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矾冰纳米乳外治丹毒70例的疗效观察

    作者:高双双;刘丽芳;杨春萍

    目的 观察矾冰纳米乳外治下肢丹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丹毒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内服草薢渗湿汤,治疗组35例用矾冰纳米乳外敷,对照组35例用如意金黄散外敷,14 d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5.7%和94.3%;对照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8.6%和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平均治愈时间(6.2±1.3)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平均治愈时间(10.3±3.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矾冰纳米乳外治下肢丹毒具有起效快,疗效好,疗程短,操作简单等优点.

  • 丹毒的中医疗法研究近况

    作者:郎琰;王欣欣;袁振洁;李方远;秦媛媛

    丹毒是外科常见的体表感染性疾病,中医治疗丹毒方法多样、疗效确切,本文从中药内服、中药外用、中药内外结合、针刺、综合疗法等方面概述近年中医药治疗丹毒的情况。

    关键词: 丹毒 中医疗法 综述
  • 新癀片酒调外敷联合激光照射治疗丹毒疗效观察

    作者:欧阳赛;马朝阳;李甘;李海新;王艳富;温涛

    目的:观察新癀片酒调外敷联合激光照射治疗丹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丹毒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予以新癀片酒调外敷联合激光照射治疗,对照组以50%硫酸镁外敷治疗,比较两组相关指标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癀片酒调外敷联合激光照射治疗丹毒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 新癀片 激光 丹毒
  • 高压氧周波超短波治疗丹毒的临床观察

    作者:那艳荣;梁建军;梁靖宇

    目的:寻求治愈丹毒症较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用随机分组,治疗组30例,高压氧周波超短波治疗;对照组30例,运用超短波进行治疗,对2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较快,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超短波治疗(P<0.01).结论:高压氧周波超短波治疗方法治疗组安全、舒适、副作用小,是综合治疗丹毒症的一种好方法,值得临床借荐.

  • 中药内外兼治下肢丹毒疗效观察

    作者:黄玮宏;孙英;涂静宜

    目的:观察中药内外兼治下肢丹毒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丹毒患者均以加味清热解毒汤内服,并用新鲜草药捣烂外敷.观察临床疗效.结果:60例患者,显效49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00%.结论:中药内治与外治相互配合治疗下肢丹毒,具有较好的疗效.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30例疗效观察

    作者:王慧穆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在静脉滴注青霉素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草薢渗湿汤合五神汤内服外洗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用抗生素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27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痊愈20例,好转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青霉素静脉滴注联合中药草薢渗湿汤、五神汤治疗下肢丹毒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 田淑霄教授治疗皮肤病验案6则

    作者:冯瑞雪;张再康

    1凉血解毒治丹毒王某,女,11岁,2002年1月2日初诊.患者1月前右下肢胫前部突发红肿,色如涂丹,直径约5cm,与正常皮肤界限分明,抗生素治疗无效.

  • 乳腺癌术后丹毒3例

    作者:孙慧;李明;尹兴平;杨莉佳

    报道3例乳腺癌术后丹毒患者.所有病人进行了胸部手术及淋巴结清扫术,相应上肢均有高度淋巴水肿,首发症状是发热及寒战,临床表现为患肢炎症性斑块.所有患者对青霉素治疗敏感,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患者均无外伤史,提示乳腺癌术后淋巴淤积在丹毒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乳腺癌 术后 丹毒
  • 外来务工者下肢丹毒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李永双;张志云

    目的:探讨外来务工者下肢丹毒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81例在皮肤科门诊确诊的外来务工的下肢丹毒患者和162例经检查无丹毒的在职外来务工体检者进行对照研究,采用单因素logistic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通过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4个变量:长时间站立或行走(OR 5.49,95% CI 2.24~13.23)、肥胖(OR 3.14,95% CI 1.36~9.23)、浸渍型足癣(OR 9.54,95% CI 3.83~27.64)、足部多汗或潮湿(OR 4.66,95% CI 2.03~11.33)与外来务工者下肢丹毒的发病有关.结论:下肢及足部局部免疫力下降与外来务工者下肢丹毒的发病密切相关.

    关键词: 丹毒 发病 危险因素
  • 中药塌渍联合臭氧水疗治疗丹毒的疗效观察

    作者:杨风霞;张阳

    目的 探讨中药塌渍联合臭氧水疗对丹毒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丹毒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联合采用中药塌渍以及臭氧水进行治疗,研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疼痛改善程度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93.3%以及66.7%,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重度疼痛、中度疼痛、轻度疼痛以及无痛患者例数分别为13、8、9、0及3、5、16、6,在重度疼痛以及无痛这两个等级上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塌渍联合臭氧水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提升临床治愈率,同时可显著缓解患者病痛,提升患者整体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 普济消毒饮加味治疗丹毒45例

    作者:李珪;冯桥

    目的:观察普济消毒饮加味治疗丹毒的疗效.方法:采用普济消毒饮加味治疗丹毒45例,并与青霉素对照组作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33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治愈24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6%.结论:普济消毒饮加味对丹毒有较好疗效.

