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NBI内镜系统的成像原理与特点

    作者:李鲁宁;唐正香

    早期消化道病变的诊断一直是医学领域关注的重点,利用窄带成像技术的 NBI内镜有助于早期消化道疾病的诊断.本文简要阐述 NBI系统的成像原理与特点及应用.

  • 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在Barrett食管诊断中的应用探讨(附32例报告)

    作者:金桂芳;汤勇

    目的:探讨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在诊断Barrett食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2010年12月经胃镜检查,同时病理确诊的Barrett食管患者32例.分别在普通内镜模式和NBI模式下,观察食管黏膜病变轮廓并以计算图像清晰度评分,在病变处靶向下取活检行病理检查.结果:普通内镜模式下发现病变20例(62.5%),NBI模式下发现病变26例(81.2%),NBI模式下对病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普通内镜模式下(P<0.05).结论:NBI技术操作简便,对Barrett食管病变轮廓显示清晰,对BE及癌前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并有助于为内镜下黏膜病变准确切除提供依据.

  • 超声内镜、染色法及窄带成像技术联合使用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嵇贝纳;熊文坚;杨湘怡

    目的:研究超声内镜、染色法及窄带成像技术联合使用在诊断早期食管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1月行普通白光胃镜检查怀疑食管黏膜病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424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2例,对照组采用普通白光内镜进行检查,观察组在对照组检查基础上加用超声内镜、染色法及窄带成像技术检查,比较两组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检出癌69例,癌检出率为32.55%;对照组检出癌72例,癌检出率为33.96%。两组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3.02%、82.84%、84.91%,对照组分别为82.86%、75.71%、76.89%。观察组检测方法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但两组检测方法检测灵敏度、特异度无显著差异( P >0.05)。结论普通白光内镜检查用于筛查早期食管癌具有较高的检出率、灵敏度及特异度,但对可疑病变患者可进一步行超声内镜、染色法联合窄带成像技术检查,以提高食管癌诊断的准确率。

  • 普通白光胃镜与放大胃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在萎缩性胃炎和早期胃癌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洪静;冯珍;程中华;荆佳晨

    目的 探究普通白光胃镜与放大胃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ME-NBI)在萎缩性胃炎和早期胃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至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就诊的人群的资料,共计243例.经过受试人员同意后对患者行白光胃镜检查,之后再对患者行放大胃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检查,采集可疑部位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的差异.结果 243例受试人员中,行常规白光胃镜检查结果发现内镜下存在有可疑病灶,经胃镜下多点取活检标本病理证实:萎缩性胃炎226例;早期胃癌17例.普通白光胃镜检测显示,萎缩性胃炎检出率为94.7%(214/226),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为29.4%(5/17);放大胃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检测显示,萎缩性胃炎检出率为99.6%,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为88.2%(15/17),两组检查方法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白光胃镜组对早期胃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3.2%、53.5%、25.3%、97.4%、54.0%,而放大胃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组对早期胃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88.2%、99.4%、97.3%、94.3%、97.0%,后者准确性显著高于前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大胃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可以显著提高萎缩性胃炎和胃癌患者的检出率,且对早期胃癌患者检测准确率高,操作简便,可执行性强,有助于早期筛查和诊断工作的进行.

