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汶川地震一线三甲医院医疗耗材应急管理与保障

    作者:付秀全;徐巍;李倩;马丽莉;刘志强;简余萍;谢贤凯;廖维平;王玲

    目的 分析德阳市人民医院在5·12汶川地震震后1周内医疗耗材的应急管理情况,为未来突发公共事件中医疗耗材的保障与管理提供一手证据.方法 回顾性统计震后1周内手术相关,需求量前3位耗材的需求量、供应量、捐赠量、库存量等数据,并定性分析其与手术量和手术时间的关系.结果 震后第1天手术量大,耗材发出量在第1天也同步达到峰值,但第1~2天部分耗材采购因供应缺乏未能完成.截至震后第3~4天,紧急采购和捐赠的耗材数量基本满足供应缺口.截至震后1周,由于捐赠耗材的针对性不强和滞后以及手术量的减少,导致部分耗材供大于求.结论 为应对未来突发公共事件,我国应加快建立医用耗材供需信息瞬时反馈系统的步伐,构建突发公共事件物资保障平台,并引导加强社会捐赠物资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 一线三甲医院汶川地震综合信息管制与绩效评估

    作者:张黄莉;王东云;李玲;田华耀;王凌;李延沂;周英;廖红;郭勇;张红;罗明萱;赵鲁平

    目的 一线三甲医院在汶川地震后医疗救援中面临大量信息发布和新闻宣传的任务,通过有效整合资源、搭建信息发布和新闻宣传平台,实施有效组织管理的实践过程,提出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综合信息管制预案,加强外环境拓展的思考.方法 系统收集自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德阳市人民医院在央视、川台、院内等多个媒介以新闻、专栏、报刊、统计报表、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短信、横幅等多种形式发布的信息.结果 德阳市人民医院在震后40天内,报送抗震救治统计信息181份,通过短信向社会公众发布信息近160万条,发布寻亲信息7 467条,发放地震急救知识资料1 486份,发放伤员心理抚慰资料1 750份,编辑<抗震救灾专题报道>12期,编辑<抗震救灾特刊>3期;开辟医院内外网站抗震救灾专栏,刊载文章319篇,图片200余幅,制作抗震救灾视频资料;在中央电视台等电台电视台发布新闻60余条,专题片7期;在人民日报等报刊发布信息70余条.结论 汶川地震期间,德阳市人民医院通过有效的信息宣传机制及时展示了医院抗震救灾真实情况,上通下达,实现信息快速、有效传播,但在工作机制和方法等方面尚有欠缺,有待更深层次的探索与思考.

  • 一线三甲医院汶川地震420例骨折住院伤员分类救治情况分析

    作者:刘跃洪;陈曦;江伟;刘树平;周宇;张德盛;杨乐晋;巫奇

    目的 回顾性分析德阳市人民医院骨科在汶川地震后7天内收治的420例骨折伤员的救治情况,为今后重大灾难事件中的骨折伤员救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德阳市人民医院骨科自2008年5月12日~18日收治的地震致骨折伤员的详细资料,分析伤员的基本情况和伤后救治效果.资料录入采用EXCEL软件,统计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结果 我院共收治462例住院骨折伤员,其中42例基本信息缺失,终纳入分析420例.纳入病例中,男176例(41.9%),女244例(58.1%);中位年龄43(27,61)岁.震后前3天收治328例(78.1%),震后第4~7天收治92例(21.9%).伤员主要来自绵竹、什邡和广汉市.入院诊断前3位骨折部位依次为胫骨(18.8%)、腓骨(16.6%)和股骨(14.9%).分类救治方法前3位依次为闭合性骨折患者复位后行小夹板或石膏、牵引外固定(301例),闭合复位不佳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或外固定支架固定(85例),开放性骨折行清创缝合及石膏外固定(78例).结论 总结汶川地震中骨折伤员的分类救治经验,建立重大灾害骨折伤紧急诊治机制,有针对性地储备治疗物资和安排救治人员,是今后发生重大地震灾害时保证伤员得到有效治疗的重要措施.

  • 一线三甲医院汶川地震107例多发伤合并胸伤的救治分析

    作者:刁明强;孙小康;彭志忠;谭程;郭向东;赵长明;洪澜;薛扬

    目的 总结汶川地震中多发伤合并胸伤的救治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汶川地震后至2008年5月31日我院收治107例多发伤合并胸伤地震伤员的一般情况、救治情况及转归、死因等临床资料.结果 多发伤急诊手术病死牢前3位分别为肝修补、脾切除、颅内血肿清除减压;胸伤紧急处置病死率前3位分别为呼吸机支持、气管插管、胸腔闭式引流;多发伤分类病死率前3位分别为ARDS、胸骨骨折、连枷胸;死亡伤员均为AIS-90创伤严重度评分(ISS)评分很高的重度、极重度多发伤,颅脑伤、腹腔脏器伤和四肢骨盆伤是致死的主要因素之一,严重胸伤也是伤员致死的重要因素之一.结论 汶川地震多发伤合并胸伤的救治中,严重创伤所导致的失血性休克和重型颅腑伤是伤员死亡的主要原因;胸伤的严重程度是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损伤部位越多、ISS评分越高、胸伤越重,病死率越高.迅速检查、快速诊断和分诊,尽早胸伤紧急处置,能为进一步抢救创造机会,提高抢救成功率.

  • 一线三甲医院汶川地震1348例群体伤的救治分析

    作者:刁明强;孙小康;彭志忠;谭程;郭向东;赵长明;洪澜;薛扬

    目的:总结汶川地震中群体伤患者的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12~31日我院收治的1348名地震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所有伤员中,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61例,胸腔闭式引流101例,清创缝合674例,颅内血肿清除,碎骨清除减压41例,截肢49例,清创外固定297例,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13例,肠切除或修补13例,脾切除8例,肝修补10例,剖腹探查1例.脊柱骨折引起完全性或不全性截瘫8人.死亡45例,入院1 h内死亡30例,1~24 h内7例,>24 h 8例.死亡原因:失血性或/和创伤性休克29例,特重型颅脑伤14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结论:在地震群体伤的救治中,有三大原则对于提高救治率至关重要:首先,迅速检查、快速诊断和分诊是提高大规模群体伤救治率的关键,早期诊断应以查体、诊断性穿刺和胸部X线、B超检查为主,迅速查明并紧急处理危及生命的伤情,防止漏诊误诊;其次,重视休克复苏和多发伤的处理、防治ARDS、骨筋膜室综合征、继发感染等并发症、防治交叉感染和疫情发生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第三,按战时前线军队医院管理模式,向周边医院转移患者.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