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护理
通过对51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证实了中药安宫牛黄丸具有降低体温,促进苏醒之功效,重点介绍了如何积极配合医生进行中西医结合救治,加强对高热、惊厥、昏迷的护理.从而使病程缩短,治愈率显著提高.
-
81例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情观察要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81例乙脑病人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经精心治疗和护理治愈73例(90.1%),好转6例(7.4%),死亡2例(2.5%).结论密切观察病情和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控制病情和促进康复,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
-
1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昏迷患儿并发左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是潜在的致死性疾病。Heit等[1]报道欧美国家对各自过去30年人口调查发现,每年DVT的发病率为1.0‰~1.6‰。在我国,徐宝立等[2]报道髋部骨折术后DVT发生率达16.7%;有报道指出,未采取任何措施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率为40%~60%[3]。但目前尚无儿童DVT相关发病率的统计资料。流行性乙型脑炎典型症状包括中枢性高热和意识障碍,发病时患者肢端循环差,肢体活动减少,加上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剂,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因血液粘滞而并发静脉血栓。2012年8月本科收治了1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昏迷患儿,在治疗期间发生了左下肢腘静脉血栓,现将具体救治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2008~2013年长沙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2008~2013年长沙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乙脑的发生与流行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3年长沙市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8~2013年长沙市流行性乙型脑炎共报告病例4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1182/10万;0~15岁组人群为该病的主要发病人群,占总发病人数的95.74%;职业分布以学生、散居儿童、幼托儿童为主,占发病总数的93.62%。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6~8月,7月形成发病高峰。结论:长沙市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率处于相对较低水平,病例高度散发,发病有明显季节性;患者主要为学生和散居儿童。为避免造成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和流行,须进一步完善预防接种,控制媒介传播,健康教育和加强监测等综合性防治措施。
-
检测乙脑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IL-18的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乙型脑炎患儿血清和脑脊液白细胞介素-18(IL-18)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32例乙脑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IL-18含量.结果 乙脑惠儿极期血清及脑脊液中IL-18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性.重型乙脑恚儿血清及脑脊液中的IL-18含量明显高于普通型乙脑患儿(P<0.01),且恢复期血清中IL-18舍量仍高于对照组(P<0.01).普通型血清恢复期IL-18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血清及脑脊液中IL-18含量增高与脑实质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其含量增高可作为估计乙型脑炎病情及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并时乙脑免疫调节方面的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IL-2含量变化与临床的关系
目的检测乙脑患儿血清脊液中IL-2的含量,研究其变化与病情的关系,探讨IL-2在乙脑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夹心ABC-ELISA法.结果乙脑患儿血清及脊液中IL-2的含量在初期即有降低,极期明显降低,恢复期显著升高.各型乙脑患儿相比较,血清及脑脊液中IL-2的含量在初期及极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恢复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L-2含量的测定对乙脑患儿脑损伤程度的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乙脑护脑68例疗效分析
我院自1996年~2000年共收治"乙脑"病人84例.其中重型"乙脑"68例.在68例中治疗组32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采用抗炎、镇静对症治疗+护脑治疗,用脑活素+胞二磷酸胆硷.对照组:采用抗炎,镇静对症治疗加用门冬氨酸钾镁等治疗.结果治疗组症状减轻快,退热快,清醒快,住院时间短,后遗症少,病死率低.现报告如下.
-
湛江市2003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灭活疫苗应急接种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灭活疫苗应急接种后乙脑疫情的控制效果.方法根据2003年湛江市乙脑疫情状况,制定应急接种方案,对有疫情的县(市、区)进行6月龄至10岁儿童应急接种乙脑灭活疫苗,无疫情的县进行6月龄至6岁儿童查漏补种.结果 2003年全湛江市发生乙脑病例58例,死亡8例,病死率为13.8%;疫情波及6个县(市、区),其中廉江市37例,吴川市10例.疫情发生后迅速采取应急接种措施,两个阶段共接种597517人,接种率达95.6%.应急接种结束2周后无乙脑新发病例.结论应急接种乙脑疫苗能控制乙脑疫情,建议改变季节性接种策略,改为常年运转接种.