  • 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嵇贝纳;万荣;熊文坚;杨湘怡

    目的 探讨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普通胃镜对172例患者行常规内镜检查,采用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对黏膜有可疑病变的区域进行靛胭脂染色并放大观察,分别在病变活动区域取活检标本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观察病变轮廓方面,内镜窄带成像技术与染色内镜或普通内镜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内镜窄带成像技术清晰,尤其是对于局灶性浅表性病变的观察;对于胃小凹的形态观察,内镜窄带成像技术或染色内镜均优于普通内镜;在对胃黏膜微血管的观察中,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具有绝对优势.172例中发现早期胃癌4例,重度异型增生3例,中度异型增生7例,轻度异型增生15例.可在内镜窄带成像技术模式下观察到6种胃小凹形态类型,早期胃癌主要表现为Ⅵ型,异型增生主要表现为V型及Ⅳ型.内镜窄带成像技术放大内镜下2例早期胃癌患者呈现新生或粗大血管,在其中1例显现螺旋形毛细血管.结论 内镜窄带成像技术操作简单、安全,能够较为清晰地发现癌前病变、早期胃癌的病灶,使活检病理检查阳性率明显提高,对胃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胃小凹毛细血管环形态改变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赖四海;陈小燕;吴建维;邹伟清;林丽嫚

    目的 探讨胃小凹毛细血管环形态改变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常规胃镜观察下有胃黏膜糜烂、斑块、粗糙、隆起或凹陷等可疑癌前病变的患者151例及常规胃镜观察胃黏膜基本正常患者40例,应用放大胃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NBI)观察,把观察到的胃小凹毛细血管环形态分为4型.对病变区多点取活检送病理检查,将胃镜结果与组织病理诊断对照研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阴性对照组92.5%(37/40)患者的胃小凹毛细血管环符合Ⅱ型微血管改变;糜烂性胃炎组84.62%(88/104)的患者符合Ⅰ型微血管改变;阳性对照组81.82%(9/ 11)患者符合Ⅲ型或Ⅳ型微血管改变,应用x2检验对3组数据进行比较,阳性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0.01),与糜烂性胃炎组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胃小凹毛细血管环形态改变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应用放大胃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NBI)观察胃小凹毛细血管环形态改变,可提高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

  • 内镜技术在提高肠道腺瘤检出率中的应用

    作者:许吉成;刘冰熔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大多数由腺瘤等癌前病变进展而来.因此,及早发现并切除肠道腺瘤是预防其癌变的关键.目前,结肠镜检查被公认为是诊断和治疗肠道病变的金标准,但常规肠镜检查对病灶有一定漏诊率.Rex等研究表明腺瘤≥1 cm时漏诊率为6%,6-9 mm时为13%,≤5 mm时为27%;并且右半结肠腺瘤的漏诊率要高于左半结肠.肠镜下漏诊腺瘤或恶性肿瘤势必会增加外科手术率和患者死亡率.因此,为了提高肠镜下腺瘤的检出率,国内外的一些学者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就提高内镜下肠道腺瘤检出率的一些技术和方法作一简要综述.

  • 高清不放大窄带成像内镜对大肠隆起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作用

    作者:王义;崔旭;臧建华;徐丹;吕冬月

    目的:评价窄带成像技术( NBI )普通内镜在大肠隆起样病变诊断中价值。方法应用NBI普通内镜观察了80例患者共103个大肠隆起样病变的表面腺管开口形态。根据工藤进英腺管开口形态分型法,将NBI内镜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普通肠镜发现隆起样病变的敏感性为80.0%(80/103),切换NBI后,能清楚显示隆起样病变的形态和边界,发现隆起样病变的敏感性为100%(103/103);NBI普通内镜观察隆起样病变腺管开口,根据工藤进英腺管开口形态分型法进行诊断,其中腺管开口呈Ⅱ型18例,Ⅲ( L)型54例,Ⅳ型15例,Ⅴ型16例。 NBI普通内镜对于大肠隆起性病变肿瘤及非肿瘤性的鉴别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5.3%(81/85)、83.3%(15/18)、NBI普通内镜对于大肠隆起性病变肿瘤及非肿瘤性的鉴别诊断的符合率为93.2%(96/103),与文献报道的NBI放大内镜的94.1%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应用NBI普通内镜,也可以通过观察腺管开口形态,比较准确地鉴别诊断大肠肿瘤与非肿瘤病变。

