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体外激光效应模型的建立

    作者:张洪洋;叶一明;杨杨帆;余敏斌

    背景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是利用532 nm Nd;YAG激光选择性地作用于小梁网含有色素的小梁细胞而发挥降眼压作用,但其对细胞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目的 建立小梁细胞激光效应模型,观察色素化小梁细胞经不同能量激光照射后的形态变化. 方法 采用人小梁细胞体外实验的方法,将永生化人小梁细胞与色素颗粒混悬液隔夜孵育培养16h制备色素化小梁细胞,并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鉴定色素化小梁细胞模型.用改良的激光镜模拟激光斑大小(400 μm)和激发时间(3 ns),设置标准能量(0.2 mJ)和低能量(0.1 mJ)激光分别照射色素化小梁细胞,激光照射后1、4、8、12、24 h分别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色素化小梁细胞的形态变化;分别用锥虫蓝染色和TUNEL荧光染色法评估不同能量激光照射后小梁细胞的死亡数和凋亡数. 结果 人小梁细胞用DMEM/F12培养基与色素颗粒共培养16h后,细胞质内可见棕褐色色素颗粒.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激光照射无色素化小梁细胞后,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但照射色素化小梁细胞后,培养皿内可形成直径约400 μm的类圆形激光斑.透射电子显微镜下显示,激光照射后小梁细胞崩解,色素颗粒释放.标准能量激光照射培养皿中的细胞后,激光斑内中央均出现细胞缺失区,可见锥虫蓝阳性染色细胞、TUNEL阳性染色细胞及排列和形态正常的细胞区,低能量激光照射后上述改变较轻微.激光照射后24 h可见新生小梁细胞增生并移行至激光斑中央区;激光照射后的量化分析表明,各时间点低能量照射后锥虫蓝阳性细胞和TUNEL阳性细胞明显少于标准能量照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个组照射后各时间点间锥虫蓝阳性细胞和TUNEL阳性细胞逐渐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通过模型激光镜照射色素化培养的小梁细胞可以成功地建立激光效应模型.激光照射色素化小梁细胞后细胞可出现气化、死亡或凋亡,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激光破坏的细胞由增生和移行的小梁细胞替代.与标准能量的激光照射相比,低能量激光照射对色素化小梁细胞形态改变的影响相似,但损伤的细胞数量明显减少.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