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山西某县HIV/HCV感染调查的实验室质量控制

    作者:马春涛;张桂云;裴丽健;刘波;张辉;肖瑶;郭晓黎;蒋岩

    目的 分析山西某县开展HIV/HCV调查的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法,探讨质控对调查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在整个调查中对现场的HIV、HCV检测实施插入质控品及样本抽检的质控方案.根据预调查质控结果,通过增加人员培训、加强考核频次、提高抽检比例等手段调整质控方案用于主调查.结果 HIV感染预调查,现场的插入质控品检测和抽检结果与预期结果一致,预调查有效;在主调查中4份样本结果不一致,结合现场调查和质控记录,判定主调查有效.HCV感染预调查时现场HCV检测插入的质控品与预期结果符合率66.7%,抽检质控符合率95.1%,预调查无效;实施了检测人员HCV强化培训和能力验证考核后主调查HCV质控检测结果和预期结果一致,结果有效.结论 质控的实施有助于及时发现现场检测存在的问题、调整质控方案,从而保证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马尔堡病毒的流行病学及检测方法概述

    作者:张子龙;杨柳;张宏;王世文

    马尔堡病毒病是由马尔堡病毒引起的一种致死率极高的烈性传染病.马尔堡病毒(marburg virus,MARV),也称绿猴病毒,形状象长丝,有时候盘绕成奇怪形状的粒子,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丝状病毒属病毒,与1976年发现的埃博拉病毒同属于丝状病毒科,是人类为致命的病原体之一.马尔堡病毒死亡率非常高,2005年非洲暴发的马尔堡病毒致死率高达90%,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对于马尔堡病毒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措施,但是及早地检测和预防对防治马尔堡病毒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 引起呼吸道感染的肠道病毒研究进展

    作者:沈玲羽;张铁刚;黄芳

    肠道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上/下呼吸系统感染、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毒性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病毒性心肌炎、新生儿脓毒样疾病等多种疾病[1].其中新型肠道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可导致全球范围的暴发流行,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如2014年肠道病毒D68在美国暴发流行,导致1 153人感染,13人死亡,多数表现为重症肺炎,被评为美国当年度十大公共卫生挑战之一[2].为更好地开展肠道病毒的研究,本文对引起呼吸道感染的肠道病毒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1995~2004年湖南临湘市人民医院病毒性肝炎实验室检测分析

    作者:陈五星;邹东文;石伟明;沈满英;郭伶俐

    目的了解1995~2004年临湘市人民医院病毒性肝炎的实验室检测结果.方法分析295 589例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临湘市人民医院就诊的病毒性肝炎患者的295 589例实验室检测结果.结果肝功能指标检测阳性结果:ALT(24.0%)、AST(77.3%)、TBIL(10.0%)、DBIL(10.9%)、TP(19.2%)、ALB(24.0%)、GLB(25.2%)、A/G(6.4%)、ALP(47.7%)、GGT(47.2%).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血清学标志及HBV-DNA阳性结果:HBsAg(40.9%)、anti-HBs(25.8%)、HBeAg(17.3%)、anti-HBe(30.2%)、anti-HBc(67.2%)、anti-HBc-IgM(17.0%)、HBV-DNA(98.2%).其他病毒性肝炎的感染血清学标志为HAV-IgM(10.8%),anti-HCV(0.8%).就诊患者中HBsAg阳性率40.9%,提示HBV感染在就诊的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占较大比重.结论应加强健康教育,加强流动人员的管理,控制和预防传播流行.

  • 2014年四川省实验室检测布鲁氏菌病例分析

    作者:廖虹瑜;曾林子;祁腾;罗隆泽

    目的 掌握2014年四川省人间布鲁氏菌感染情况,为四川省布鲁氏菌病(布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4年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就诊的疑似布病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用试管凝集试验检测布鲁氏菌抗体.结果 共检测305例,血清学检测阳性32例;不同性别检测血清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1 ~ 60岁之间,占总阳性人数的78.13%;病例分布于8个地市,以眉山市占总阳性人数比例高为25.00%;职业分布以养殖羊和牛人数比例高为34.38%;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多汗、乏力,分别占90.63%、62.50%和68.75%;肌肉、关节酸痛者占59.38%;感染源主要为羊、牛及其制品,感染途径为直接接触及消化道传播.结论 四川省多地存在布鲁氏菌感染病例,疫情漏报严重,疫情呈明显回升趋势,需在全省加强布病的防控工作.