  • 窄带成像技术结合显微放大内镜对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Meta分析

    作者:张岚;殷云勤

    评价窄带成像技术(narrow-band imaging,NBI)结合显微放大胃镜对于诊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价值.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等数据库2011年1月至2016年5月有关NBI放大内镜诊断Hp感染的诊断性试验,研究文献严格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对于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提取所需相关数据,使用Meta-DiSc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文献共有6篇,包括受试患者共870例(940处病灶),NBI显微放大内镜诊断Hp感染的总灵敏度为:0.89(95% CI:0.86 ~0.92),总特异度为0.81(95% CI:0.77~0.85),阳性似然比为:4.90(95% CI:2.25 ~ 10.68),阴性似然比:0.11(95% CI:0.04~0.31),诊断优势比:47.55(95% CI:11.84 ~ 190.92),曲线下面积为:0.922,Q*指数为0.856.结论 NBI结合显微放大内镜对Hp感染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 腹腔镜窄带成像技术在腹膜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孙燕茹;韩璐;于晓辉;邓燕杰;王亚萍

    目的 探讨腹腔镜窄带成像技术(narrow band imaging,NBI)在腹膜型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2月75例因盆腔包块或不明原因不孕或痛经在我院行腹腔镜检查和(或)手术治疗,分别于腹腔镜普通白光下和白光联合NBI模式下切除腹膜可疑病变及正常腹膜组织送病理组织学检查,比较白光与白光联合NBI 2种模式下对腹膜型EMT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白光下可见腹膜型EMT病灶77处,病理阳性70处;白光联合NBI下可见腹膜型EMT 98处,病理阳性89处;同时腹腔镜下表面正常的腹膜随机活检52处,病理阳性5处.白光下诊断腹膜型EMT与病理诊断一致性为0.584,一致性中等;白光联合NBI下诊断腹膜型EMT和病理诊断一致性为0.798,一致性较好.白光联合NBI诊断腹膜型EMT的敏感性为94.7%(89/94),显著高于白光74.5%(70/94)(χ2=14.719,P=0.000);准确性为90.7%(136/150),显著高于白光79.3%(119/150)(χ2=7.556,P=0.006);阴性预测值90.4%(47/52),显著高于白光67.1%(49/73)(χ2=9.222,P=0.002).结论 与白光比较,白光联合NBI下诊断腹膜型EMT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能识别更多的病灶,降低漏诊率,提高阴性预测值.

  • 窄带成像技术结合输尿管软镜在上尿路尿路上皮肿瘤诊断、治疗和随访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郝一昌;肖春雷;刘可;刘余庆;马潞林

    目的 评估窄带成像(NBI)技术结合输尿管软镜在上尿路尿路上皮肿瘤诊断、治疗和术后监测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6例上尿路尿路上皮肿瘤患者资料,患者均接受NBI技术结合输尿管软镜探查、钬激光肿瘤切除术.男性6例,女性10例,年龄68.9岁(范围:43~84岁).共实施手术54例次,其中首次手术16例次,复查手术38例次.置入电子输尿管软镜导入鞘后,观察肾盂及各个肾盏,在传统白光和NBI技术辅助下寻找肿瘤位置,用200 μm光纤以0.5~0.8 J、20 Hz、10~16 W行肿瘤切除,以网篮将切下组织移位或清除取出.在切除肿瘤前及切除肿瘤后,利用NBI技术辨别肿瘤及肿瘤边缘.术后4~6周行二次输尿管软镜下切除术,每半年行一次输尿管软镜探查术.结果 54例次手术均获得成功,其中1例因肾盂内肿瘤多发,肿瘤较大,联合经皮肾镜处理肾盂肿瘤.NBI技术能够提供更加清晰的尿路上皮肿瘤的图像,特别是肿瘤组织与正常黏膜的边界.共发现肿瘤35个,其中4个(11.5%)仅NBI技术可检测到,3个(8.5%)仅NBI技术可确定肿瘤卫星灶,NBI可以将尿路上皮肿瘤的检出率提高20.0%.随访1~25个月,5例患者术后复查局部肿瘤复发,其中1例患者合并患侧背部皮下和肾周肿瘤转移;1例患者再发膀胱肿瘤.结论 与传统白光输尿管软镜相比,NBI技术结合输尿管软镜可以更准确显示肿瘤组织与正常肾盂或输尿管黏膜的边界,明显改善图像质量,并提高上尿路尿路上皮肿瘤的检出率.

