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乙脑灭活与减毒活疫苗联合免疫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马福宝;郑理;毕诚;陶红;解平;陈昌标;汤奋扬;郑春早;澎维斌;姜仁杰

    目的为合理利用乙脑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各自的优点,降低预防接种反应的发生率,提高免疫学效果,开展了乙脑灭活疫苗与减毒活疫苗联合免疫的前瞻性研究. 方法对6~11月龄初次免疫且免疫前抗体测定阴性的婴儿用灭活疫苗基础免疫2针、次年用减毒活疫苗加强免疫1针,追踪观察两年.另设立单一使用灭活疫苗组和减毒活疫苗组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种疫苗联合免疫与单一使用的免疫学效果. 结果联合免疫组、灭活疫苗组和减毒活疫苗组基础免疫后的阳转率分别为82.3%、89.9%和83.1%,经统计学检验,差异不显著(χ2=3.22,n=2,P>0.05).加强免疫后,联合免疫组中和抗体阳性率可升至100%,与单一使用灭活疫苗组的阳性率(95.3%)和减毒活疫苗组的阳性率(97.4%)相比,差异不显著. 结论对婴幼儿用灭活疫苗基础免疫2针与减毒活疫苗加强免疫1针的联合免疫法有很好的免疫学效果,且安全性也较高.

  • 河北省健康人群流行性乙型脑炎抗体水平调查

    作者:魏亚梅;韩旭;韩占英;张艳波;许永刚;齐顺祥;李琦

    目的 了解河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健康人群抗体水平. 方法 在河北省4个市采用横断面研究,按整群抽样的方法,分6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20人份,采集血清标本.应用间接法ELISA检测乙脑IgG抗体. 结果 河北省健康人群抗体阳性率为40.63%.不同年龄组人群乙脑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地区间乙脑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河北省健康人群乙脑抗体阳性率较低,特别是个别地区应警惕乙脑流行.要进一步抓好乙脑疫苗免疫接种工作,提高疫苗接种率和接种质量,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 湖南省桑植县流行性乙型脑炎综合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钟吉波;罗选斌;王贞明;王芳

    目的 综合分析桑植县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监测资料,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SPSS 12.0软件统计分析桑植县2007 - 2009年乙脑疫情、媒介蚊虫和宿主动物的监测资料;用ELISA法检测宿主血清乙脑IgG抗体.结果 2007-2009年桑植县乙脑发病呈下降趋势,病例集中在7-8月,以0~14岁儿童为主,77.78%的病例无接种史或接种史不详;三带喙库蚊是桑植县的优势蚊种,其密度高低与宿主动物(猪)乙脑病毒感染率呈正相关关系,猪乙脑抗体50%阳转率出现时间比人群发病高峰提前1个月.结论 桑植县存在乙脑传播的自然环境.加强乙脑病例、宿主动物和媒介蚊虫的监测,提高乙脑疫苗接种率,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灭蚊虫滋生环境是控制桑植县乙脑疫情的关键.

  • 黔东南州2005-2010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分析

    作者:潘宏;时静;邓茂铭;周文红;郭豫

    目的 探讨黔东南州乙脑的流行规律及疫情趋势,为有效控制乙脑的流行,制定乙脑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黔东南州2005 - 2010年乙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黔东南州2005 - 2010年乙脑发病391例,发病率为1.59/10万.发病有明显季节性,91.56%的病例集中在6-8月.年龄以<10岁的儿童为主,占81.84%,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职业以散童和学生为多. 结论 黔东南州自2006年将乙脑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乙脑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散发病例时有发生,从江、凯里等县市发病率还较高,因此黔东南州乙脑预防工作不容乐观,要采取疫苗接种、防蚊灭蚊等综合措施降低乙脑发病.

  • 洛阳市近年来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分析及流行趋势探讨

    作者:刘英

    目的 分析洛阳市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趋势、特征,以及影响因素和防控策略.方法 对2004-2009年洛阳市348例乙脑患者资料用Excel 2003和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集疑似病人血液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乙脑IgM抗体.结果 2004-2009年洛阳市乙脑累计发病348例,发病率波动在0.30/10万~1.81/10万,发病集中于7、8、9月,占98.56%;洛阳市≥15岁年龄组发病率明显上升(54.60%,190/348),河南省发病年龄以0~14岁小年龄组为主(79%),二者发病年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52,P<0.05).结论 乙脑发病呈下降性、季节性、地域性和年龄分布差异的特点,控制洛阳市大年龄组的发病,加强小年龄组的疫苗接种,是乙脑防控的重点.

