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宫颈癌术后旋转调强放疗技术与固定野调强放疗技术的比较

    作者:洪潮;陈小丹;张怀文;胡海芹

    目的:比较宫颈癌术后放射治疗常用固定五野静态调强、七野静态调强和容积旋转调强三者之间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随机选取1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CT扫描后将图像传送至Pinnacle39.6放疗计划系统进行靶区及危及器官勾画。每例患者均采用3种不同射野方式进行计划设计,分别为5野IMRT计划、7野IMRT计划、RapidArc计划。处方剂量为50 Gy/25次。比较分析3种计划的靶区适形指数、均匀性指数、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机器跳数和照射时间。结果3种调强技术靶区适形度无明显差异,均匀性和靶区的平均剂量RapidArc略高于IMRT(P<0.05);小肠和膀胱等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7野IMRT技术和5野IMRT技术无明显差异;左、右股骨头7野IMRT技术略好于5野IMRT技术,RapidArc技术好于IMRT技术。结论在宫颈癌术后放疗中,3种调强计划肿瘤靶区适形度、均匀性均能较好的满足临床要求,但RapidArc技术对于危及器官的保护要优于IMRT技术,且RapidArc技术同时还具有机器跳数少,治疗时间短的优势,可大幅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因体位变化导致靶区吸收剂量的误差。

  • 不同治疗床在调强放射治疗和容积旋转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影响分析

    作者:倪千喜;Pei-Fong WONG;张九堂

    目的:分析不同治疗床在调强放射治疗(IMRT)和容积旋转放射治疗(VMAT)中的剂量影响.方法:随机选取6例2015年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每例患者分别设计6 MV的5野、7野、9野角度均分的IMRT计划和152°~ 212°、210°~150°两个弧的VMAT计划.在治疗计划系统(TPS)中分别导入Elekta iBEAM evo Couch、Varian Exact Couch (Standard Couch)、Varian Exact IGRT Couch、BrainLAB imaging Couch的治疗床模型.在Mosaiq网络治疗系统中,统计每例患者每 天治疗时的治疗床坐标,分析治疗床的移动范围,在TPS中模拟不同治疗床位置改变情况.分析有、无治疗床及治疗时患者体位与治疗床相对位置变化对患者靶区的剂量学影响.评价参数为计划靶区(PTV)的平均剂量Dmean、95%体积照射剂量D95及计划等中心点剂量Diso.结果:治疗床的剂量平均衰减幅度:Elekta iBEAM evo Couch:1.46%~3.13%;Varian Exact Couch (Standard Couch):0.72%~1.63%;Varian Exact IGRT Couch:0.86%~2.02%;BrainLAB imaging Couch:1.51%~3.15%.5F-IMRT:1.24%~3.15%;7F-IMRT:0.73%~1.73%;9F-IMRT:1.39%~2.83%;VMAT:0.72%~1.78%.每天治疗时患者体位与治疗床相对位置变化范围主要为-2~+2cm.在TPS中模拟治疗床左右各移动2 cm,剂量大变化幅度为0.65%,剂量平均变化幅度均小于0.30%.结论:治疗床在IMRT和VMAT治疗中的剂量衰减明显,必须在TPS中导入相应的治疗床模型,修正治疗床剂量衰减影响.其中,7F-IMRT和VMAT的剂量平均衰减幅度小于5F-IMRT和9F-IMRT.Varian Exact Couch(Standard Couch)、Varian Exact IGRT Couch的剂量平均衰减幅度小于Elekta iBEAM evo Couch和BrainLAB imaging Couch.患者每天治疗时,治疗床与患者体位相对位置易受摆位影响而改变,但其变化对靶区剂量影响相对较小,可以不予考虑.

  • 应用锥形束CT研究鼻咽癌容积弧形调强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

    作者:尹文晶;孙颖;迟峰;方键蓝;郭蕊;林爱华;祁振宇;马骏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研究鼻咽癌容积弧形调强放射治疗(VMAT)分次间和分次内的摆位误差,为制订临床靶区(CTV)外的计划靶区(PTV)边界提供依据.[方法]于2010年10月至2012年1月共17例接受VMAT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前瞻性的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分别于每日常规摆位后、摆位纠正后(校位阈值2 mm)、每周放射治疗后行CBCT并与计划CT匹配,获取分次间及分次内的摆位误差.通过MPTV=2.5∑+0.7σ(MPTV:PTV边界;∑:系统误差;σ:随机误差)计算MPTV.[结果]靶区各方向的体位校正前、校正后和分次内的绝对平均误差(mm)分别为1.1 ~ 1.2、0.6~0.7和0.4 ~ 0.6,相应的∑为0.9~ 1.3、0.4 ~ 0.5和0.2 ~ 0.4,σ为0.7 ~ 0.9、0.7和0.5 ~ 0.7.分次间和分次内三维(3D)位移随时间逐渐增加且有统计学差异(P=0.004、0.009).靶区各方向总的MPTV(包括纠正前和分次内误差)为3.4~ 4.0 mm,纠正后的边界(包括纠正后和分次内误差)为1.7~ 2.3 mm.[结论]鼻咽癌VMAT放疗计划设计时应采用VMAT照射技术相关的MPTV.摆位误差随着治疗时间逐渐增大.

  • 准直器角度对宫颈癌 VMAT 的剂量学影响

    作者:游雁;彭应林;胡江;余海坤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准直器角度对晚期宫颈癌 VMAT 计划的剂量学影响,为晚期宫颈癌 VMAT 计划的设计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11例晚期宫颈癌患者,每例病人分别设计两种不同准直器角的双弧 VMAT计划,计划 A 和计划 B 的准直器角度分别为15°/345°和0°/90°。PTV 处方剂量为45Gy/(25f·1.8Gy)。所有计划都满足95%的靶区体积达到处方剂量要求。比较每个计划 PTV 的适形性指数(CI)与均匀性指数(HI)以及膀胱、直肠、股骨头和双肾的体积剂量(V30、V40、V50和 V18)和平均剂量(Dmean )等参数。结果:两组计划靶区覆盖均能满足临床要求,但 B 计划的 CI 明显优于 A 组计划(0.75±0.03 vs 0.66±0.06;P <0.05),并且有相似的均匀性指数。与 A 计划相比,B 计划在危及器官的体积剂量和平均剂量均明显低于前者(P <0.05)或者两者没有差别(P >0.05)。计划 A、B 两组膀胱和直肠的平均剂量(Dmean )和体积剂量 V40分别为:(4500.70±218.28)cGy vs (4168.56±212.62)cGy(P =0.000)和(83.43%±11.73%)vs(61.46%±9.47%)(P =0.000);(4836.12±313.33)cGy vs (4719.27±182.24)cGy(P=0.121)和(97.05%±3.29%)vs (93.78%±6.60%)(P =0.066)。结论:对于晚期宫颈癌 VMAT 计划的设计,准直器角度为0°/90°的计划结果优于15°/345°的计划。不仅 PTV 的剂量分布有更好的适形性,而且能更好地保护危及器官。因此推荐使用0°/90°的准直器角度设计晚期宫颈癌的 VMAT 计划。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