  • NBI联合放大内镜诊断胃癌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贺春燕;张全卯;王寰;黎君;朱晓慧;王伟岸

    目的 探讨窄带成像技术(NBI)联合放大内镜诊断胃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经普通内镜初步诊断的150例胃癌可疑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了NBI联合放大内镜检查及病理学活组织检查.比较NBI联合放大内镜检查与普通内镜检查的图像清晰度,判断不同病理类型患者的腺管开口分型;以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金标准,计算NBI联合放大内镜诊断与普通内镜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误诊率.结果 NBI联合放大内镜检查150例胃癌可疑患者的病变轮廓、黏膜腺管开口形态、浅表毛细血管结构及形态的图像清晰度评分均明显优于普通内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BI联合放大内镜检查腺管开口分型显示,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腺管开口分型主要为Ⅱ型,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患者主要为Ⅲ型,轻-中度非典型增生及早期胃癌患者主要为Ⅳ型;NBI联合放大内镜诊断胃癌的灵敏度为93.75%,特异度为94.07%,漏诊率为6.25%,误诊率为5.93%;普通内镜诊断胃癌的灵敏度为65.63%,特异度为74.58%,漏诊率为34.38%,误诊率为25.42%.结论 NBI联合放大内镜诊断胃癌的价值优于普通内镜.

  • 窄带成像内镜在喉咽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倪晓光;贺舜;高黎;徐震纲;吕宁;袁峥;张月明;赖少清;易俊林;王晓雷;张蕾;李晓燕;王贵齐

    目的 探讨喉咽癌内镜窄带成像(narrow band imaging,NBI)特点及NBI内镜在喉咽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自2008年12月~2009年7月对46例喉咽癌患者使用具有普通白光和NBI两种观察模式的电子内镜进行咽喉部的检查.对发现的病灶分别评估白光模式和NBI模式下病变表面毛细血管形态和病变边界的清晰度,比较两种观察模式对喉咽癌的观察效果和病变的检出能力.结果在46例喉咽癌中共发现86个病灶,喉咽鳞状细胞癌在NBI内镜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棕色区域,内部可见清晰的棕色斑点.在浅表型病灶中,NBI内镜在血管形态及病变边界的显示上都明显优于普通白光内镜(P<0.001),能够明显提高对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的检出率(P<0.05).结论 NBI内镜能够通过清晰显示黏膜表面的微细血管形态和病变边界提高对早期喉咽癌的检出能力.

  • 频闪喉镜及窄带成像内镜在声带白斑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李娟;徐文;程丽宇

    目的 探讨频闪喉镜及窄带成像(narrow band imaging,NBI)内镜在声带白斑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全麻支撑喉镜下喉显微手术明确病理性质的246例声带白斑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术前频闪喉镜和NBI内镜在声带白斑病变诊断中的准确性.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频闪喉镜下黏膜波减低程度与病理分型的恶性程度呈显著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r=0.526,P<0.01).NBI内镜下黏膜表面微细血管形态改变程度与病理分型的恶性程度呈显著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r=0.480,P<0.01).对声带白斑中病理类型为浸润癌、原位癌及重度异型增生的病变,频闪喉镜的灵敏度较高,为92.73%,NBI内镜特异度较高,为90.5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频闪喉镜下黏膜波中重度减低组及消失组出现恶性病变的概率是黏膜波正常或轻度减低组的3.906及19.737倍.黏膜波中重度减低组及消失组,NBI内镜结果对于预测病变性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47).结论 声带白斑诊断中,频闪喉镜灵敏度高,单独使用频闪喉镜或频闪喉镜与NBI内镜联合应用均有助于预测声带白斑病变性质.对于频闪喉镜下黏膜波中重度减低和消失的患者,联合应用NBI内镜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 NBI放大内镜联合超声内镜对早期食管癌24例诊断分析

