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脱垂移位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王冲;王建双;邸进军

    目的:分析评价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脱垂移位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 ~2016年9月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25例患者资料,25例患者均接受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25例患者中有12例患者为高度脱垂移位,6例例患者为高度脱垂移位,7例例患者为高度脱垂移位.结果:25例患者在术后均进行了随访,随访的时间均在3~30个月之内.在术后,患者疼痛症状明显改善,术后随访中,腰腿痛VAS评分以及ODI指数较术前有所改善,但是25例患者中有1例高度脱垂移位患者出现了髓核残留,1例患者术后颈部疼痛明显,1例患者发生行走根损伤,所有患者经过再次康复后均有所恢复.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脱垂移位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较高,临床效果显著,但是对于高度脱垂移位患者而言,仍旧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

  •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联合侧隐窝减压治疗对侧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分析

    作者:邸进军;甄雪坤;王冲;王建双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联合侧隐窝减压治疗对侧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选取我院对侧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6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联合侧隐窝减压治疗,观察患者疼痛程度及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比对照组低,临床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给予对侧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联合侧隐窝减压治疗,能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临床效果,值得借鉴.

  •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作者:吴劲风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将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患者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纳入观察组与对照组(n=37).对照组实施小切口髓核切除术,观察组实施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腰椎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大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统计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3%,数据比较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6.11%,且观察组患者的腰椎疼痛改善效果更加理想,疼痛率相对较低,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缩小患者切口面积,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且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建议推广应用.

  •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李卫星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观察.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 ~2017年6月在本院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行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对照组行神经根脉冲射频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随访观察腰椎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VAS评分较对照组评分低,疼痛较轻,ODI评分低于对照组,恢复较好,P<0.05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效果较显著,恢复时间短,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长期预后也较好,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护理体会

    作者:史爽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72例接受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每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本组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即刻,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均较本组入院时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545,P<0.0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焦虑及疼痛感,显著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

  •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范周洪;李娟;聂少平;李平根

    目的:研究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撷取本院收治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撷取时间为2015年3月-2017年3月,分组原则以抽签法为主,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予以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观察组予以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比较治疗效果、手术情况、VAS评分、JOA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较好(P<0.05);与对照组卧床活动时间比较,观察组较短(P<0.05);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比较,观察组较少(P<0.05),与对照组JOA评分比较,观察组较高(P<0.05);与对照组VA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均较低(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可明显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情的改善,缓解疼痛,减少并发症,值得借鉴.

  • 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分析

    作者:徐宝山;马信龙;夏群;吉宁;杨强;黄洪超;兰杰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1例,包括L342例,L4521例,L5S18例采用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局部浸润麻醉、透视下靶向穿刺至病变节段的椎间孔外侧,环锯逐级扩大椎间孔,经椎间孔安置工作通道至椎管内,镜下摘除突出到椎管内的髓核和椎间隙内松动的髓核,直至神经根和硬膜囊完全松解,切口缝合1针。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均未发生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27例顺利摘除突出髓核,神经根显露清晰。首例极外侧突出和第2例中央型突出摘除髓核后未显露神经根,术后症状均缓解。第3、11例分别因巨大突出取出困难、不能耐受疼痛中转全麻椎间盘镜手术。术后当天至2d下地活动,患者均感症状明显缓解。术后2周复发突出1例,保守治疗好转。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VAS)腿痛由8.1±1.9降至1.1±0.9,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自31.1±8.3降至3.4±3.3。根据MacNab评分,优25例,良6例。结论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恢复快,效果优良,但存在学习曲线。

  •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5例效果观察

    作者:李永华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疼痛(VAS评分)和腰椎功能恢复情况(ODI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卧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恢复患者的腰椎功能,减轻患者痛苦,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和显微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作者:郁凯;杨忠;李爱民;李响;朱本清;张殿英

    目的 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TED)和显微镜下髓核摘除术(Micro)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10月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LDH患者3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PTED组和Micro组,各19例,分别行PTED和Micro.采用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1、3、12个月的神经功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情况;采用椎间盘高度指数(DHI)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1、3、12个月椎间高度变化.结果 不同时间的ODI、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88.996、214.279,P<0.05).两组术前和术后1、3、12个月的ODI、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TED组住院时间、出血量均少于Micro组(P<0.05).PTED组不同时间的DH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60,P=0.854);Micro组不同时间的DH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6,P=0.854).两组术中、术后均未发生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腰椎动力位X线活动度>10°者3例,其中PTED组1例,Micro组2例,术后随访过程中未见进一步加重.结论 PTED和Micro治疗LDH的效果均良好,是有效、安全的方法,可作为治疗LDH的选择方案.PTED住院时间短、出血量少.

