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小儿乙脑高热的护理

    作者:黄斯楠;黄艳湘

    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本病在夏秋季流行,约90%的病例集中在7、8、9月,这与气温、雨量和蚊虫孳生密度高峰有关.而本地区以5、6、7月份发病为主.其临床特征为高热、惊厥、意识障碍、呼吸衰竭,重症病人可留有后遗症,而高热是乙脑的首发症状,高热可加重或促使惊厥、意识障碍.因此,采取有效的方法控制体温,是乙脑治疗护理的重要环节,也是预防后遗症的关键.我科2003~2006年共收治乙脑33例,通过及时采取有效的降温,有效地控制体温,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南宁市2005~2007年儿童乙脑血清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刘海燕;栾苑;刘凤翔

    目的 了解南宁市儿童乙脑流行特点,为有效预防儿童乙脑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乙脑特异性IgM抗体;市区各医院及县级疾控中心送检儿童疑似乙脑病例血清.结果 检测南宁市2005~2007年临床诊断乙脑或疑似乙脑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病例(均为14岁以下儿童)血清共263份,乙脑IgM抗体阳性68份,阳性率为25.86%,男女性别比为1.6∶1,阳性病例均集中在6~8月,高峰期在6月,散在性发病.乙脑病例中,10岁以下儿童占97.02%(66/68),疑似病例中高在74.14%的病例致病体种类不清.结论 该地区乙脑发病以10岁以下儿童为主.应加强春夏季的乙脑监测和以灭蚊为主的防控工作,进一步强化儿童乙脑计划免疫措施.强化主动监测,提高检验能力,完善本地区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病谱.

  • 一起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张杰民;张世京

    2005年6月6日至7月1日,崇左市发生了一起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共发病19例,死亡2例,现将这次乙脑流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疫情控制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 百色市2006~2015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黄劲松;汤健闻;吕冬艳

    目的 分析百色市2006~2015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发病和流行特征,为百色地区预防及控制乙脑的发病和流行提供相关理论基础.方法 对百色市2006~2015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乙脑监测数据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6~2015年百色市共报告乙脑病例92例,其中男62例,女30例,无死亡病例,发病率波动于0.84/10万~0.03/10万之间,发病季节性明显,6~8月份为高发季节,以0~14岁儿童发病为主,占98.91%.结论 百色市乙脑仍存在局部暴发流行的隐患.今后开展预防接种、防蚊灭蚊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措施,是预防和控制乙脑传播和流行的关键.

  • 12例乙型脑炎患儿的护理

    作者:罗丽梅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一种嗜神经性病毒所致的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的急性传染病(1),经蚊类媒介传播,夏秋季节为发病高峰,多发于1~12岁的儿童.临床特点为发病急、高热、抽搐、脑膜刺激征,意识障碍,重者发生呼吸衰竭.病程分为初热期,极期,恢复期及后遗症期,极期危险性大,预后差,患儿多在此期死亡.本文就其护理体会及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 江苏省2013-2017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特征

    作者:孙翔;刘元宝;许燕;汪志国;汤奋扬

    目的 对江苏省发生63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进行随访,分析病例的基本情况、流行病学史、免疫史、临床表现与治疗情况,从而为乙脑临床诊断和科学制定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3-2017年江苏省发生63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个案调查表、实验室结果和疫情资料,结合现场调查进行分析.结果 结合临床症确诊的63例乙脑病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34例,乙脑的发病主要集中在<15岁的人群,以学生为主,占42.90%,乙脑患者血清/脑脊液标本109份,阳性率77.06% (84/109).临床表现多起病急伴有发热,同时有头痛、精神怠倦、食欲差、恶心、呕吐和嗜睡,少数重型患者伴有呼吸衰竭.46.00%的病例曾接种过乙脑疫苗,接种疫苗后是否与临床症状出现有关尚不明确(P>0.05).结论 主动开展人群抗体水平和蚊虫密度及种类监测,加强易感人群乙脑疫苗的免疫接种,是降低乙脑发病率的必要措施.