-
河南省南阳市1990~2002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探讨南阳市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规律及流行趋势,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现况分析方法对南阳市1990~2002年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年共发病5 882例,死亡138例,年发病率5.78/10万,死亡率0.14/10万,病死率2.47%,其中1990、1991、1994年发病率较高,自1995年以后发病率明显下降.流行高峰为每年的7~9月;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占病例总数的57.97%;全市各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结论南阳市山区和贫因地区的乙脑发病率仍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还应加强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
2007-2012年广安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广安市2007-2012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07-2012年广安市乙脑疫情资料和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6年间共报告乙脑35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556/10万,死亡9例.发病主要集中在岳池县(115例)、广安区(93例)、武胜县(70例).发病时间集中在6-10月份,其中以8月份发病多,共报告255例,占病例总数的72.44%.男性发病198例,女性发病154例,男女性别比为1.29∶1;病例主要分布于0~6岁年龄组,占病例总数的84.09%(296/352);散居儿童发病多,占病例总数的62.78%(221/352).病例中有明确的乙脑疫苗接种史的仅占8.81%(31/352).结论 广安市乙脑发病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发病主要集中于6岁以下散居儿童,应采取综合性措施加强防控工作.
-
东莞市1952~2000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情况分析
在50~60年代,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在东莞市急性传染病中是重要疾病,每年发病达数百例,死亡几十例,发病排位于前五位(疟疾、麻疹、百日咳、急性胃肠炎),死亡病例排第一、二位.经过28年积极防治,近5年只发生2例,为了总结经验,现将乙脑历年流行特征、控制措施与效果分析如下.
-
广东省1990~2000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情况分析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由蚊媒传播的人畜共患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病人发病急,常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轻重不一,呈隐性感染、轻症脑膜炎或病情严重的重症脑炎.重症者出现高热、惊厥、昏迷、直至痉挛性瘫痪,甚至死亡.重型病例幸存者常留有明显的后遗症.为了解广东省近年乙脑的发病分布和流行特征,为制订预防策略和疫苗的预防接种等提供依据,现对1990~2000年来我省乙脑的流行情况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
2006-2015年宜昌市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病例分析
目的 通过血清学诊断,了解乙脑发病情况;并对确诊的乙脑病例按照入院诊断进行分析,为今后乙脑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6-2015年宜昌市6所病原学监测医院采集的血液、脑脊液标本进行乙型脑炎检测,了解乙脑发病情况,并对确诊的乙脑病例按入院诊断分为确诊组和漏诊组,分析两组在流行特征、临床表现、临床实验室常规检测指标方面的差异.结果 共确诊61例乙脑病例,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确诊病例入院诊断以非乙脑为主;诊断组(n=18)与漏诊组(n=43)比较发现,两组在年龄和季节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和体征方面,嗜睡、意识障碍、抽搐和脑膜刺激征方面发生诊断组高于漏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验室常规指标方面,脑脊液白细胞含量漏诊组明显高于诊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宜昌地区乙脑发病率逐年降低.但是医疗机构对乙脑病例漏诊严重,特别是大年龄儿童、成人及临床症状和体征较轻者容易发生漏诊,应提高医疗机构的诊断水平,开展乙脑的IgM实验室检测.
-
2014年淮安市健康人群乙脑抗体水平分析
目的 了解2014年淮安市健康人群乙型脑炎抗体水平.方法 采用蚀斑减少中和实验,分7个年龄组测定健康人群乙脑抗体水平,每个年龄组50入份,采集血清标本,共350人.结果 淮安市健康人群乙脑抗体阳性率为62.86%,标化阳性率88.04%.不同年龄段人群乙脑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79,P<0.05);有免疫史和无免疫史人群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6,P<0.05);不同性别健康人群乙脑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28,P>0.05).结论 加强小年龄组人群的乙脑疫苗免疫接种工作,加强儿童免疫监测.
