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维生素 D、非含钙的磷结合剂与含钙的磷结合剂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血管钙化进展的影响

    作者:李幕军;卜荣亮

    【目的】探讨维生素 D、非含钙的磷结合剂与含钙的磷结合剂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管钙化进展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78例慢性肾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编号,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A、B 两组,每组39例,均采用维生素 D 治疗,A 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非含钙的磷结合剂碳酸镧治疗,B组则采用常规含钙的磷结合剂醋酸钙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的变化,比较两组维生素 D、钙磷结合剂使用情况,配合影像学检查评估患者冠脉钙化积分(CACs)的变化,统计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①治疗后,两组血磷、钙磷乘积、iPTH 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两组间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A 组血钙水平降低至(2.24±0.17)mmol/L,降低幅度高于 B 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②A 组磷结合剂摄入量为(1719.21±410.22)mg/d,明显低于 B 组的(4913.34±1332.26)mg/d,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③B 组中重度钙化分别占20.51%、10.26%,均高于 A 组(P <0.05);④A 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26%,明显低于 B 组的48.72%,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在慢性肾脏病血管钙化的防治中,采用维生素 D联合非含钙的磷结合剂碳酸镧干预,血钙控制效果好,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可延缓患者血管钙化进展。

  • 碳酸镧治疗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高磷血症80例分析

    作者:左巍

    目的 分析探讨临床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高磷血症使用碳酸镧的疗效.方法 选取80例就诊于本院的终末期肾脏病高磷血症患者,根据使用治疗药物的不同进行分组:常规组40例,干预组40例.常规组使用碳酸钙进行治疗,干预组使用碳酸镧进行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的血钙、血磷、钙磷乘积、血甲状旁腺素(PTH)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血PTH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P<0.05);干预组患者的钙磷乘积从第2周开始较常规组降低(P<0.05);第4周开始,常规组的血钙水平开始升高,直至第12周(P<0.05),而干预组患者的血钙水平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的血磷水平自第4周开始下降,干预组自第2周开始下降,两组的下降趋势均持续到第12周,并且从第2周开始,干预组患者血磷水平较常规组的下降更为明显(P<0.05);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常规组少(P<0.05).结论 在临床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高磷血症治疗中使用碳酸镧进行治疗,临床上显示治疗效果较好,不发生高钙血症,且不良反应发生少,可积极应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