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癌症规范化治疗护理模式在肿瘤内科病房中的应用

    作者:翁桂珍;余丹;郭琴;江云金

    目的:探讨癌症规范化治疗护理模式在肿瘤内科癌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癌痛患者采用“疼痛评分卡尺”进行数字评分,建立疼痛档案,填写疼痛评估及护理单,为医生使用止痛药物提供可靠的依据;实施疼痛药物及非药物护理措施、癌痛健康教育、出院指导及出院随访;把减轻癌痛纳入日常工作,大限度减轻癌痛患者的痛苦。结果通过实施癌症规范化治疗护理模式,癌痛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 NRS评分)明显下降,84例中度癌性疼痛患者总缓解率为92.86%,49例重度癌性疼痛患者总缓解率为97.96%。结论实施癌症规范化治疗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地控制癌痛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极大地改善了护患之间的关系。

  • 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无痛护理的效果研究

    作者:李思思;刘立娟;高志清

    目的:探讨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无痛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在我院手术室进行手术的1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8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94例患者。在这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期间,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无痛护理。手术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开始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的变化情况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在进行手术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手术开始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手术前有所升高,其心率均较手术前有所加快,其中观察组患者手术开始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其手术开始后的心率明显慢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无痛护理可有效地保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无痛护理对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术后康复的影响

    作者:李地

    目的 探讨疼痛护理对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和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80名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式,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无痛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和康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康复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6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骨折患者实施无痛护理,患者术后疼痛降低,康复效果显著,可以进行推广和应用.

  • 无痛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与分析

    作者:张艳华

    目的:研究分析无痛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并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74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n=37)与对照组(n=37),对照组予以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无痛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的VAS评分为(4.92±1.6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75±2.24)分(t=6.161,P=0.000);观察组入室0、1、2、3 h舒适度评分分别为(70.56±7.41)、(68.89±6.76)、(65.43±6.27)、(63.15±5.2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52±6.58)、(64.36±5.65)、(59.98±5.38)、(54.78±4.14)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80、3.128、4.031、7.615,P=0.016、0.002、0.000、0.000);干预后,观察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72.37±4.97)次/min、(114.26±9.82)mm Hg、(75.53±4.67)mm Hg,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6.42±5.71)次/min、(125.87±10.43)mm Hg、(84.16±7.36)mm H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930、6.022、11.289,P=0.000、0.000、0.000);观察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02.38±24.33)min、(11.93±2.12)h、(5.07±0.93)h、(6.13±1.47)d、(9.68±2.37)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46.48±28.69)min、(16.16±3.98)h、(6.53±1.17)h、(9.44±1.98)d、(15.73±4.16)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131、5.652、5.942、8.165、7.686,P=0.000、0.000、0.000、0.000、0.000).结论:无痛护理能够减轻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疼痛程度,减轻手术刺激,患者舒适度高,术后康复快,护理效果良好.

  • 无痛护理对老年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康复的应用效果

    作者:张利萍

    目的:探讨无痛护理在老年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老年股骨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无痛护理,比较2组术后疼痛、康复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轻度疼痛和中度疼痛的比例高于对照组,重度疼痛的比例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康复积极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出院前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无痛护理有利于减少老年骨折患者的术后疼痛,提高康复的积极性,加快骨折康复。

  • 无痛护理预防髋部大手术后并发症

    作者:郭莹莹;游淑梅

    目的 探讨无痛护理在预防髋部大手术后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髋部大手术术后患者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无痛护理.结果 术后患者满意率对照组为55.17%,观察组为88.89%;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为6.90%,观察组为2.78%;Harris髋关节评分对照组为(76.10±10.59)分,观察组为( 84.50±9.09)分.结论 对髋部大手术围术期患者实行无痛护理能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无痛护理干预在骨科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杨建军;孟兰华

    目的:探讨无痛护理干预在骨科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316例骨科围术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8例,对照组给予骨科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无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无痛护理干预可减轻骨科围术期患者痛苦,促进康复。

  • 骨科患者无痛护理干预临床观察

    作者:庞子冰

    目的 观察骨科患者无痛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10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配合无痛治疗和护理干预方案.评价2组镇痛效果、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有效镇痛率实验组94.55%,对照组85.45%.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5.45%,对照组12.73%.平均住院天数实验组为(19.6±3.5)d,对照组(27.5±1.9)d.护理满意度实验组100.00%,对照组81.8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骨科患者实施无痛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手术室无痛护理对非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术中舒适度的影响

    作者:李凤

    目的 探讨手术室无痛护理干预对非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术中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手术患者200例,其中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非全身麻醉患者100例为观察组,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非全身麻醉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手术室无痛护理.在护理前后对患者的舒适度及VAS疼痛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患者接入手术室后0、1、2、3h的舒适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5.39、11.43、4.38、14.37,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相当,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实施无痛手术室管理措施能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护理方法.

  • 无痛护理干预对纤维支气管镜介入过程中疼痛的影响研究

    作者:王锦艳;许丹;刘艳红;万爱芳;马秀丽;彭镜园

    目的 探讨无痛护理干预对纤维支气管镜介入过程中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纤维支气管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每组100例.观察组给予无痛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操作过程中疼痛情况、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t=0.83,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7、1.63,P<0.05);观察组干预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54,P<0.05).两组护理干预前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t=0.62、0.58,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t=3.25、4.41,P<0.05)与对照组(t=4.63、5.27,P<0.05)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3、11.04,P<0.05).观察组患者对整个操作过程中的护理满意度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6,P<0.05).结论 无痛护理技术对纤维支气管镜操作过程中减轻患者痛苦具有重要意义.