  • 许昌市2007-2017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

    作者:张巧红;徐向华;闫有成;俎炳灿

    目的 了解许昌市2007-2017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免疫接种、诊断与治疗、临床分型与愈后,以及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7年许昌市累计报告流行性乙型脑炎40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0.09/10万.年报告发病率波动于0.00/10万~0.21/10万之间,并于2009和2010年、2016年出现两个发病率高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病例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97.50%),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95.00%),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65.00%).时间分布在7-10月,8月为发病高峰(55.00%),有严格的季节性.调查发现,许昌市历年常规免疫接种率均未达到100.00%,且有2.50%病例完成乙脑疫苗全程接种后发病,存在免疫空白和免疫失败情况.本地诊断率低(仅5.00%),发病至诊断时间间隔较长,M(P25-P75)为5.5(4~9)d.临床愈后不佳,病死率为2.50%,后遗症发生率为35.00%.结论 近年来,许昌市流行性乙型脑炎维持在较低报告发病率水平.但仍存在免疫空白和免疫失败、重症和极重症病例构成比高、临床后果严重、本地医疗机构诊断率低和病人发病与诊断时间间隔较长等问题,应进一步加强预防接种、防蚊灭蚊、环境治理、健康教育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等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减少乙脑疫情的发生和流行,提高及时诊断率和救治成功率.

  • 云南省2017年乙脑媒介蚊虫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毛祥华;李春敏;杨明东

    目的 了解云南省重点地区2017年蚊虫种群构成、季节消长及不同栖息地蚊虫密度,为流行性乙型脑炎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诱蚊灯法于流行性乙型脑炎高发季节进行成蚊密度监测,监测结果使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2017年共捕获蚊虫2亚科4属5亚属9种16 173只,平均蚊密度为7.02只/(灯·小时).三带喙库蚊为优势蚊种,占捕获总数的57.03%,其次为中华按蚊,占捕获数的33.50%,各地三带喙库蚊捕获数量的中位数为158只.蚊种香农-威纳指数H=1.40;三带喙库蚊赫尔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6 022.80;5月为三带喙库蚊活动高峰,8月为次高峰,不同栖息地中三带喙库蚊分布差异明显(P=0.00).结论 云南省蚊虫仍具有多样性,三带喙库蚊密度在流行季节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存在乙脑暴发流行风险,4月起即应进行乙脑防控应对.

  • 宁波市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发病趋势及防治策略

    作者:马瑞;边国林;许国章;董红军;朱利利;周绍英

    目的 分析宁波市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流行趋势,为乙脑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1986~2006年宁波市疫情资料和乙脑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86~2006年共报告875例乙脑病例,死亡4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75/10万,年平均死亡率0.04/10万,年平均病死率为5.14%,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近年来有所回升.发病主要集中在慈溪市、象山县和宁海县;发病主要以10岁以下散居儿童为主,占80.11%(701/875),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65:1;2005~2006年流动儿童发病63例,占同期总病例数的92.65%(63/68);乙脑发病时间在5~10月份,高峰期在7~8月份.结论 乙脑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表明乙脑预防控制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乙脑预防控制策略仍应采取免疫接种、健康教育及媒介控制等综合性措施.

  • 海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监测系统建立及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曾雪霞;孙莲英;邓海英;朱坚;陈海云;马焱;符振旺;林春燕

    目的掌握海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疫情动态,分析乙脑疫情报告质量,评价监测系统建立效果.方法建立乙脑病例专报监测系统,收集历年乙脑疫情资料及建立监测系统后乙脑病例监测资料,分析乙脑监测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海南省近年乙脑发病疫情仍呈周期性,2003年为发病高峰年;监测系统建立后,2001~2003年全省共监测到疑似病例5l例,经实验室确诊19例(2001年确诊0例),呈高度散发,发病季节仍为5~7月,皆无明确乙脑疫苗免疫史.结论乙脑病例监测系统能大幅度提高了乙脑病例监测的敏感性、及时性,有效的降低了漏报率、误诊率,并加强了监测,提高乙脑疫苗接种率,能有效地控制乙脑疫情.

