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大肠表面型病变组织学和P53、c-Myc表达

    作者:甘爱华;许岸高;张晓慧;钟选芳;刘集鸿

    目的 研究人类大肠表面型病变的组织学特征及P53、c-Myc在大肠癌演变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研究20例正常大肠黏膜、31例表面型病变、51例隆起型病变及31例大肠腺癌组织中P53、c-Myc的表达情况.结果 大肠表面型病变的组织学均为腺瘤,且全部伴有不同程度的异型增生,与隆起型病变比较,两组中、重度异型增生的比例均有显著差异(P<0.05);大肠表面型病变的P53、c-Myc表达分别为3.2%及25.8%,其中P53表达与隆起型病变比较结果无差异(P>0.05),但c-Myc的表达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大肠表面型病变与大肠癌关系密切,P53、c-Myc在其向大肠癌演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大肠黏膜表面型病变的癌变率研究

    作者:张晓慧;许岸高;钟旭辉;刘集鸿

    目的应用放大内镜联合黏膜染色技术来寻找表面型病变(Ⅱ型),比较大肠黏膜隆起型病变(Ⅰ型)和Ⅱ型病变的癌变率.方法连续3 000例患者通过放大结肠镜检查来寻找大肠隆起型与表面型病变.应用息肉切除术或内镜黏膜切除术切除病变,全标本进行病理学研究.结果在3000例患者中,643例患者发现大肠黏膜病变(Ⅰ型、Ⅱ型)725处,其中Ⅱ型病变占病变总数的7.179%(61/725).725处病变中有659个腺瘤.659个腺瘤中Ⅰ型病变598个(90.74%),Ⅱ型病变61个(9.26%).全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发现Ⅰ型和Ⅱ型腺瘤性病变发生轻-中度异型增生,重度异型增生和早期癌的例数分别为269/598(44.98%)和34/61(55.73%)、43/598(7.19%)和11/61(18.03%)、7/598(1.17%)和6/61(9.84%).结论重度异型增生和早期癌的发现率Ⅱ型明显高于Ⅰ型病变.大肠黏膜腺瘤Ⅱ型病变与Ⅰ型病变比较,具有更高的癌变率.

  • 染色放大内镜下大肠黏膜表面微细结构改变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作者:唐采白;程惠敏;李彬;赵俊华;王恒;刘晓琳;刘敏

    目的 通过染色放大内镜观察不同大肠黏膜病变的Pit pattern形态,探讨其在早期大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染色放大内镜对146例患者的大肠黏膜进行细微结构形态学观察,并与观察部位活检所得的病理组织学改变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46例患者中放大内镜检出息肉172枚,经0.2%的靛胭脂染色放大后又发现0.1~0.5cm大小的息肉84枚,共计息肉样病变256枚.染色放大内镜可明显提高息肉病变的检出率.各种腺管开口分型的病理论断结果构成差异有显著性,Ⅰ~Ⅴ分型与病变严重程度之间呈明显正相关.染色放大内镜对大肠肿瘤性病变诊断符合率89.5%、敏感性82.2%、特异性92.3%,放大内镜诊断符合率71.5%、敏感性61.8%、特异性77.9%,染色放大内镜对大肠肿瘤性疾病诊断与放大内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染色放大内镜对大肠肿瘤的诊断优于放大内镜,能够提高大肠癌的早期诊断率,从而为大肠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内镜下正确处理提供快速而准确的依据.

  • 表面型大肠肿瘤镜下特征及与组织病理学的关系

    作者:张晓慧;许岸高;钟旭辉

    目的 研究表面型大肠肿瘤镜下特征及与组织病理学的关系,探讨内镜在判断大肠肿瘤良恶性方面的价值.方法 在普通内镜检查中发现异常黏膜后,对其喷洒0.4%靛胭脂染色,采用放大装置观察病变的大小及形态,做出镜下诊断和分型.经内镜或外科手术切除的标本均完整送检,做出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 25处表面隆起型大肠肿瘤中发现早期癌1处(4%),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腺瘤3处(12%);6处表面平坦型大肠肿瘤发现早期癌1处(17%),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腺瘤1处(17%);7处表面凹陷型肿瘤发现早期癌2处(28%),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腺瘤2处(28%);23处侧向发育型肿瘤发现早期癌2处(9%),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腺瘤5处(22%).结论 不同镜下分型的表面型大肠肿瘤的恶变潜能不同,表面凹陷型大肠肿瘤可能更容易癌变.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