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驱铅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作者:张鹰;薛莎;周进;张耕;程璐

    目的:建立驱铅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制剂中丹参、木香、黄连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制剂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色谱柱:Hypersil BDS C18柱(200 mm×4.6 mm,5 μm)柱;流动相:乙腈-0.033 mol·L-1 KH2PO4溶液(35:6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45 nm;柱温:30℃.结果:TLC鉴别丹参酮ⅡA、去氢木香烃内酯、盐酸小檗碱在薄层板上有清晰的斑点,分离效果良好.盐酸小檗碱含量在4.08~130.82 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1%(RSD=1.46%,n=9).3批样品中盐酸小檗碱含量分别为0.67,0.71,0.58 mg·g-1.结论:所建立的薄层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驱铅颗粒的质量控制.

  • 驱铅颗粒对铅中毒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

    作者:周进;薛莎;马威;张耕;张鹰;徐宏峰;程璐

    目的:探讨益气化滞方驱铅颗粒对铅导致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其中空白组12只,饮用双蒸水;造模组48只,在饮水中添加0.02%醋酸铅,连续60 d制作大鼠慢性铅中毒模型,然后将造模动物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不予任何治疗),驱铅颗粒高剂量组(按3.0 g·kg-1·d-1的剂量灌胃)、驱铅颗粒低剂量组(按0.6 g· kg-1·d-1的剂量灌胃)、阳性对照组(依地酸钠钙加普鲁卡因肌内注射,50 mg·kg-1·d-1),连续4 d为1个疗程,休息4 d后进行下1个疗程,连续干预7个疗程,连续60 d后检测各组血Pb、肾Pb含量,并用TUNEL法检测各组动物肾组织的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Bcl-2蛋白表达,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肾组织p53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动物体质量、血色素及Bcl-2蛋白表达均有显著降低(P<0.01),而血 Pb、肾 Pb、肾组织凋亡及 p53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驱铅颗粒高剂量组体质量、血色素及肾小管Bcl-2表达均有显著增高(P<0.05),血Pb、肾组织Pb、肾组织凋亡及p53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益气化滞方驱铅颗粒能降低动物血Pb和肾组织Pb含量,并通过抑制铅导致的p53高表达、促进Bcl-2表达而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降低铅对肾组织的损伤。

  • 驱铅颗粒的水提工艺优选

    作者:周进;张鹰;徐宏峰;薛莎

    目的:探讨驱铅颗粒水提工艺的条件.方法:以盐酸小檗碱含量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含量,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水提进行工艺优化.结果:确定佳工艺为A1B2C2,即药材加8倍水量,提取2次,每次1.5h.结论:选择盐酸小檗碱含量为考察指标,能客观反映出各工艺条件下的效果,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分析准确、快速、干扰小等优点.

  • 正交试验优选驱铅颗粒的醇提工艺

    作者:周勇;吕俊;杨全伟

    目的 优选驱铅颗粒的乙醇提取工艺,为该制剂的利用与开发提供参考.方法 以干浸膏得率和去氢木香内酯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方法优选驱铅颗粒醇提工艺.结果 佳醇提工艺为10倍量80%乙醇提取2次,每次1.5 h.结论 该工艺简便、稳定,可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 驱铅颗粒对铅中毒大鼠海马区细胞凋亡作用研究

    作者:彭才华;李艳华;陈建辉;胡必成;马威;薛莎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NF-κB)、p53在铅中毒导致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细胞凋亡及中药的治疗作用. 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其中空白组12只,饮用双蒸水;造模组48只,饮用0.02%醋酸铅水,连续60 d以制作大鼠慢性铅中毒模型,然后将造模动物随机分为4组:中药高剂量(按3.0 g·kg-1 ·d-1的剂量灌胃)、中药低剂量(按0.6 g·kg-1·d-1的剂量灌胃)、EDTA组(依地酸钠钙加普鲁卡因肌肉内注射,50 mg·kg-1 ·d-1,连续注射4d为1个疗程,休息4d后进行下一个疗程,连续治疗7个疗程)及病理组(不予任何治疗),连续60 d后观察治疗前后血液中铅、锌、钙等元素含量变化,并用TUNEL法检测各组动物脑组织海马区细胞凋亡,RT-PCR检测NZ-κB p65、p53 mRNA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F-κB p65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53表达. 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病理组细胞凋亡、NF-κB p65及p53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P<0.01),与病理组比较,中药高、低剂量治疗组血铅含量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显著减少(P<0.01),NF-κBp65及p53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 结论 铅通过诱导的大鼠海马区NF-κB p65、p53高表达而促进细胞凋亡,中药驱铅颗粒能抑制NF-κB p65、p53的表达增高而减轻脑组织凋亡程度.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