  • 江苏省自然人群乙型脑炎抗体血清学监测

    作者:陆培善;邓秀英;胡莹;高君;马福宝

    目的 了解江苏省正常人群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免疫状况. 方法 采用蚀斑减少中和试验对2006-2009年收集的0~20岁血清标本3 258份进行乙脑抗体检测. 结果 乙脑抗体总的阳性率为70.35%,GMT为1:13.56. 结论 江苏省3岁以上人群乙脑抗体有保护作用,其阳性率及效价随年龄增加而增加,0和1岁组抗体水平较低,应该加强该年龄段人群的保护.

  • 乙脑患儿院感原因分析及控制对策

    作者:印爱珍;石绍南;陈晓阳;陈杏芳;陈立华

    目的 研究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以便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降低院感率.方法 对2004年7月-2007年8月在我院传染科出院的86例乙脑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6例患者共发生医院感染13例14例次,医院感染发生率15.12%,例次感染率16.28%;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构成比为57.14%;医院感染发生率与年龄、侵人性操作、意识障碍程度、抗生素的使用等密切相关;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病死率高于非感染者.结论 乙脑易并发医院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临床上应重视乙脑院感的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控制医院感染,使患者顺利渡过极期,降低病死率和后遗症.

  • 铜川市1960-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分析

    作者:刘新利;毛小英;王云婕

    1 乙脑发病概况铜川市1960年开始实行乙脑病例报告,到2006年底累计报告乙脑病例628例,死亡5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80/10万,死亡率为0.24/10万,病死率为8.60%.1960-1969年乙脑报告发病率为0.4/10万~3.16/10万,病死率为21.43%;1970-1979年发病率为2.72/10万~11.10/10万,病死率为11.11%;

  • 湖北省宜昌市1997-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杨小兵;徐勇;彭磊;贺圆圆;魏巍;刘军;严薇荣

    目的 通过对宜昌市1997-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情况进行分析,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宜昌市1997-2006年乙脑的发病情况,揭示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1997-2006年宜昌市累计发生钩体病例162例,死亡11例,宜昌市各地区均有发病,年平均发病率为0.407/10万.高发人群为0~10岁年龄组的儿童和学生,高发时间为7-9月.结论 宜昌市1997-2006年乙脑发病率虽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应继续开展乙脑疫苗接种工作,普及健康防病知识,在乙脑高发期灭蚊防蚊,避免乙脑的暴发流行.

  • 纯化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和不良反应观察

    作者:王世清;黎建波;李万军;陈勇;李国良;金明会;肖奇友

    目的 观察纯化乙型脑炎(乙脑)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筛选405名8~20月龄无乙脑疫苗免疫史和419名18~36月龄并仅接种一次纯化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的二组健康婴幼儿为观察对象,接种纯化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后观察其接种不良反应,并在两组观察对象中抽取193名用细胞蚀斑减少中和试验检测免疫前和免疫后1个月血清乙脑中和抗体.结果 纯化乙脑疫苗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22%;免疫成功率为78.9%;基础免疫后抗体阳性率为82.47%,GMT达1:23.1,1年后抗体阳性率为60.91%,GMT为1:10.9,加强免疫后1月抗体阳性率高达93.24%,GMT为1:28.6,基础、加强免疫前后抗体滴度分布、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纯化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乙脑疫苗,值得在控制乙脑工作中大力推广使用.

  • 郴州市2005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欧社祥;段良松;姚令辉;李龙贤;刘晓峰;欧阳敦;向晓春

    目的 了解郴州市2005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发病情况,为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乙脑流行规律,以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该市2005年法定报告的乙脑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郴州市2005年共报告乙脑病例58例,死亡3例,发病率1.26/10万,死亡率0.07/10万,病死率5.17%;发病率超过1/10万的县有5个,以宜章县高(3.92/10万).发病有明显季节性,6、7月是发病高峰,占94.83%.发病年龄为15岁以下儿童,以学龄前儿童为主,占67.24%.结论 2005年郴州市乙脑发病呈散发,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据分析免疫空白是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适龄儿童按程序进行规范预防接种,提高免疫接种率和成功率是防制乙脑的关键;同时必须做好防蚊灭蚊工作.

  • 36例乙脑疫苗接种异常反应报告

    作者:邓美玉;张令晖;刘勇谋

    目的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在部队战士中的流行.方法对部队战士3 488接种人次进行了观察.观察对象年龄16~21岁,均接种疫苗2针,每针1 ml,间隔7 d.结果乙脑灭活疫苗异常反应发生率为10.32‰,以全身过敏性皮疹反应为主.结论给成人接种乙脑灭活疫苗应严格掌握禁忌症.

  • 淮安市1990~1999年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纪如平

    我市自1982年实施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疫苗接种以来,乙脑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下降.为进一步探讨和研究我市乙脑流行规律,以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现将我市1990~1999年乙脑发病情况分析如下.1资料来源疫情资料来源于法定传染病常规疫情报告系统,流行病学资料由我站防疫科资料室提供的<乙脑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诊断标准按卫生部颁布的<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试行)>,结合临床检查和流行病学调查确诊.

