性.结果 化合物结构经NMR、MS得到确认,其中5个化合物(7b、7c、7d、7e、7g)具有抑制HIV gp41六螺旋束形成的活性,其中7d活性强.该化合物能抑制HIV-1 SF33病毒株的复制,其IC50为20 μmol/L.结论 合成的芳基苯甲酸类化合物7d能通过抑制HIV gp41六螺旋束结构的形成来抑制HIV的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