  • 针刺结合皮肤针治疗下肢丹毒32例

    作者:高扣宝;王威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皮肤针治疗丹毒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患者行针刺(取双侧合谷、曲池、血海、委中、足三里、丰隆、三阴交、阴陵泉、太冲,同时病变部位散刺)及患处皮肤针叩刺,每日1次,治疗10天为1个疗程,治疗5天休息2天,共3个疗程.结果:32例患者经治疗后,痊愈18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75%.结论:针刺结合皮肤针治疗能明显改善丹毒患者症状,临床疗效满意.

    关键词: 丹毒 针刺 皮肤针
  • 浅谈大疱性丹毒的护理

    作者:刘秀丽

    丹毒是一种皮肤突然鲜红成片,色如脂涂丹染,迅速蔓延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其起病突然,恶寒发热,局部皮肤忽然红赤如涂丹之状,焮红肿胀迅速蔓延,边界清楚,发无定处,每多复发.大疱性丹毒,其发病症状除有一般性丹毒的症状外,约在发病后2-3天,突然起大疱如烫伤状,继则流出黄色粘液,甚则局部发黑,疼痛难忍.我院自2001-2003年共收治大疱性丹毒患者13例,经正确治疗和精心护理,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黄褐斑急性乳蛾丹毒痹证儿童异位性皮炎

    作者:

  • 三黄洗剂湿敷联合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下肢丹毒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作者:陈俐;郑艺

    丹毒是一种累及真皮浅层淋巴管及周围软组织的急性炎症,主要致病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足背、小腿、面部等为本病的好发部位[1],发于腿胫者在中医上称为“流火”.病位在下肢者,中医认为多因火邪侵犯血分,郁于肌肤而发,或因体内血分有热,外受火毒,内外邪热相互搏结,致使经络阻滞[2].丹毒多起病急骤,皮肤红肿热痛较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我院外科自2012年6月~2013年6月采用三黄洗剂湿敷联合哌拉西林舒巴坦静滴治疗下肢丹毒50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金黄散洗剂治疗丹毒和疖或痈的疗效观察

    作者:朱春红;刘巧;吴伟伟;李维

    目的 观察金黄散洗剂治疗丹毒、疖或痈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60例丹毒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均用青霉素钠800万U静脉滴注,1次坩;50%硫酸镁湿敷,2次/d;微波照射,2次/d,每次30min,对照组采用如意金黄散,1次/d外敷,实验组采用金黄散洗剂,2次/d外擦,两组患者均10d为一个疗程.60例疖或痈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均用1:10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对照组采用如意金黄散,1次/d外敷,实验组采用金黄散洗剂,2次/d外擦,两组患者均7d为一个疗程.结果 丹毒实验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7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实验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疖或痈实验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实验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金黄散洗剂作用迅速,使用方便,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如意金黄散.

  • 面部不典型复发性带状疱疹误诊为丹毒一例

    作者:唐苏为;汪青良;宋勋;谢韶琼

    典型带状疱疹表现为沿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呈群集状疱疹,复发性带状疱疹患者多发生于老年人,发病时无典型的皮损症状,易被误诊。本个例报道患者,面部复发性带状疱疹无典型皮损表现,同时伴有发热,因故误诊为丹毒治疗。特此报道以资同行提高警惕认识。

  • 蜈蚣白果解毒汤内服外洗治疗丹毒60例

    作者:王绍臣

    笔者近年来应用自拟蜈蚣白果解毒汤内服、外洗治疗丹毒,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60例均为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本院门诊患者,诊断符合文献[1]标准:(1)多数发生于下肢,其次为头面部,新生儿丹毒常为游走性;(2)患部红赤灼热,如涂丹之状,肿胀疼痛,红斑边缘微撬起,与正常皮肤有明显分界,红斑上可出现水疱、紫斑,偶有化脓或皮肤坏死,病变附近有臖核肿痛;(3)起病即有恶寒,发热,头痛,周身不适等症状;(4)可有皮肤、黏膜破损或脚癣等病史;(5)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其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30~75岁,平均(51.01±2.40)岁;发于头面部14例,躯干部9例,下肢27例;病程1周以内者51例,1周以上者9例;伴有发热者38例;外周血白细胞升高者38例.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临床体会

    作者:王鹏

    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下肢丹毒,在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及控制复发方面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4~11月我院外科住院患者50例,均符合下肢急性丹毒诊断标准,并排除接触性皮炎、下肢急性蜂窝织炎者.按就诊时间及病案号随机分为两组.

    关键词: 丹毒 中西医结合
  • 刺络拔罐治疗丹毒48例疗效观察

    作者:康红千;李萌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治疗丹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刺络拔罐,对照组予青霉素钠盐入液静滴.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刺络拔罐治疗丹毒疗效较好,治愈时间短,方法简便,值得提倡.

    关键词: 丹毒 刺络拔罐
364 条记录 14/19 页 « 12...1112131415161718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