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窄带成像技术结合放大内镜对Hp感染时胃黏膜改变的研究分析

    作者:肖玲;黄翠屏;杨玉宇;彭侠彪

    目的 研究窄带成像技术(NBI)结合放大内镜观察幽门螺杆菌(Hp)感染时胃黏膜微细结构变化的特点,进而探讨NBI结合放大内镜在判断Hp感染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 选择130例行NBI结合放大内镜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采取14C尿素呼气试验、快速尿素酶法、组织切片法检测Hp感染,对NBI结合放大内镜观察胃黏膜微细结构和血管图像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金标准阳性患者,NBI结合放大内镜下胃黏膜集合小静脉表现为I型(93.7%)和D型(96.2%)的Hp感染率高于R型(6.3%);金标准阴性患者,I型(8.6%)和D型(5.7%)感染率低于R型(91.4%),P均<0.05;即I型和D型与金标准符合率较高.结论 NBI结合放大内镜可以作为辅助诊断Hp的一种方法,主要是表现为I型和D型者.

  • 幽门螺杆菌感染时放大内镜窄带成像下的胃粘膜改变

    作者:李易;韩盛玺;刘晓岗

    目的 观察放大内镜窄带成像下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时的胃粘膜细微结构变化.方法 对112例具有不同上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在完成普通内镜检查后,应用放大内镜窄带成像术对胃窦胃小凹形态和胃体集合小静脉进行观察,并在所观察部位活检做病理检查及快速尿素酶检测,以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胃体下部集合小静脉分为规则型(R)、不规则型(I)和消失型(D),其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分别为8.9%、64.3%和69.1%,其中D型和I型的幽门螺杆茵感染率明显高于R型(P<0.01).幽门螺杆茵只发生在胃小凹的B、C、D 3型中,其幽门螺杆茵的感染率分别为25.0%、67.6%和33.3%,C型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明显高于B型和D型(P<0.05).结论 放大内镜窄带成像下,幽门螺杆茵感染的胃粘膜表现为集合小静脉模糊、混乱或消失,胃小凹稀疏、粗大、开口扩张发红.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