    作者:傅美丽;樊淑梅;李国华

    目的 探讨窄带成像技术(NBI)放大内镜联合超声内镜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接受白光内镜、NBI放大内镜及超声内镜检查的24例早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患者中,经病理诊断病灶共26处,其中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3处,原位鳞癌7处,黏膜内鳞癌6处.食管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IPCL)分型:井上分型多以Ⅳ~Ⅴ1型为主,部分呈Ⅴ2型,未见Ⅴ3型及Ⅴn型.其中Ⅳ型3处,Ⅳ~Ⅴ1型共14处,Ⅴ1~Ⅴ2型6处,Ⅳ~Ⅴ2处3处.26处病灶小探头超声下表现为黏膜层和(或)黏膜肌层增厚呈均质或不均质低回声或稍低回声改变.结论 NBI放大内镜联合超声内镜有助于早期食管癌病变浸润深度的评价.

  • 放大胃镜联合窄带成像技术对不同分化程度早期胃癌的诊断效能

    作者:张金宝;史琦玉

    目的 探索放大内镜(magnifying endoscopy,ME)联合窄带成像技术(narrow-band imaging,NBI)对分化型和未分化型胃癌的诊断效能.方法 采用ME联合NBI观察沧州市人民医院2014年8月-2016年5月收治的67例早期胃癌患者胃黏膜表面微腺体(Microsurface,MS)结构和表面微血管(microvascular,MV)结构,并将MS分为4类:Ⅰ型椭圆形/管状,Ⅱ型乳头状,Ⅲ型部分消失,Ⅳ型消失;将MV分为3类:Ⅰ型线圈形,Ⅱ型细网格形,Ⅲ型锥形.采用WHO病理分型将早期胃癌分为分化型和未分化型,分析每一内镜下形态类别对分化型和未分化型胃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椭圆形和(或)管状的MS形态,线圈形和细网格形的MV形态更常见于分化型早期胃癌(P<0.05);消失MS形态和锥形MV形态常见于未分化型早期胃癌(P<0.05).对诊断分化型胃癌,MSⅠ型椭圆形和(或)管状具有较高的敏感度(71.2%),而MVⅠ型线圈形和Ⅱ型细网格形诊断分化型胃癌特异度较高(均为93.3%).3种类型对诊断分化型腺癌均显示较高的阳性预测值(88.1%,95.7%和96.6%).Ⅲ型锥形诊断未分化型胃癌具有较高的精确度(94.0%)、敏感度(86.7%)、特异度(96.2%)、阳性预测值(86.7%)和阴性预测值(96.2%).结论 ME联合NBI下早期胃癌的形态分类更有利于判断其病理类型,尤其是MVⅢ型锥形诊断未分化型胃癌具有较高的精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

  • 窄带成像宫腔镜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孔亮;段华;张颖;王永军;郭银树;成九梅