  • 无痛护理技术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研究

    作者:张蓓

    目的:分析在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的过程中利用无痛护理技术的影响.方法:本文所选140例择期手术患者均为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所收治,随机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均为7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选择无痛护理技术,对手术室护理质量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总满意度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5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无痛护理技术利用在手术室护理中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不适感,让患者在术前保持佳状态,让其手术恐惧感有效减轻,促进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提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无痛护理技术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作者:王娟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简称WHO)将疼痛列为除体温 、脉搏 、呼吸 、血压之外的第五大生命体征.如此可见,疼痛对于人体有着显著影响.这也意味着疼痛管理的意义和无痛护理技术的推广将逐步受到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关注.手术会给患者的带来极大的疼痛和不适,使患者产生一定的心理负担和应急反应.无痛护理技术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是落实"人性化"护理的体现,更是手术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本文通过对手术室护理中的无痛护理技术应用效果的探究,进一步分析验证无痛护理技术的重大意义和价值.

  • 无痛护理管理在恢复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杨娜;李婵;王鸽;段娜

    目的 :探讨恢复室护理中实行无痛护理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实行手术后进入恢复室的76例病人,按照随机排列表法划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病人.观察组38例病人实行无痛护理管理,对照组38例病人实行常规护理管理.对比两组病人疼痛程度情况.结果 :经过相关护理管理后观察组无痛发生率为47.37% 、轻度疼痛发生率为23.68% 、中度疼痛发生率为21..05% 、重度疼痛发生率为7.89%,显著优于对照组疼痛情况10.53% 、36.84% 、34.21% 、18.42%,两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 :恢复室护理中实行无痛护理管理,能够满足病人术后无痛要求.

  • 无痛护理在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秦毅;徐旭娟;朱小玲

    介绍PICC置管中无痛护理技术的应用进展,阐述了无痛护理在PICC置管中的意义、PICC置管全程引起疼痛的相关因素,提出无痛护理主要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合理选择穿刺工具及方法、进针方法的改良、局麻技术的应用、心理干预等.

  • 骨科住院患者无痛护理管理45例效果分析

    作者:林建利

    目的:为了更深入的研究骨科住院病患使用无痛护理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到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骨科病患45例,随机将这些病患分成两组,护理组与对照组,护理组有病患23例,并使用无痛护理方式;对照组有病患22例,并使用传统疼痛护理方式,也就是说手术前不为病患提供任何镇痛药物,手术后再为病患止痛.观察、对比两组病患手术后的创伤部位的疼痛程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病率、关节灵活度.结果:对比两组病患创伤部位的疼痛度、并发症的发病率、关节灵活度,护理组都由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结论:对远端股骨骨折的病患在其围术期使用无痛护理,能够有效减少病患的疼痛度,使病患可以尽早进行体能复原训练,同时还能有效降低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手术后的骨折部位的复原治疗与病患的满意度都得到显著提高.

  • 无痛护理管理在骨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张银凤;刘云娥

    目的 探讨对骨科住院患者实施无痛护理管理的效果和可行性,为无痛护理的全面开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非同期对照研究,将2010年10月~2011年3月本科收治的26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设为观察组,2010年5月~2010年10月收治的25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组由责任护士对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无痛护理管理;对照组25例患者采用传统的镇痛方法,即术前不给予镇痛药物,术后用镇痛泵止痛.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膝关节活动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膝关节活动度、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股骨远端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无痛护理管理可减轻患者的疼痛,促使患者早日开展康复训练,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术后康复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 心脏手术患者的无痛护理

    作者:苏洁;张俊;薛卫斌;刘力功

    在心脏手术患者中开展无痛护理,对128例心脏手术患者实施疼痛宣教、疼痛评估、疼痛监测、疼痛护理等规范化疼痛管理,改变患者有疼痛主诉时方给予止痛处理的被动疼痛护理常规,确立护理人员在疼痛护理中的主导地位.结果显示患者疼痛级别明显降低,康复计划完成良好率增高.

  • 无痛护理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涂蕾

    目的 观察无痛护理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94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无痛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 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护理应用于骨科患者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无痛护理管理在假体隆乳术后的应用

    作者:成昀;石颖;刘芳;王沙沙;李伟丽

    目的:探讨无痛护理管理在假体隆乳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假体隆乳术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无痛护理管理,采用McGill疼痛问卷简表(SF-MPQ)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情况;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疼痛程度均比对照组轻,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痛护理管理可以有效的假体隆乳术后患者疼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程度.

  • 无痛护理理念在促进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郭建华

    目的 进一步研究和比较临床护理骨折患者的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和无痛护理理念指导下的无痛护理方法之间的效果差异.方法 本文选取了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2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在疼痛评估得分比较上,患者实施手术治疗24h后上肢、下肢、脊柱等部位的疼痛评估得分结果组间比较,无痛护理组患者的得分显著的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得分水平,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整体康复效果比较上,总有效率组间比较,常规护理组患者显著的低于无痛护理组患者的水平,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痛护理理念指导护理实践具有重要的临床实际效果,可以显著的降低患者术后的疼痛感觉,有效的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

88 条记录 3/5 页 « 123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