  • 石家庄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点及健康人群抗体水平分析

    作者:刘立;赵树青;赵婉佳;张世勇;徐保红;张弘;张双宅

    目的 掌握石家庄市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疫情特征和健康人群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抗体水平,分析乙脑发病与人群免疫水平的关系.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0-2014年石家庄市监测的乙脑病例进行分析.于2003、2013和2014年选择监测点,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分8个年龄组分别采集健康人群血清标本,应用间接法ELISA检测乙脑IgG抗体. 结果 石家庄市自2000-2012年,乙脑发病均在个位数.2013年发生暴发报告120例病例.发病集中在10月占63.92%,50~岁组和60~岁组发病数多,以农民为主.2003、2013和2014年健康人群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0.89%、13.41%和65.02%.不同年及不同年龄组人群乙脑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流行年人群抗体水平主要受免疫接种效果影响,高流行年后受人群隐性感染率影响整体抗体水平均上升. 结论 2000年以来除2013年,石家庄市乙脑发病率维持在较低水平.人群抗体水平的降低会增加乙脑的发病风险.应在提高疫苗接种率和接种质量的同时长期监测人群免疫水平,及时预测乙脑流行.

  • 2015年晴隆县8月龄~24岁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抗体水平调查

    作者:郑云;孙启刚;袁勇;蒋万权

    目的 了解2015年晴隆县8月龄~ 24岁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3种传染病特异性IgG抗体水平,为相应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5年3-4月,以乡镇为单位,每个乡镇随机抽取一个行政村为调查点,每个调查点将8月龄~24岁健康人群分成8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抽取30人共3 360人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种传染病病源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分析抗体水平差异性. 结果 2015年晴隆县8月龄~24岁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流行性乙型脑炎IgG抗体水平阳性率分别为75.51%、43.87%和31.64%.不同年龄、地区调查人群三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灰质炎抗体高,流行性乙型脑炎低.不同性别调查人群脊髓灰质炎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高,男性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流行性乙型脑炎IgG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2015年晴隆县8月龄~24岁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3种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均不高,未达到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规定的85%基本水平,必须采取有效工作措施,提高儿童基础免疫全程接种率.

  • 2012年房山区健康人群流行性乙型脑炎抗体水平调查

    作者:孟毅;吴涛;黄少平;周伟;高美丽

    目的 了解北京市房山区健康人群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抗体水平及其分布特点,为采取有效的乙脑预防措施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2年用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在房山区随机选取10个村居委会,在当地连续居住6个月以上的10个年龄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共260人.采用调查问卷收集研究对象人口学特征、含乙脑疫苗免疫史、乙脑患病史.采集静脉血5ml,采用蚀斑减少中和试验法检测乙脑中和抗体. 结果 调查对象抗体阳性率为68.08%.不同性别、不同户籍研究对象间乙脑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组人群中,乙脑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4.495,P<0.01).<1岁组儿童乙脑抗体阳性率低(17.39%).丘陵地区人群乙脑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平原地区和山地地区(x2=18.935,P<0.01).无免疫史人群抗体阳性率明显低于有接种史和接种史不详的人群(x2=36.875,P<0.01).不同职业人群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7.876,P<0.01). 结论 2012年北京市房山区健康人群感染乙脑病毒的概率和频次降低;及时接种乙脑疫苗对保护<1岁儿童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需警惕乙脑发病向大年龄人群推移.

  • 浅谈流行性乙型脑炎恢复期的康复治疗

    作者:王军英

    文章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病程各期,即初期、极期、恢复期、后遗症期的临床表现及临床分型,即轻型、普通型、重型、极重型的各型的临床特点、预后进行了阐述.重点对恢复期的康复治疗进行了介绍.

  • 清瘟败毒饮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16例疗效观察

    作者:杨慧群

    采用清瘟败毒饮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16例,治愈10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7.5%.

  • 乙型脑炎患者智力及记忆测验结果分析

    作者:丁玎;徐志一;洪震

    目的:研究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后致残症状中存 在的认知功能障碍。方法:对以往5 ~24年间诊断为乙脑的32例患者和44名健康对照作智力测验和记忆测验。结果: 乙脑患者中 分别有25%和34%表现为智力低下和记忆缺陷,其FIQ、VIQ、PIQ及MQ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 著性差异。两组人群智力分测验除领悟、积木、拼图外,均有显著性差异,记 忆 各分测验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乙脑病后可引起认知功能障 碍,且其症状隐匿较难发现。

  • 幼儿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治疗及护理现状

    作者:张莹

    综述了幼儿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药物治疗及护理.认为掌握该病的临床特点和护理常规,对减少乙脑发病率及早期诊断、治疗起到重要的作用.

973 条记录 35/49 页 « 12...32333435363738...48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