  • 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在乙型脑炎传播媒介筛选中的应用

    作者:景晓;宫学诗;张世水

    目的筛选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主要蚊虫传播媒介.方法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法,设立蚊虫监测数据集合,筛选传播媒介集合,分析蚊虫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与蚊传疾病乙脑间的关系,及对乙脑的隶属程度.结果在我国北方地区主导乙脑流行趋势的主要蚊虫传播媒介为三带喙库蚊和淡色库蚊.结论为预测乙脑情况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血气检测分析

    作者:赵正华;李英姿

    目的 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酸碱失衡及低氧血症的规律.方法 对49例临床上不同类型的流行性乙型脑炎于临床上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血气分析.结果 68例次血气分析中有55例次伴酸碱失衡,占81%,呼吸性碱中毒的几率高,占41.4%.死亡组酸碱失衡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存活组.结论 流行性乙型脑炎酸碱失衡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 来宾市2004~2013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特征

    作者:毛伟成;蒙南新;虞海芬;曾柳玉

    目的 分析来宾市2004~2013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病学特点和趋势,为进一步防控乙脑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来宾市2004~ 2013年乙脑疫情和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描述,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捕获法检测早期血清/脑脊液乙脑IgM抗体.结果 来宾市2004~2013年共报告乙脑68例,死亡6例.年均发病率为0.31/10万,其中2004年发病率高为0.64/10万,2013年发病率低为0.05/10万.病例主要分布在武宣县和兴宾区,占总病例数的79.41%.10岁以下儿童占91.18%.5~7月是乙脑高发季节,6月份发病人数占病例总数的64.71%.68例病例中有57例(占83.82%)没有接种乙脑疫苗.共检测疑似乙脑病例血清65份,IgM抗体阳性率为78.46%(51/65).结论 来宾市乙脑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散发病例仍存在.因此需继续加强对乙脑病例监测和免疫接种,在加强8月龄~2周岁儿童的乙脑疫苗接种工作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农村地区,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和边远山区3~10岁儿童乙脑疫苗接种覆盖率.

  • 健康人群流行性乙型脑炎抗体水平监测文献的系统评价

    作者:曹明芹;蒋敏;魏小丽

    目的 了解我国健康人群乙脑免疫状况,为乙脑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以乙脑、抗体水平/血清学为检索词,检索1990~2009年中国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及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结果 共检索到相关文献38篇,健康人群乙脑抗体水平无性别差异,不同年龄段的乙脑抗体水平不同,不同地区乙脑抗体水平存在差异,低乙脑抗体阳性率为18.6%,高为90.3%.结论 健康人群的乙脑抗体水平可以综合反映免疫接种和自然感染状况,对了解当地乙脑的流行和免疫状况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 健康人群流行性乙型脑炎抗体水平监测文献的系统评价

    作者:曹明芹;蒋敏;魏小丽

    目的 了解我国健康人群乙脑免疫状况,为乙脑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以乙脑、抗体水平,血清学为检索词,检索1990~2009年中国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及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结果 共检索到相关文献38篇,健康人群乙脑抗体水平无性别差异,不同年龄段的乙脑抗体水平不同,不同地区乙脑抗体水平存在差异,低乙脑抗体阳性率为18.6%,高为90.3%.结论 健康人群的乙脑抗体水平可以综合反映免疫接种和自然感染状况,对了解当地乙脑的流行和免疫状况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 广西博白县1999~2008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分析

    作者:邹世柱;莫庆标;雷伟;李莉;陈锦秀

    目的 分析博白县1999~2008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流行趋势,为制订乙脑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材料.结果 1999~2008年博白县共发生乙脑病例152例,死亡30例.其中1999年84例、2004年38例,发病率分别为6.03/10万、2.54/10万,其余年份呈低水平散发.病例地区分布较平均,男女比例为1.27:1,小发病7个月,大年龄10岁,以2~6岁多见118例占77.63%.免疫史不详及空白为109例,占71.71%.5~7月发病151倒,占99.34%. 结论博白县乙脑流行季节较早,在预测流行年份提前对低年龄儿童进行乙脑疫苗普种具有现实意义.

