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前馈控制在县级医院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作者:吴婷

    目的将前馈控制应用于县级医院ICU护理管理中,以提高危重病护理的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前馈控制,制定规章制度,注重细节思维。结果院培养了县级医院ICU护士思维意识,提高思维能力,优化了管理流程,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通过防范风险,减少了护理缺陷与纠分,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质量。

  • 量化考核在门诊注射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高文浩

    护理管理是指根据护理质量的形成过程和相关规律,对组成护理质量的各个要素进行计划、组织和协调等控制,终达到规定的标准和患者的较高满意度[1].传统的质量管理侧重强调护理人员劳动素质对质量的影响.而现代的护理管理更针对于强化前馈控制的管理,努力克服在反馈的过程中由于时间差给患者带来的不良感受,使得控制变得更加积极有效[2].在护理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将工作重心放到了以人为中心的层面上,护理质量的管理要根据患者的需求而不断进行改进和提高,使得终患者的满意度有所提高[3].本文针对2010年1月起,我院实施护理工作的量化考核对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结果进行评价,现在报道如下.

  • 前馈控制在输液查对流程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张小萍

    目的 通过对输液查对流程的前馈控制及护士培训使查对制度真正落实到位,预防或降低静脉输液差错的发生.方法 通过评估原静脉输液差错中查对流程出现的问题,采用前馈控制对输液查对流程予以干预.结果 提高了查对流程的执行力,静脉输液的差错大大减少.结论 前馈控制措施在输液查对流程中的应用能有效规避输液风险,提高输液的安全质量.

  • 中医医院血透室的护理安全管理探讨

    作者:龙红琼

    目的对本院血透室的护理安全管理进行探讨。方法本文将细节管理、前馈控制和血透室安全预案融合在血透室护理管理中,致力于探索提升血透室护理质量管理的方法。结果有效预防各种不良事件和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了医疗护理服务质量,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率。结论减少、控制、消灭一切不安全因素,有效地控制风险,做好血透室的护理安全管理势在必行。

  • 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效果评价

    作者:赖玉红;李萌

    目的 综合分析前馈控制(feedforward control)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在2015年3月~2016年7月,选取在我院收治的120例手术室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方法,研究组实施前馈控制管理方法.结果 研究组护理缺陷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00%、5.00%,对照组护理缺陷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67%、16.67%,研究组护理缺陷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8.33%,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为83.33%,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理论知识水平评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前馈控制实施于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效果较为显著.

  • 前馈控制在腹部手术后腹腔引流管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王丽;林陶玉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在普外科腹部手术后腹腔引流管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实施前馈控制措施,包括成立科室前馈控制小组、分层级进行护士培训和考核,规范使用管道识别标示和分阶段进行患者健康教育,规范建立护士交接班模式、制订突发事件的处理流程.结果: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护理缺陷的发生率由14.49%降低到8.79%(P< 0.05).结论:前馈控制应用于腹部手术后腹腔引流管安全管理中,能够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 前馈控制在黄体酮肌肉注射中的应用

    作者:冯丽梅;丁洁;乔丽番;程晓燕

    黄体酮肌肉注射是保胎患者常用的给药途径。但因需要绝对卧床休息、治疗时间长,导致局部血循环较差,加之黄体酮属油剂,不易吸收,多次注射后对局部肌肉刺激,引起臀部注射部位红肿、痒痛,后出现硬结,给患者带来一定痛苦;且吸收欠佳亦影响药物疗效的正常发挥,甚至影响保胎成功率[1]。前馈控制又称事前控制或预先控制,是指在管理工作开始之前,对管理活动所产生的后果进行预测,并采取预防措施,使可能出现的偏差在事前可以避免的一种方法[2]。为降低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我科应用前馈控制的护理干预来预防黄体酮肌肉注射的不良反应,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前馈控制在产房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作者:王燕萍

    目的 研究在产房运用前馈控制手段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自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在本院进行生产的134例产妇,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常规组67例与干预组67例,常规组患者接受产房一般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干预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增加前馈控制手段.观察两组产妇对临床服务满意度及产后产程延长、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发生情况.结果 常规组满意度为61.19%,干预组为85.07%,干预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妇出现产程延长、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常规组,但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房实施护理风险前馈控制手段进行管理,能够提升产妇满意度、减少产后出血与新生儿窒息、产程延长等风险情况的发生.

  • 前馈控制在预防断指再植术后便秘中的应用

    作者:李建军;刘旭;乔秀娟;刘小丽;苏秋红;田秀玲

    目的 研究前馈控制对预防断指再植患者便秘的作用效果.方法 对断指再植患者便秘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有效护理干预,采用前馈控制管理预防断指再植患者便秘.结果 前馈控制使断指再植患者发生便秘例数明显减少,且排便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前馈控制应用于预防断指再植患者便秘,可大大提高断指再植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及其他不良后果的产生.

  • 前馈控制在新生儿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文虹静

    目的:分析前馈控制在新生儿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150例进行研究,随机均分入常规组和前馈组,常规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对前馈组患儿施加前馈控制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及两组患儿风险事故发生情况.结果:前馈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7.33%,满意人数为73例,常规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86.67%,满意人数为65例,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前馈组患儿风险发生率有1.33%,仅有1例护患纠纷,常规组患儿风险发生率有9.33%,有4例护患纠纷、3例跌倒,前馈组患儿风险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患儿(χ2=4.7535,P=0.029).结论:前馈控制在新生儿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护患关系,降低患儿风险事故发生概率,促进患儿康复.