  • 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严重S型脊柱侧弯病人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蹇斯荣;王金燕

    #

  •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观察

    作者:谢春亮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和椎板开窗减压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前后VAS、JOA、 Lehmann 腰椎功能评分及其他手术相关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术后JOA、Lehmann 腰椎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出血量、切口大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2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疼痛感,提高腰椎功能,减少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降低并发症,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TESSYS技术治疗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及并发症

    作者:黄先育;赵金亮

    目的 探讨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采用TESSYS技术治疗4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中仅行单纯髓核摘除.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应用腰腿痛VAS评分评价术后疼痛缓解情况,ODI评价腰椎功能改善情况,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手术时间为45~115(59±25)min,术中出血量为26~100(49±21)ml,住院时间为7~18(14±3)d.术后患者均感觉腿部症状明显缓解.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24~37(29±6.2)个月.VAS评分、ODI:出院时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2年较出院时进一步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MacNab标准评估优良率为91.7%.2例术中出血较多,2例术后发生浅表感染,1例1个月后症状复发,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TESSYS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保持腰椎结构稳定和并发症少的特点.

  • 椎间孔镜技术与椎板间开窗治疗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赵显;宋涛;孙新宏

    目的 比较椎间孔镜技术与椎板间开窗治疗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方法 将100例初次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椎间孔镜组(50例)和开窗组(50例). 椎间孔镜组在局部麻醉下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手术,开窗组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后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手术.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前后腰、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并根据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学组手术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估. 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6个月. 两组术前各项评分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 术后两组腿痛VAS及ODI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 05). 术后1~14 d腰痛VAS评分椎间孔镜组远低于开窗组(P<0. 05),术后3~12个月两组腰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术后1 ~12 个月两组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 末次随访时优良率:椎间孔镜组为92%,开窗组为94%( P>0. 05). 结论 两种手术均可有效治疗患者神经根压迫造成的症状,但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手术创伤小,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更为理想的方法.

  •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范胜利;吴健

    2015年9月~2016年6月,我科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32例,男14例,女18例,年龄23~59岁.突出节段L3~4 2例,L4~5 14例,L5~S1 16例.1.2 治疗方法 患者俯卧位,术前用自制定位器在C臂机透视下定位目标椎间盘,标记上下位椎弓根、椎间隙、棘突连线、穿刺点及穿刺方向.局麻下穿刺.C臂机正侧位透视下确定穿刺针直接经椎间孔内进入突出的椎间盘.置入导丝,拔出穿刺针,在导丝边缘切开皮肤0.7 cm,逐级置入扩张套管扩出软组织通道,置入工作套管.0.5%利多卡因在椎间孔周缘局部麻醉,骨钻扩张椎间孔,再次置入工作套筒,放入孔镜,用髓核钳取出髓核组织.探查确保神经根充分减压后,吸出残留的冲洗液,注入5 mg地塞米松,拔出器械.患者术后1 d佩戴腰围下地行走并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术后佩戴腰围6周.

  •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的疗效分析

    作者:郑振阳;孙兆忠;李瑞;任佳彬;刘鑫

    目的:探究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 ,PTED)治疗腰椎融合术后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 ,AS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2012年8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22例因腰椎融合术后症状性ASD而行PT ED的患者,比较分析22例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3、6、9个月的腰腿痛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以及术后9个月Macanb评分。结果2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18个月,平均14.4月。术后VAS评分以及ODI与术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MacNab标准,术后9个月随访时优者10例,良者9例,可者2例,差者1例,优良率81.8%(19/22)。结论 PTED治疗腰椎融合术后症状性ASD短期内疗效显著。

  •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效果观察

    作者:王超鹏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老年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01—2017-05间河南省省立医院收治的70例LDH老年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行后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FD),观察组实施PTED.结果 观察组切口长度、卧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功能障碍均显著改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ED治疗LDH老年患者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 不同入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分析

    作者:王欢

    目的 探讨不同椎板间入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97例接受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8例经椎间孔侧后方入路,观察组49例经后路椎板间入路.比较2组手术效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手术前后疼痛评分(VAS).结果 2组治疗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椎间孔侧后方和经后路椎板间入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效果肯定.其中后路椎板间入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疼痛缓解明显.

  •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张国峰;高立;柯友鹏;曾瑜玲;崔智伟;崔立群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效果。方法随机将70例 LDH 患者分为2组,每组35例。观察组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对照组实施小切口椎板切开髓核摘除术。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和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 JOA 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 LDH,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有效率高。

  •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作者:高太行

    目的 分析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接受小切口椎板切开髓核摘除术,观察组接受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对疼痛程度和腰部疼痛情况进行评分.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VAS和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缓解术后疼痛,降低ODI评分.

  • 脊髓麻醉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张芳磊

    目的 探讨脊髓麻醉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1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LDH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对照组术中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进行脊髓麻醉.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术后6、12、24 h的疼痛情况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6、12、24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56%(2/36)]低于对照组[25.00%(9/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DH患者实施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时采用脊髓麻醉可减轻术后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23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