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TNM分期年龄组别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差异分析

    作者:刘世强;叶钿均;蒋殿虎;江浩;黄文

    目的 探讨TNM分期中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两个年龄组别病人的患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差异.方法 cN0期PTC病人56例,根据TNM分期分成年龄<45岁组(29例)和年龄≥45岁组(27例),应用“卡纳琳”标识中央区淋巴结后行患侧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pCND),比较两组病人患侧淋巴结阳性率.结果 年龄≥45岁组病人患侧清扫淋巴结(6.19±4.28)枚,阳性淋巴结(1.26±1.91)枚,阳性率20.4%;年龄<45岁组病人患侧清扫淋巴结(4.52±3.55)枚,患侧阳性淋巴结(1.14±1.60)枚,阳性率25.2%.两组患侧清扫淋巴结数、患侧阳性淋巴结数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N0期PTC病人TNM分期的两个年龄组别中,患侧淋巴结阳性率无明显差异,病人是否进行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应形成一套综合评估体系.

  • 预防性颈Ⅵ区淋巴结清扫治疗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安全性和有效性的Meta分析

    作者:张磊;李新喜;王洋;田野;白超;罗军

    目的 系统评价预防性颈Ⅵ区淋巴结清扫(prophylactic central neck dissection,PCND)治疗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5年第1期)、WanFang Data、 CBM和CNKI数据库,搜集甲状腺全切术联合预防性颈Ⅵ区淋巴结清扫术(TT+PCND)与甲状腺全切组(TT)治疗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相关临床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5年3月.由两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个研究,3 66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TT组比,TT+PCND组治疗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术后短暂性低钙血症[OR=2.50, 95%CI (2.05,3.03),P<0.000 01]和永久性低钙血症[OR=3.11,95%CI(1.82,5.30),P<0.000 1]发生率明显更高,复发率明显更低[OR=0.66,95%CI (0.47,0.93),P=0.02],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在短暂性喉返神经麻痹、永久性喉返神经麻痹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严格掌握TT+PCND治疗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适应症的前提下,采用TT+PCND治疗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是安全可行的.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仍需大样本、高质量的RCT进一步验证.

  • 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林晓东;陈晓意;杜嘉林;赵刚;彭林;刘全芳;姚远;黄毅捷;阴英

    目的 探索cN0期乳头状甲状腺癌(PT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7月期间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pCND)的94例cN0期PT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术后经病理学检查证实,94例患者发生CLNM 43例(45.7%).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45岁、B超示病灶靠近前方、肿瘤直径>2 cm、包膜外侵及pCND清扫淋巴结数>3枚患者的CLNM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 年龄<45岁、B超示病灶靠近前方及肿瘤直径>2 cm均是cN0期PTC患者发生CLNM的高危因素,当具备上述某项或某几项危险因素时,可行pCND.

  • 预防性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与传统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安全性及有效性的meta分析

    作者:张磊;王洋;李新喜;田野;白超;罗军

    目的 系统评价预防性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PCND)治疗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5年第1期)、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等数据库,收集甲状腺全切除术(TT)联合PCND(TT+PCND组)与TT术(TT组)治疗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随机或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检索时限截止到2015年3月.由两名评价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试验、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纳入10个非随机对照试验共计3 661例患者,其中1 774例行TT+PCND(TT+PCND组),1 887例单行TT(TT组).meta结果分析显示,TT+PCND组术后暂时性低钙血症发生率[OR=0.40,95% CI(0.33,0.49),P<0.000 01]和永久性低钙血症发生率[OR=0.32,95%CI(0.19,0.55),P<0.000 1]均明显高于TT组,但TT+PCND组术后复发率较TT组明显降低[OR=1.51,95% CI(1.07,2.13),P=0.02],而TT+PCND组和TT组在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OR=0.73,95% CI(0.49,1.09),P=0.13]、永久性喉返神经麻痹[OR=0.87,95% CI(0.50,1.52),P=0.62]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T+PCND治疗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与TT比较,二者在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和永久性喉返神经麻痹方面无明显差异,TT+PCND治疗的复发率低,但同时升高了暂时性低钙血症发生率和永久性低钙血症发生率.因此,在严格掌握TT+PCND治疗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适应证的前提下,采用TT+PCND治疗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是安全、可行的.由于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存在局限性,上述结论仍需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临床医生应根据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评估病情,选择佳的治疗方式.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