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MRI对胃肠道间质瘤诊断和侵袭危险度的评估价值

    作者:徐熠琳;李小康;刘佩芳;曹文枫;鲍润贤

    目的 探讨MRI对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诊断和侵袭危险度的评估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证实的27例GIST患者资料,病理上依据病变大小和有丝分裂率分为低危、中危、高危三组.MR图像分析包括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平扫信号强度、动态增强表现、扩散加权成像(DWI)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以及有无周围侵犯及远处转移,并将MRI上述征象与各侵袭危险组做进一步相关性分析.结果 27例GIST中,低危11例,中危6例,高危10例.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信号不均匀、周围侵犯及远处转移的例数随着低危、中危、高危的顺序而逐渐增多.动态增强检查,27例GIST中22例时间一信号强度曲线呈渐增型,5例呈延迟期轻度流出型,曲线类型在低、中、高危三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高危组GIST的ADC值为(1.127±0.205)x10-3 mm2/s,中危组ADC值为(1.436±0.254)×10-3 mm2/8,低危组ADC值为(1.478±0.344)×10-3 mm2/s,高危组ADC值明显低于中危和低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IST在MRI平扫、增强扫描表现和DWI上ADC值有助于术前诊断和对GIST侵袭危险度的评估.

  • MRI在诊断及评估胃肠道间质瘤侵袭危险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李钦海;陈光玉

    目的:分析MRI在诊断及评估胃肠道间质瘤(GIST)侵袭危险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3月已行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MRI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同时观察和分析不同侵袭危险度(低危、中危、高危)患者MRI表现征象(形态、边界、信号等)特点,并进一步分析MRI征象与不同侵袭危险度的相关性。结果30例患者中低危12例,中危7例,高危11例。高危组与低危组比较,形态、边界、信号均匀性及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ADC值明显高于中危组(P<0.05)。低危组与高危组比较,边界、信号均匀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扫描与ADC值能协助GIST术前侵袭危险度评估。

  • CD117、DOG1表达与胃间质瘤侵袭危险度的关系

    作者:王莉;辛英瑛;缪连生;吴正奇;卢林芝;李胜兵;张锦华

    目的:探讨CD117、DOG1表达水平与胃间质瘤(GSTs)临床特征、超声内镜下征象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及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8月经内镜及外科手术切除后确诊的84例GSTs术后病理样本,84例患者均行超声内镜检查,根据CD117、DOG1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资料及超声内镜下征象,分析CD117、DOG1表达水平与侵袭危险度的关系.结果:(1)临床特性:在84例GSTs标本中,不同性别、年龄、生长部位、危险度分级、核分裂像之间,CD117阳性表达率无显著相关(P>0.05),DOG1阳性表达率与危险度分级和核分裂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内镜下征象:84例GST患者中,CD117阳性表达率与GST是否有溃疡、出血、回声是否均匀、边界及肿瘤大小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OG1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相关(P<0.05).结论:DOG1可以作为评价GST侵袭危险度的指标,CD117不能作为评价GST危险度的指标.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