  • 5例B型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作者:郭建花;周吉坤;孙印旗;尹遵栋

    目的 分析Hib(b型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病例的特征.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研究的方法,2007年5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在随机抽取的4个县(市)、区的6所各级各类医院中主动开展脑炎、脑膜炎症状监测,对收集到的血、脑脊液标本进行Hib细菌培养和RT-PCR检测.结果 首次在河北省检出5例Hib脑膜炎病例,均为6-12月龄的农村婴儿,发病季节为秋冬季,无Hib疫苗接种史,标本采集前1周均使用了抗生素.首次就诊与后就诊的时间间隔较长.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结果趋向不典型.预后良好,无并发症和后遗症.结论 建议对临床诊断为细菌性脑膜炎的患儿采集脑脊液优先开展细菌培养,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RT-PCR检测.建议在全国大范围开展急性脑炎/脑膜炎症状监测,在此基础上开展巢式病例对照研究以较为准确的评估其感染状况、危险因素和疾病负担,探讨其纳入免疫规划的可行性.

  • 云南省不明原因发热患者恙虫病东方体实验室检测分析

    作者:亚红祥;张云智

    目的 对云南省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进行恙虫病东方体检测与分析.方法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IFA)和PCR(nPCR)法对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分别进行恙虫病东方体(Or) IgG抗体和sta56基因检测及其基因序列测定分析.结果 在79例发热患者中,Ot IgG抗体阳性率48.10%,Ot核酸阳性率3.80%.基因序列分析显示序列12-17与日本03株同源性高为99.8%,序列12-9与中国台湾KM05、TW45R等株的同源性高均为99.8%,序列11-6与中国台湾KM05、TW45R等株的同源性高均为100%.进化树分析显示序列12-17、12-9和11-6均为Karp型Ot.结论 云南省恙虫病患者中存在Karp型Ot感染,其基因进化来源可能复杂.

  • 中国10个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无形体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分析

    作者:张丽娟;汪鹏;姜霞;钱振宇;刘桂艳;雷露;刘学升;雷霞;南晓伟;吴建英;岳永杰;张铮;李文涓;邓红;夏依旦;禹惠兰;王誓闻

    目的 对10个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无形体及立克次体实验室检测质量控制进行评估.方法 现场培训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标准化操作.其中血清学技术采用WHO立克次体协作中心推荐的标准方法--微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mIFA),分子生物学技术使用2套巢式PCR分别扩增立克次体科(groEL基因)及无形体科(16S rRNA)大部分成员.标准化质控血清S1及S2、PCR模板P1、P2、P3、P4、P5及部分关键试剂,采用双盲法由中国CDC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无形体室向参加单位发放,按统一实验操作程序,参加单位在各自本土化仪器、设备条件下进行操作.结果 参加培训的10个省(市)CDC实验室,7个单位反馈血清学结果,S1及S2标准血清质控合格率均为71.4%(5/7).反馈PCR结果的8个参加单位,其灵敏性存在较大差异,P2和P3模板合格率为62.5%(5/8),P4、P5、P6模板合格率为50%(4/8).各单位血清学及PCR操作重复性评估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结论 参加单位均存在不同程度实验操作系统误差,应分析各自原因,加以改进并进一步优化条件,提高该类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强调室内质控日常化管理并定期参加外部质量控制活动.

  • 浙江省性病实验室检测现状调查分析

    作者:胡丽华;黄佳;林峰;赵建妹;高锦伦

    目的 了解浙江省性病诊断治疗、疫情的监测报告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性病实验室检测现状.方法 通过填写调查表及现场访谈的方式对80家机构性病实验室的人员概况、实验室设置、仪器设备、检测项目和检测流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从事性病检测的技术人员除皮肤性病专科医院(本科学历占41.67%、中级职称33.33%)外,综合医院、妇幼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均以本科学历(64.40%、60.34%、58.97%)、中级职称(50.15%、55.17%、46.15%)为主,疾控机构接受性病检测培训率高(66.67%);仪器设备配置情况疾控机构和综合医院较高,其次是妇幼机构,皮肤性病专科医院较低;开展性病检测项目情况综合医院相对较多,皮肤性病专科和妇幼机构其次,疾控机构开展性病检测项目较少.结论 应规范性病实验室的管理和质量控制,提高检测能力,确保性病诊断治疗的质量和性病病例报告的准确性.

  • 2009年湖北省宜昌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蒋静;杨小兵;程德明;刘继恒;张皓

    目的 探讨宜昌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监测的2009年宜昌市手足口病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并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宜昌市手足口病疫情全年旱两个发病高峰,分别在4月、11月.全市疫情分布广泛,13个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以散发为主,局部地区聚集性病例明显.男性发病高于女性,以1-5岁儿童病例为主,各年龄段发病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手足口病的发生存在明显季节、地区、性别、年龄差异,防控工作重点为托幼机构,开展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将有助于提出更好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 2006年山西省盂县一起麻疹爆发疫情的调查报告

    作者:孙亚兵;赵琴

    山西省盂县位于山西省东部,境周群山环绕,属山区地貌,经济相对落后.2006年2月,发生一起发热、出疹性疾病爆发,经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确认为麻疹爆发疫情.现报告如下.

