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布地奈德氧气雾化吸入在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呼吸应答中的作用

    作者:陈继威

    目的:探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中,布地奈德氧气雾化吸入对患者呼吸应答中的影响。方法以上蔡县人民医院在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4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布的方式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氧气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胸肺顺应性、气体交换情况。结果在患者的胸肺顺应性改善状况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肺顺应性( CL)、总顺应性( Ct)及胸廓顺应性( Cth)水平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L、Ct、Cth水平均得到明显提高,且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CL、Ct、Cth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同时,在两组患者气体交换情况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EV1.0(1 s用力呼气量)、PEF(峰值呼气流速)、大吸气压( MIP)、大呼气压( MEP)指标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连续1周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FEV1.0、MIP、PEF、MEP指标均得到提升,且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FEV1.0、MIP、PEF、MEP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利用布地奈德氧气雾化吸入治疗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应答,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水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枢驱动和呼吸应答的影响

    作者:陈新;LI Yin-huan;许睿;于化鹏

    目的 探讨不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水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巾枢驱动和呼吸应答的影响.方法 13例稳定期COPD患者和10例健康志愿者常规测定肺通气功能后,采用二氧化碳(CO2)重复呼吸方法 ,增加PETCO2,从45 mm Hg上升至70 mm Hg.连续记录并计算在不同PETCO2水甲时中枢驱动和呼吸应答的各项生理参数.结果 PETCO2达到70mm Hg的实验时间在COPD组为(8.5±1.6)min,正常组为(16.3±3.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呼吸频牢(RR)均呈线性增加,正常组稍高于COPD组.COPD组潮气量(VT和分钟通气量(VE)在PETCO2=45~55 mm Hg时,呈显著的线性增加,VT山(0.68±0.25)L 上升到(1.04±0.44)L,VE由(10.59±3.36)L/min上升到(20.13±4.52)L/min.在PETCO2=55~70 mm Hg时VT和VE出现平台.正常组VT和VE呈线性增加,高于COPD组.正常组的吸气时间占呼吸周期比值(T1/Ttot)高于CO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的呼吸困难评分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平均吸气流量(VT/Ti)和膈肌电电压的均方根(RMS)均呈线性增加,COPD组VT/T1在PETCO2=65~70mm Hg时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PETCO2水平时RMS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VE/RMS呈抛物线样变化,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O2重复呼吸过程中,COPD患者的呼吸应答和中枢驱动在早期表现为线性递增,后期通气量出现平台,通气-中枢耦联显著异常.正常组的呼吸应答和中枢驱动均表现为线性递增,呼吸应答高于COPD组,而中枢驱动低于COPD组.

  • 不同干预措施对犬急性肺损伤早期中枢驱动和呼吸应答的影响

    作者:陈新;许睿;陈荣昌;岑燕遗;于化鹏;钟南山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控制性高浓度氧疗、持续气道内正压(CPAP)、双水平气道内正压(BiPAP)等不同的干预措施对犬急性肺损伤(ALI)早期中枢驱动和呼吸应答的影响.方法 24只杂种犬在制作油酸急性肺损伤模型成功后(PaO2/FiO2≤300mm Hg),保持自主呼吸,随机分为控制性高浓度氧疗组(n=8)、CPAP组(n=8)、BiPAP组(n=8).连续记录并计算正常、ALI早期、干预后1~4h内中枢驱动和呼吸应答的各项生理指标.结果 在降低呼吸频率上,BiPAP组效果明显(P<0.001),其次是CPAP组和氧疗组(P<0.05).三组对分钟通气量的影响不大(P>0.05),维持在ALI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后的通气水平.在潮气量、吸气流量峰值、平均吸气流量指标的改善上,BiPAP组效果显著,其次是CPAP组和氧疗组.在跨膈压峰值、膈肌肌电电压大均方根上,BiPAP组降低明显,其次是CPAP组.结论 BiPAP和CPAP对于缓解呼吸窘迫、降低呼吸中枢驱动、改善呼吸应答均具有积极作用,显著延缓了ALI/ARDS的病情恶化,其中BiPAP效果更为显著.

  • 不同干预措施对犬急性肺损伤早期呼吸应答和呼吸做功的影响

    作者:陈新;许睿;陈荣昌;岑燕遗;钟南山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控制性高浓度氧疗、持续气道内正压(CPAP)、双水平气道内正压(BiPAP)不同的干预措施对急性肺损伤(ALI)早期呼吸应答和呼吸做功的影响.方法 24只杂种犬在制作油酸ALI模型成功后(PaO2/FiO2≤300mmHg),保持自主呼吸,随机进入:(1)控制性高浓度氧疗组(n=8);(2)CPAP组(n=8);(3)BiPAP组(n=8).连续记录并计算正常、ALI早期、干预后1~4h内呼吸应答和呼吸做功各项生理指标.结果 在降低呼吸频率和浅快呼吸呼吸指数上,BiPAP组效果明显(P<0.001),其次是CPAP组和氧疗组(P<0.001).3组对分钟通气量的影响不大(P>0.05),维持在ALI/ARDS发生后的通气水平.在潮气量、平均吸气流量指标的改善上,BiPAP组效果显著,其次是CPAP组和氧疗组.3组在吸气时间占呼吸周期比值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跨膈压峰值上,BiPAP组降低明显,其次是CPAP组.CPAp组和BiPAP组可有效地抵消内源性PEEP(P<0.01),氧疗组对于内源性PEEP改善不显著(P>0.05).在降低吸气做功上,BiPAP组显著,其次是CPAP组,氧疗组呼吸功耗与干预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CPAP组(P<0.01)和BiPAP组(P<0.05)有效地降低了克服内源性PEEP成分做功的比例.结论 BiPAP和CPAP对于缓解呼吸窘迫、减少呼吸功耗、改善呼吸应答均具有积极作用,显著延缓了ALI/ARDS的病情恶化,其中BiPAP效果更为显著.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