-
韶关市2003-2011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及抗体检测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韶关市2003-2011年间流行性乙型脑炎(JE)的动态变化趋势及流行特征,为今后防控流行性乙型脑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韶关市2003-2011年间乙脑的流行病学特征;对各医院疑似病毒性脑炎病人的血清或脑脊液标本,应用ELISA法进行JEV-IgM抗体检测,进行早期快速诊断.结果 韶关市流行性乙脑的流行以男性为主,年龄主要集中在10岁以下儿童,1~5岁多,流行季节6、7月份为高峰期,10月有一个小起伏.对158例疑似病例血清或脑脊液标本进行JEV-IgM抗体检测,阳性共37例,阳性率为23.0%.结论 采用免疫学方法进行检测,应考虑试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提高阳性率;韶关市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在流行时间上具有本地区的特点,防控部门应该对国家计划免疫常规接种计划作出相应的调整,以及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
-
贵州省2004-2012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死亡病例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贵州省2004-2012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死亡病例的分布特征,为制定乙脑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贵州省2004-2012年报告的乙脑死亡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2年乙脑报告死亡率为0.02/10万~0.22/10万,总体上呈逐年下降的趋势(P<0.05);病死率为3.7%~7.8%,总体呈上升趋势.发病后15日内死亡的病例占总死亡病例数的75.0%以上.黔东南、黔南、黔西南及毕节死亡率多数年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黔东南、黔南病死率较高,各地区的总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4年和2005年0~岁组报告死亡率高,2006-2012年4~岁组高.结论 贵州省乙脑死亡率逐年下降,提示乙脑防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乙脑死亡病例分布存在年龄和地区差异,应加强对高死亡率地区人群的乙脑防控,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临床救治水平.
-
224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224例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流行特征,为进一步做好乙脑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快速IgM抗体捕捉ELISA进行患者血清或脑脊液的乙脑抗体检测,结合临床表现予以诊断.对确诊病例利用Excel软件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1-2010年共收集疑似乙脑患者血清/脑脊液标本626份,阳性224例,检出率为35.78%,脑脊液的阳性检出率略高于血清.男女比例为1.24∶1,好发年龄为10岁以下及50岁以上,发病者多数在农村.发病时间7-10月,发病高峰集中在8月.结论 开展乙脑病例监测,在高发地区及农村进行重点控制,加强宣传教育和增强灭蚊、防蚊意识,加强中老年人的乙脑疫苗免疫接种,是降低乙脑发病率的必要措施.
-
梅州市2003-2007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梅州市乙脑流行特征,为乙脑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调查、ELISA检测方法 对梅州市2003-2007年乙脑病例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2003-2007年梅州市五华等6县(市、区)共发生乙脑流行病例93例.流行高峰为6月份.年龄小8个月,大13岁,以6~10岁为多见.发病地区以五华县(64例)为主,占68.82%.临床表现以高热、嗜睡、昏迷、抽搐和锥体受损为主.易诊断为"病毒'脑".乙脑特异性抗体IgM检出率为48.33%.结论 梅州市乙脑流行高峰为6月份,流行季节、流行地区发生"病毒脑"时应作乙脑lgM抗体检测鉴别.对≤10周岁的儿童应急接种乙脑灭活疫苗是控制乙脑流行的有效措施,10~15 d可达到效果.
-
广州市2003-2006年乙型脑炎疫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广州市2003-2006年乙型脑炎流行情况,为乙型脑炎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广州市2003-2006年的乙型脑炎疑似病例血清545份,用ELISA法检测乙型脑炎IgM抗体.结果 共测出乙型脑炎抗体阳性28例,病例多分布在城乡结合部,其中增城7例占25%,天河6例占21.43%,番禺5例占17.86%,花都3例占10.71%,黄埔2例占7.14%,白云2例占7.14%,从化2例占7.14%,芳村1例占3.57%.病例年龄以15岁以下儿童居多,占总数的92.86%.结论 建立乙脑监测系统,对重点高发地区的≤15岁以下儿童开展乙脑疫苗预防接种.
-
南阳市1954-2006 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南阳市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情况,为制定乙脑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Excel软件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南阳市乙脑发病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发病以小年龄组为主.1990年以前每8~10 年发生一次较大流行,1991年以来乙脑发病总体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 提高乙脑疫苗接种率,加强乙脑病例的主动监测,提高血清学检测率以提高乙脑诊断的符合率,是进一步降低乙脑发病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