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微波辐射对金地鼠颊囊白斑癌变阻断效果的肉眼观察

    作者:唐国瑶;周曾同;华丽;李伟国;张水龙

    目的研究微波辐射对金地鼠颊囊白斑癌变的阻断效果.方法采用金地鼠77只, 随机分为三组.微波处理组(51只), 以0.5%二甲基苯并蒽(DMBA)涂布颊囊5 w, 从第6周起每周1次以微波功率Ⅱ档、时间2 s或3 s辐射颊囊涂布区1~6次.完成预定辐射后观察12 w.空白对照组(6只)和模型对照组(20只)分别以生理盐水和0.5% DMBA涂布颊囊5 w后观察12 w, 均不经微波处理.结果实验结束时微波处理组均质状白斑、颗粒状白斑和肿瘤的发生率分别为6.9%、12.5%、1.4%, 而模型对照组的相应发生率则分别为25.0%、 47.2%、22.2%, 两组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 结论微波辐射能有效地降低金地鼠颊囊白斑发生率及阻断白斑癌变.

  • 高强度聚焦超声阻断金地鼠颊囊白斑癌变的实验研究

    作者:唐宇英;邓军;陈方淳

    目的 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口腔白斑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 将30只金地鼠分为两组,A组(n=5):为空白对照组,颊囊涂布生理盐水;B组(n=25)两侧颊囊涂布0.5%二甲基苯并蒽(DMBA)丙酮液,每周3次,连续5周,构建白斑动物模型.左侧为超声治疗侧,HIFU剂量参数为功率4周,时间10 min,右侧为模型对照侧,不进行超声治疗,均于超声治疗后6周时处死.取颊囊标本进行大体病理观察、光学显微镜下病理切片变化比较.结果 25只金地鼠颊囊超声治疗侧(左侧)白斑、上皮异常增生和肿瘤发生率均低于模型对照侧(右侧),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U治疗能有效降低金地鼠颊囊白斑的发生率并阻断其癌变.

  • 双氢青蒿素治疗鼠内脏利什曼病疗效的初步观察

    作者:马莹;陆小军;陈静先;胡孝素

    目的观察双氢青蒿素治疗由杜氏利什曼原虫感染引起的鼠内脏利什曼病的疗效.方法以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腹腔感染金地鼠,两周后分为小剂量治疗组(n=5)、大剂量治疗组(n=5)及对照组(n=5)3组开始治疗.小剂量治疗组每天每只给予双氢青蒿素25 mg/kg,大剂量治疗组每天每只50 mg/kg,对照组给予植物油,口服途径给药,每天一次,3组均持续治疗14 d.治疗结束后7 d剖杀3组金地鼠,通过有限稀释法及LDU计数法计算各鼠肝、脾内寄生的虫数.结果双氢青蒿素小剂量治疗组及大剂量治疗组治疗鼠内脏利什曼病的有效率均为80%;有限稀释法显示,小剂量治疗组的脾脏抑虫率为79.11%,肝脏抑虫率为86.21%;大剂量治疗组的脾脏抑虫率为83.77%,肝脏抑虫率为87.13%.LDU计数法获得的结果与有限稀释法的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脾脏和肝脏的抑虫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首次报道双氢青蒿素对由杜氏利什曼原虫感染引起的鼠内脏利什曼病有较好的疗效.

  • 物理和化学因素在诱发金黄地鼠舌癌形成中的意义

    作者:邱存平;温玉明;王昌美

    目的:证实在诱发恶性肿瘤癌变过程中物理和化学因素能协同诱癌剂起重要作用.方法:二甲基苯并蒽(DMBA)涂抹金黄地鼠舌粘膜的同时分别使用拔髓针刺破粘膜和2 g/L过氧化苯甲酰局部涂抹相同部位,每周2次,共25周.结果:单纯涂药组成瘤率90%(9/10),2实验组均为100%(30/30),3组动物均经历了上皮异常增生、原位癌、浸润癌几个阶段,2实验组成瘤时间较单纯涂药组平均短2~4周.且有4只实验组金黄地鼠出现颈淋巴结转移.三者在大体标本和组织学上无差异,镜下呈高分化鳞状细胞癌表现.结论:局部创伤和过氧化苯甲酰能促进DMBA诱发金黄地鼠舌癌形成.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癌变发生和预防上应考虑物理和化学因素对癌形成的促进作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