  • 2016年6月美国发布婴儿疑似先天性寨卡病毒感染评估和管理的新临时指南

    作者:龚震宇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更新了医务人员护理因为母亲而感染寨卡病毒婴儿的临时指南.对怀孕期间母亲确诊寨卡病毒感染的婴儿和有母婴传播流行病学迹象、出现先天性寨卡病毒综合征临床表现和神经系统症状的婴儿,无论母亲的检测结果如何都推荐开展实验室检测.先天性寨卡病毒综合征是新出现的一类与母亲怀孕期感染寨卡病毒有关的先天性异常现象综合征,包括小头畸形、颅内钙化和或其他的大脑异常、眼睛异常或其他症状.

  • 2000~2005年太原市麻疹疑似病例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石洁平;刘燕

    为了解太原市麻疹疑似病例血清流行病学特点,更好地开展麻疹监测工作和控制麻疹提供依据,我们对2000~2005年太原市433例麻疹疑似病例的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 一起农村聚餐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实验室检测

    作者:童伟丽;王红戟;王敏雅;陈娅

    2014年7月20日,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横街镇一村民家办喜宴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经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从6份患者肛拭/腹泻物、2份剩余可疑食物中检出同源性奇异变形杆菌.证实本次事件是一起因奇异变形杆菌污染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

  • 云南省狂犬病疫情实验室检测及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亚红祥;王静林;张云智

    目的 对云南地区狂犬病疫情开展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方法 应用直接免疫荧光试验(DFA)检测动物和患者中的狂犬病毒抗原,阳性样本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扩增狂犬病毒N基因片段,并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结果 对60份患病动物样本进行DFA检测,结果抗原检测阳性26份(阳性率43.33%).对182份健康犬脑进行DFA检测,结果抗原检测阳性2份(阳性率1.10%).对4份患者唾液和73份鼠脑进行DFA检测,抗原检测均为阴性.对28份抗原检测阳性样本进行RT-PCR检测,25份核酸检测阳性(阳性率89.29%).基因进化树分析显示本次检测到的DX01和DZ01病毒与国内狂犬病毒株在同一分支之内,DN01与东南亚毒株在同一分支之内.结论 引发云南省狂犬病流行的狂犬病毒较复杂,其来源可能与东南亚和省外毒株的输入有关.

  • 中国首例黄热病输入病例的实验室检测

    作者:吕燕宁;李洁;陈丽娟;窦相峰;田丽丽;王全意;黎新宇;庞星火

    目的 通过实验室检测发现并确诊中国首例输入性黄热病病例.方法 利用ELISA法检测1例疑似登革热病例样本中登革病毒NS1抗原,采用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样本中黄热病、登革热与寨卡等几种病毒的核酸.结果 ELISA法检测登革病毒NS1抗原阴性,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该病例样本中登革热与寨卡病毒核酸阴性,黄热病毒核酸阳性.结论 该病例为全国首例输入性黄热病实验室确诊病例.

  • 食源性致病菌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实验室检测

    作者:马弋;王蕾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出现给广大消费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不断带来风险和精神恐慌,食品安全现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200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了各级检测机构在食品安全事件处理中的重要职责,这就要求相关人员不仅必须具备食品安全保障的基本能力,还应具备应对各类食源性致病菌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检验能力,为食品安全预警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持.

  • 食源性致病菌快速分子学检测方法探讨

    作者:程池

    随着国内居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也成了消费者和生产企业共同关注的焦点,除了化学添加剂外,致病性微生物也是导致重大食品安全问题的风险因素. 致病性微生物(主要是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是食品安全实验室检测中的重要环节,对相关检测技术的探讨也是食品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关注的内容.目前比较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主要包括肠道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ca)、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0157 (Escherichia coli O157:H7)、阪崎肠杆菌(Enterobacter sakazaki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

  • 与输血相关的病原微生物的实验室检测

    作者:伍刚

    输血导致的病毒感染已经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常见的输血传播微生物包括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T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梅毒螺旋体,本文主要分析这几种与输血相关的病原微生物的实验室检测方式与发展趋势.

  • 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病原检测

    作者:孟宇

    目的:调查本次食物中毒的原因,为临床诊断和现场处理提供可靠的依据。本实验依据国家标准GB4789-2010、GB17012-1997等方法,对食物中毒标本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培养,结果6份腹痛、腹泻病人的呕吐物标本中均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9份可疑牛奶中有7份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食物中毒标本及分离的阳性菌株作肠毒素定性测定,13个阳性菌株C型肠毒素检出率100%。结论:该中毒确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C型肠毒素中毒。

405 条记录 1/21 页 « 12345678...202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