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室性心动过速及顽固性室性早搏的导管消融治疗

    作者:郑强荪;薛玉生;赵玉;张录兴;王毅;柳荫;史俊忠;杨欣国;杜日映

    回顾分析1991年3月~1999年10月导管消融治疗67例室性心律失常患 者的临床结果。按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顺序,将1991年3月~1993年10月定为前期阶段,共24 例;1993年11月~1999年10月定为后期阶段,共43例。采取心内激动和(或)起搏标测的方法进 行标测, 行直流电消融(DCCA)或射频消融(RFCA)治疗。前期阶段RFCA治疗的成功率40%(4/10 ),低于后期阶段RFCA治疗的成功率95%(41/43),P<0.05。前期阶段DCCA治疗的复发率1 0%(2/20) 、并发症发生率20%(4/20)和术后血CPK峰值1 032±369 U/L分别高于后期阶段RF CA治疗的2%(1/43)、5%(2/43)和163±82 U/L(P均<0.05)。67例患者中,特发性室性心 动过速( IVT)52例。右室IVT 24例,19例(79%)起源于右室流出道;其中21例成功靶点局部电图 较体表QRS波群提前25.3±5.6 ms。左室IVT 28例,21例(75%)起源于左室后间隔;其中2 5例成功靶点局部电图提前29.1±6.0 ms;仅1例记录到孤立的浦肯野纤维除极电位。前期 DCCA治疗IVT成功率为94%(17/18); 后期RFCA治疗IVT成功率100%(30/30)。合并器质性心脏 病的室性心动过速(VT)10例,前期DCCA治疗2例,成功1例;后期RFCA治疗8例,成功6例。 顽固性室性早博(VPB)5例,4例起源于右室流出道,后期RFCA治疗均成功。结果表明,经 导管消融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对IVT及起源于右室流出道的VPB具有很高的成功率。对合并器 质性心脏病的VT成功率较低。RFCA治疗较DCCA治疗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开展此项技术存在 学习曲线,经验的积累有助于提高成功率。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