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皮下引流管持续冲洗及负压吸引预防腹部Ⅳ类切口感染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李清汉;甄作均;吴志鹏;陈焕伟;李梅生;陈应军;计勇

    目的 探讨皮下引流管持续冲洗及负压吸引预防腹部Ⅳ类切口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4年7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3例腹部Ⅳ类切口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行开腹手术,试验组患者术后采用皮下留置引流管,术后行持续冲洗及负压吸引的方法;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传统关腹方法,未留置皮下引流管.记录患者术前Hb,术前Alb,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术后1、3、7dHb和Alb,观察术后患者切口感染及细菌培养情况.患者均于出院后定期门诊复诊,每2周复诊1次,复诊至切口拆线后3个月.记录拆线后3个月内有无并发症发生.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Q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重复测量的资料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123例患者纳入研究.65例试验组患者术后1、3、7dHb分别为(111±15)g/L、(107±18) g/L、(108±13) g/L;58例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12±13) g/L、(106±16) g/L、(106±12)g/L,两组趋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24,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1、3、7 d Alb分别为30 g/L(26 g/L,32g/L)、31 g/L(28 g/L,33 g/L)、35 g/L(32g/L,37 g/L);对照组分别为30 g/L(25 g/L,32g/L)、32g/L(29g/L,33g/L)、37g/L(32g/L,38g/L),两组趋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07,P>0.05).试验组术后4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对照组12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23,P< 0.05).患者感染均发生在术后4~6d,感染均只限于皮下组织,未达肌肉层或以下组织,全部敞开引流后行清创缝合,均治愈.患者均未发生再次感染.未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均于术后7~9d拆线.切口细菌培养结果:大肠埃希菌8例(其中大肠埃希菌合并粪肠球菌1例、大肠埃希菌合并肺炎克雷伯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1例),铜绿假单胞菌1例,肺炎克雷伯杆菌2例,鲍曼不动杆菌1例,阴沟肠杆菌1例,无细菌3例.所有患者切口愈合拆线后随访3个月,随访期间患者均生存,未发现再次感染、切口裂开、切口疝等并发症.结论 皮下留置引流管行持续冲洗及负压吸引操作简单,能有效降低腹部Ⅳ类切口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