  • 湖北省1951~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分析

    作者:官旭华;刘力;吴海翔;冯玲玲;程均福;伍佩仪

    目的 了解湖北省1951-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特征,分析乙脑监测结果,为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湖北省疫情信息管理系统的疫情资料及2005~2006年全国乙型监测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累计报告乙脑病例130 304例、累计死亡数为16 227例;年发病率波动在0.14/10万~33.69/10万之间.90年代后期以后以鄂西地区发病率较高.高发季节在5~10月,10岁以下儿童占90.74%,男女发病比例为1.77:1,病例以散居儿童为主(59.49%).其次为学生(34.24%).媒介蚊密度从6月份开始增加,9月上旬达高.猪血清乙脑IgG抗体总阳性率72.19%.正常人群血清IgG抗体总阳性率约35%.临床病例实验室确诊率50%.结论 流行趋势和流行地区的改变与乙脑疫苗的使用密切相关,要加强乙脑监测及预测预警,采取加强10岁以下儿童乙脑疫苗接种和防蚊灭蚊为主的防控措施.

  • 三门峡市1986~2007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分析

    作者:崔法曾;郭振平;张可斌;安勇进

    目的 了解三门峡市乙脑流行特征与规律,探讨防制对策与措施.方法 采用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的数据进行一般统计学方法,对22年乙脑发病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三门峡市1986-2007报告乙脑1 673例,死亡124例,高发病率为1988年,19.98/10万,低2005年,0.17/7万,年均发病率4.37/10万,整体疫情趋势在波动中下降.病例分布呈高度散发状态,发病高峰为每年7~9月,呈明显的季节性,发病人群以散居儿童和农民为主,农村高于市区,2003年后乙脑发病大年龄组明显上升.结论 乙脑的防治在农村地区采取以加强免疫接种、防蚊灭蚊和健康教育宣传的综合防治措施,并且要加强成年人和老年人的免疫接种,使人群达到并维持高免疫水平,从而有效地控制乙脑发病.

  • 海南省2008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系统运行效果分析

    作者:闫秀娟;孙莲英;曾雪霞

    目的 了解2008年乙脑病例流行病学分布情况,为制定乙脑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监测病例定义,进行报告、个案调查,采集血和脑脊液标本进行实验室诊断.采用贝西公司生产的试剂盒检测病例标本的乙脑IgM抗体,评价标准按照使用说明书;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08年监测病例报告率比2005年增加了1.14%;血标本采集率99.2%,脑脊液标本采集率27.5%,确诊病例数22例,发病率0.26/10万,与往年发病率持平,略有升高.无暴发疫情,部分县发病数较往年增加,发病高峰在6月上旬,年龄主要集中在3~6岁.结论 2008年乙脑监测系统运行情况正常,为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制定免疫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将监测数据经过网络直报上报给国家.

  • 广西1992~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分析

    作者:孟军;杨进业;吴秀玲;谢艺红

    目的 了解广西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为科学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1992~2006年广西疫情报告资料和19个县疫苗接种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92~2006年广西累计发病5 84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83/10万,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每间隔4~5年出现一次流行高峰;14个地级市均有病例发生;发病以6~7月为主;职业以散居儿童为主;男性发病多于女性,0~14岁组病例占绝大部分;1995~2005年0~14岁儿童乙脑疫苗接种率较低.结论 病例分布广泛,呈高度散发,发病有显著季节性,主要集中在低年龄儿童,需提高疫苗接种率.

973 条记录 39/49 页 « 12...36373839404142...484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