  • 前馈控制在新生儿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作者:焦柳英;闵锐

    目的:针对在新生儿护理中将前馈控制加入到风险管理后的效果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选择于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200例新生儿病患,以分组的方式将所有新生儿病患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于对照组的新生儿病患使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对于观察组新生儿病患在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结合前馈控制进行护理,所有新生儿病患的MDI进行对比和分析,对两组新生儿患者发生风险的几率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研究后发现观察组的新生儿病患在护理期间发生的风险率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护理满意度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程度92%(P<0.05).结论:前馈控制在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可有降低不良事故发生概率,可有效提升风险管理效果,在新生儿护理中具有实际意义.

  • 前馈控制在新生儿护理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作者:谢清涛

    目的:主要针对前馈控制在新生儿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做出分析.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出生的200名新生儿(包括45名患儿)选为主要的观察对象,重点分析不良护理事件,用心总结护理安全隐患.通过比较前馈控制实施前后患儿的护理质量、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进行护理管理工作的改进.结果:实施了前馈控制后,新生儿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有了明显下降,患儿家属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有了显著提升.结论:临床医务人员要重点分析新生儿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同时针对安全隐患进行前馈控制,保证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增加风险管理的实际价值.

  • 前馈控制在预防急性重症中毒患者失禁性皮炎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王雪慧;谢丰君;张宝利;齐易帆

    方法 探讨和分析前馈控制在预防急性重症中毒患者失禁性皮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ICU病房接受治疗的急性重症中毒48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1月~2017年8月期间的52例急性重症中毒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失禁性皮炎针对性的前馈控制,对比两组患者发生失禁性皮炎的比例、时间和严重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IAD发生率8.3%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2.7%;同时,其发生时间也比对照组患者更晚;严重程度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护理急性重症中毒患者的过程中,前馈控制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率,并能够有效延缓其时间,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有十分明明显得积极意义,应予以临床推广应用.

  • 前馈控制在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邹平;桂小辉

    目的 分析前馈控制在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呼吸内科患者一共100例作为本文研究内容中的选取对象,收取时间(2015年2月1日~2016年2月10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50例呼吸内科患者)、对照组一组(50例呼吸内科患者),分别实施在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实施前馈控制和常规管理,对比2组风险事件发生概率.结果 观察组呼吸内科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4.00%与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20.00%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通过在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前馈控制后,取得显著效果,能保障每位患者安全,预防护理风险事件,值得研究.

  • 前馈控制管理在病区血糖仪使用中的应用

    作者:李雪芬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管理在病区血糖仪使用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研究分析影响病区血糖仪监测结果不正确的原因,应用前馈控制管理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减少或克服影响因素。结果:实施前馈控制管理半年后,对比85例糖尿病患者指尖血糖值与抽血标本实验室检测血糖值偏差越来越少,大大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结论:实施前馈控制管理,能有效减少或克服影响血糖监测值准确性的因素,提高护理质量,有助提升优质护理服务的品质与内涵。

  • 前馈控制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孙艳军

    目的:分析前馈控制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7年6月我院老年内科收治的401例患者为对照组,回顾分析护理中风险因素,选取2017年7月到2017年12月我院老年内科收治的318例患者为控制组,实施前馈控制护理管理,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控制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小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实施前馈管理,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护理风险因素,提高护理管理效果,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前馈控制在新生儿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观察

    作者:唐燕

    目的:分析前馈控制在新生儿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5年11月-2017年3月期间的120例新生儿为对象,电脑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前馈控制,对比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实验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3.4%,对照组为81.6%,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护理风险管理中,强化前馈控制,可减少不良事件,增加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 前馈控制在新生儿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观察

    作者:张辉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在新生儿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度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124例患儿,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常规组62例和干预组62例),常规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服务,干预组患儿接受前馈控制性护理服务,并比较不同组患儿风险发生率以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儿跌倒和护患纠纷等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患儿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新生儿日常护理工作中具有一定风险,加强前馈性控制工作有助于减少护理风险性以及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其值得推广借鉴.

  • 前馈控制在心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程秀芹

    目的 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讨前馈控制在心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在2015年1月一2017年1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把他们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涉及的患者一共有192例,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两个组别,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有患者9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所采用的是常规性的治疗方法,与此同时,他们也接受与之相对应的心内科健康知识教育,而针对观察组患者所采用的是在常规的治疗方法和心内科健康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又有针对性的对患者开展前馈控制,进一步切实有效的强化患者和家属在安全健康方面的教育和宣导.对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所呈现出的安全隐患率和对于相关科室的护理满意率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于相关科室的护理满意率要比对照组患者所呈现出的护理满意率有明显的提升,两者比较有明显的差异,具备相应的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所呈现出的安全隐患率要比对照组患者有十分明显的降低,两个组别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具备相应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内科范围内切实有效的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前馈控制,对于患者和家属进一步有效强化安全健康知识方面的教育力度,能够在大程度上有效提升患者和家属对于相关疾病的认识程度,切实有效的提升家属对于患者的照料水平,提升患者的配合程度,使患者的病情恢复进度更有效的提前,大程度上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杜绝医患纠纷,总体上积极有效的提升患者对于医院的护理满意程度,这样的方法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深入应用和大力推广.

  • 前馈控制在眼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汪玉凤

    目的:分析探讨前馈控制用于眼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眼科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14例患者进行研究,依据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n=57)和观察组(n=57),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安全管理和前馈控制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眼部感染发生率、跌倒次数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科疾病患者采用前馈控制护理安全管理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病情,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且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264 条记录 12/14 页 « 12...6789101112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