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护理程序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的应用
护理程序是护理实践中的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是一种有计划的、系统的实施护理的程序,并且是综合的、动态的、具有决策和反馈功能的过程.将护理程序应用于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中,可明显提高新生儿先天性、遗传性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水平.
-
3 869例婴儿先天性疾病补筛初探
福建省于1998年始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该项工作初期只普及到市级医院,全省大部分新生儿并未纳入筛查范围.以厦门市为例,每年有6 000~7 000新生儿未进行筛查,占全年新生儿数的近三分之二.我们在1999年3月至2000年6月期间,利用我院检验科已具备的实验设备,依托厦门市完善的妇幼保健网络,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和细菌抑制法,对出生后42天来我院体检的婴儿进行两类先天性疾病补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为以后类似工作的开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
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之我见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人口出生缺陷率的三级预防措施之一。[1]儿童发育的质量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是所有家长和医务人员所关注的问题。我院于2003年8月始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开展了新生儿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两种疾病的筛查工作。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均为先天性致残疾病,其特点是出生时症状不明显,数月后逐渐出现症状,因代谢障碍可严重影响新生儿体格及智力发育而致残。若能早起发现、早期进行饮食或药物治疗,可使新生儿体格、智力发育基本正常。因此,通过筛查工作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降低残疾儿发病率至关重要。我院在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中,护理人员密切配合,严格管理,规范操作,取得良好效果。
-
新生儿足跟采血的成功率
1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从2010年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采血以来的资料,2010年1月--2013年1月,共采血1856例,均为出生大于72小时,并无其他合并症的新生儿,平均体重3296g,充分哺乳8次以上的新生儿;成功1793例,成功率为96.6%,失败63例,占3.4%。因位置选择不当导致失败14例,占22.2%。因采血前准备不充分导致失败49例,占77.8%。
2采血方法
2.1.1采血时间在新生儿充分哺乳8次后,冬季用38℃-39℃、夏季用37℃-38℃的温水洗澡,轻柔新生儿足跟部,待到足跟部充血红润时进行采血。
2.1.2采血前的准备环境:室内空气用三氧消毒机消毒30-60分钟,室内中性温度24℃-25℃,相对湿度55%-60%[2]。物品:采血卡片,无菌采血针,75%酒精棉球或棉签,无菌无滑石粉手套。操作者洗手,戴口罩、帽子、手套。
2.1.3注意事项以下部位不能用于新生儿筛查采血:一是后足跟弯曲部位;二是足弓部位;三是足跟中心部位;四是水肿部位;再就是手手指部位(新生儿手指末端皮肤至手指骨之间距离1.2-2.2mm,在此部位采血易伤及骨头,局部感染和坏死是手指采血的并发症)。前三个部位采血,容易导致新生儿的神经、肌腱、韧带和软骨的损伤,造成一定的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