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有机玻璃体架对于放射治疗剂量的影响

    作者:明智

    目的:使用有机玻璃体架对放疗病人进行体位固定,探讨有机玻璃体架对于放疗剂量的影响.方法:测定使用与不使用有机玻璃体架以及使用中间隔一定距离情况下绝对剂量的比较.结果:经测量使用与不使用有机玻璃体架其剂量差异高接近10%,而有机玻璃体架与被测体之间存在间距大小对于剂量影响不显著.结论:在三维适形放疗计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体架部分的影响,应包含于体表轮廓之内或单独命名为等效组织体.

    关键词: 放疗 体架 剂量 影响
  • 瑞迪RD/DB碳纤维定位体架质量保证

    作者:李承军;徐利明;马广栋;王陆洲

    目的:对新购进瑞迪RD/DB碳纤维定位体架进行全面检验,建立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方法:(1)肉眼外观检查体架一般情况;使用钢卷尺测量外表坐标刻度的准确性.(2)在模拟机下使用激光灯检测左右Y轴,Z轴外表刻度的一致性.(3)使用直线加速器6MVX-线,固体水模及0.66 cc电离室测量体架穿射因子随测量深度及机架角度变化情况.(4)使用模体模仿实际情况检测内置坐标同外表刻度的一致性.结果:卷尺测量右侧Y轴,右侧Z轴及X轴均无差异;Y轴外表坐标刻度400~100范围左侧较右侧数值大范围小1 mm,800~400间无差异;Z轴左右对应无差异;X轴100外表刻度对应内置坐标之定位基准线;穿射因子随测量深度和机架角增加而增加,机架角15°以前变化较缓,后变化加快;1 mm,3 mm,5 mm,7 mm层厚CT扫描传人TPS重建并计算得等中心坐标同预设坐标均有差异,大值<1.8 mm.结论:实际检测结果符合临床治疗要求,但仍须对新购体架作全面验证,实际计算出等中心坐标需经模拟机或EPID验证后方能作为治疗坐标使用.

    关键词: 体架 质量保证
  • 应用锥形束CT评价各部位肿瘤调强放疗的摆位误差

    作者:屈超;梁广立;刘桂芝;高晓飞;王巍

    目的:应用锥形束 CT ( cone beam CT , CBCT )去评价身体各部位肿瘤调强放疗的摆位误差。方法:选取45例符合入组条件的肿瘤患者,按投照部位分为头颈肩组、胸组和腹盆组,每组15例,所有患者均行调强放射治疗(IMRT)。这些患者在进行前5次放疗时,每次摆位后(治疗开始前)立即行 CBCT 扫描,将CBCT影像和CT定位重建的DRR影像进行骨性结构配准,从而可计算出每次摆位的误差。结果:头颈肩组患者在RL(右左)、SI(头脚)和 AP(腹背)方向的误差分别为(-1.01±1.33)、(0.04±1.55)、(1.48±1.58)mm,CTV外放的MPTV值在RL、SI和AP 3个方向分别为3.10、3.74和3.84 mm;胸组患者在RL、SI和AP 方向的误差分别为(-2.38±4.10)、(-0.05±5.96)、(2.92±4.17)mm,CTV 外放的 MPTV值在 RL、SI 和AP 3个方向分别为9.93、14.5和10.8 mm;腹盆组患者在 RL、SI 和 AP 方向的误差分别为(-1.00±3.35)、(-3.05±4.54)、(3.08±3.06)mm,CTV 外放的 MPTV值在 RL、SI 和 AP 3个方向分别为7.70、10.8和7.61 mm。结论:头颈肩组的摆位误差显著优于胸组和腹盆组,胸组和腹盆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BCT可以提高放疗摆位的精度,本研究所计算得到的MPTV值为本科物理师正确制定计划靶区提供帮助。

  • 真空袋联合体架固定技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黄焱秋

    目的:探讨真空袋联合体架固定技术在体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方法:抽取实施放疗的体部肿瘤患者70例,50例体部肿瘤患者采用单纯真空袋负压成型固定体位,20例采用真空袋联合U型体架固定体位.采用魔十字技术CT定位.通过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计算出肿瘤中心相对于魔十字的三维坐标及零位源皮距进行治疗摆住.于放射治疗疗程中段观测零位源皮距,并与首次放疗时的零位源皮距进行比较,分析两种不同的固定方法对放疗位置精确度的影响.结果:50例采用单纯真空袋负压成型固定体位的患者零位源皮距误差≥3 mm的有21例,20例采用真空袋联合U型体架固定体位的患者零位源皮距误差≥3 mm的有3例.两种固定方法对零位源皮距的影响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体部肿瘤患者采用真空袋联合U型体架固定体位技术优于单纯采用真空袋负压成型固定体位,精确度更高.

  • 两种体架对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摆位误差的影响

    作者:王燕丽

    目的 探讨应用两种不同的体架对乳腺癌保乳术后摆位误差及外放边界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40例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20例体位固定装置使用胸腹平架,20例使用乳腺托架,所有患者在放疗前应用机载影像系统获取锥形束CT图像,用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cone beam CT,CBCT)图像和计划图像融合,然后比较两组的摆位误差,并根据摆位误差计算各组PTV外放边界.结果平架组中心点偏差X(左右)为(2.9±1.6)mm,Y(头脚)为(3.3±1.8)mm,Z前后为(2.6±1.6)mm,乳腺托架组中心点偏差X(左右)为(2.5±1.7mm),Y(头脚)为(3.2±1.7)mm,Z(前后)为(3.6±1.6)mm,胸腹平架组在前后方向的误差值比乳腺托架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左右与前后方向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腹平架组在左右、头脚、前后方向的外放边界分别为8.2mm、9.4mm、7.6mm,乳腺托架组在左右、头脚、前后方向的外放边界分别为7.4mm、9.3mm、10.3mm,胸腹平架组在前后方向外放较托架组小.结论 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使用胸腹平架在前后方向误差更小,更能提高摆位重复性,从PTV外放考虑,胸腹平架组在前后方向更能保护正常组织.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