    目的 探讨窄带成像(narrow-band imaging,NBI)宫腔镜和普通白光成像(white light imaging,WLI)宫腔镜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行宫腔镜诊断者213例,行宫腔镜检查,对发现的病灶依次使用WLI和NBI模式进行病灶性质的判断,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观察模式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作用.结果 213例患者中共取病灶标本442份,病理诊断:正常56份(占12.7%)、子宫内膜息肉62份(占14.0%)、黏膜下肌瘤15份(占3.4%)、子宫内膜炎28份(占6.3%)、萎缩性子宫内膜34份(占7.7%)、子宫内膜蜕膜样变33份(占7.5%)、低风险子宫内膜增生49份(占11.1%,包括单纯性增生31份、复杂性增生18份)、高风险内膜增生(子宫内膜轻、中、重度非典型增生)92份(占20.8%)、子宫内膜癌53份(占12.0%).①对于单纯性增生和复杂性增生:NBI和WLI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79.6%和49.0%(P=0.003);特异度分别为99.0%和97.2%,(P=0.039).②对于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NBI和WLI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93.5%和82.6% (P=0.006);特异度分别为99.1%和92.3%(P=0.001).③对于子宫内膜癌:NBI和WLI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98.1%和73.6%(P=0.000);特异度为99.0%和97.4%(P=0.0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NBI宫腔镜可以提高对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子宫内膜血管形态和结构的改变越明显,NBI宫腔镜诊断的灵敏度越高;对异型血管的判断,有助于镜下区分子宫内膜良性增生、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NBI宫腔镜可加强宫腔镜下内膜定位活检的针对性,减少漏诊.

  • NBI放大内镜联合EUS在早期胃癌中诊断的应用

    作者:欧阳灿晖;李君玉;朱海燕;付曲波;谢军;黄才斌

    目的 研究探讨窄带成像(narrow band imaging,NBI)放大内镜联合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在早期胃癌中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时间为2016年1月~2018年4月,研究对象选择就诊于本院且白光镜下疑似早期胃癌的47例患者,所有患者均以普通白光模式、放大NBI模式对病灶进行观察,再用高频超声小探头对病灶进行探查判断其浸润深度,检查结束后在NBI模式下对病灶明显处进行活检,后根据患者病变情况和自身意愿,采取ESD或外科手术切除治疗,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47例消化道早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 放大NBI及超声内镜均诊断进展期胃癌5例;放大NBI诊断早期胃癌患者23例,其中超声内镜提示突破粘膜下层2例;术后病理进展期胃癌7例,早期胃癌19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2例;放大NBI联合超声内镜诊断早期胃癌准确率达90.5%,其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良好(Kappa=0.745).结论 窄带成像放大内镜联合高频超声小探头可对早期胃癌予以准确诊断,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 窄带成像技术在早期胃癌内镜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评估

    作者:姜瑾;鲍英

    目的 评估窄带成像技术(NBI)结合放大内镜和普通白光胃镜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研究的46例患者,发现可疑病灶(黏膜形态异常或黏膜色泽异常)56处,先行普通胃镜检查,发现可疑病灶后行NBI或放大功能检查,如有不规则微血管结构伴有分界线或不规整表面黏膜结构伴有分界线的将视为早期胃癌.所有病变均行组织活检后送病理,以病理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分析NBI结合放大内镜对早期胃癌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56处病灶中,5处为癌性病变,NBI结合放大内镜诊断早期胃癌的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94.6% (53/56)、80.0% (4/5)、96.1%(49/51)、3.9% (2/51)、20.0%(1/5),普通白光胃镜对应值分别为55.4%(31/56)、60.0% (3/5)、54.9%(28/51)、45.1%(23/51)、40.0%(2/5),NBI结合放大内镜诊断早期胃癌的符合率明显高于普通胃镜(P<0.05).NBI模式下病变黏膜与正常黏膜之间有明显的分界线及微血管形态紊乱不规则或毛细血管网消失对诊断相对意义重大.结论 普通白光胃镜检查目前仍是筛选早期胃癌临床首选的方法,如发现可疑病灶需进一步行NBI结合放大内镜观察,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效果令人满意,操作方法简便易行,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窄带成像内镜的原理及临床应用现状

    作者:付娅;郭梅梅;贺克俭

    以窄带成像(NBI)技术为基础的NBI内镜系统能突现消化道黏膜的异常,从而发现传统内镜下无法显示的病灶及组织特征,为内镜下精确的诊断和活检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提高异型性增生和癌组织活检的检出率.本文就NBI内镜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消化道疾病诊断方面的发展情况和研究应用予以综述.

152 条记录 1/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