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先天性胆道闭锁的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先天性胆道闭锁的声像图特点,以探讨超声在诊断此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超声诊断为胆道闭锁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胆囊形态、大小及收缩功能,并与手术、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结果对照.结果:所选的42例患儿中,30例为胆囊形态僵硬及小胆囊,其中,17例患儿手术证实,其余13例患儿SPECT均诊断为胆道闭锁;10例为胆囊呈条索状或不显示,其中,5例手术证实,3例行SPECT检查时未见胆道显影,2例来行其他检查;2例为纤维斑块形成,均经手术证实.结论:超声在诊断先天性胆道闭锁中有特异性,其图像有特征性.根据其胆囊形态及大小、胆囊呈条索状或不显示、哺乳前后无明显变化,再结合其临床表现即可诊断.但在诊断对应注意:①病史的采集;②合并胆总管囊肿时,仍应进行胆囊收缩情况的检查;③观察哺乳前、后胆囊大小是否改变,可推测胆管是否通畅.
-
胆囊形态与胆囊结石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胆囊形态与胆囊结石形成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本院自2005年至2007年对驻地单位40岁以上2230名健康体检者的肝胆超声检查结果,通过统计学处理胆囊形态异常组与胆囊形态正常组患者胆囊结石阳性率.结果 胆囊形态异常组与胆囊形态正常组胆结石阳性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胆囊形态异常是胆囊结石发病的危险因素.
-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前后胆囊形态影像学观察
笔者自1995年1月2005年1月,对24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进行辨证分型,用不同中药治疗,并对患者治疗前后囊形态进行观察.
-
B超观察中医药治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及胆囊运动作用的研究
[目的]B超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中医药治疗前后胆囊形态及胃排空情况的变化.[方法]病例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间在我院就诊并经胃镜、B超等检查诊断并符合FD临床诊断标准的FD患者300例,均按照中医辨证予以中医药治疗10d后,应用B超观察胆囊大小、胆囊壁厚度、胃蠕动及胃排空情况予以治疗前后比较.[结果]300例FD患者中医药治疗前胆囊增大154例(62.60%),胃排空减慢205例(83 30%);中医药治疗后10d后复查上述指标,可见胆囊大小改善,胃排空速度恢复,有效率平均达到95.33%.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D发病与胃动力障碍和胆汁排放有关,中医药治疗疗效明显.
-
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保胆治疗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附21例报告)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部分切除术保胆治疗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1月-2015年6月对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友谊医院21例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部分切除术。21例均伴有胆囊形态的变化,病变部位皆位于胆囊的远端,慢性炎症明显,胆囊病变形态:向右折叠18例,占85.7%;胆囊底部腺肌症3例,占14.3%。病变占胆囊比例:≤1/3者11例,占52.4%;≤1/2者3例,占14.1%;≤2/3者7例,占33.3%。适应证:①胆囊病变位于远端,慢性炎症明显,且≤2/3;②拟保留胆囊部分胆囊功能正常,无明显炎症,胆囊壁≤3 mm;③胆囊收缩试验≥30%;术前将胆囊慢性炎症部分和正常胆囊拟保留部分分别做胆囊收缩试验;④术中胆道镜检查胆囊管通畅,胆囊壁弹性好,无明显慢性炎症。切除有病变的胆囊后,胆道镜检查保留端胆囊无异常,4~0可吸收线连续两层缝合胆囊。结果21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10±18)min,排气时间分别是(21.4±2.8)h;术后6 h进水,30 h进食;术后7 d痊愈出院。患者随访(6~66)个月,术前临床症状消失,饮食正常。术后(6~12)个月胆囊代偿性扩张,体积达(56.67±23.2)cm3,较术前(48.26±21.58)cm3增大(=-9.38,<0.05);术后胆囊收缩试验(50.19±4.27)%较术前(45.67±6.87)%显著提高(=-5.22,<0.05)。结论腹腔镜结合胆道镜胆囊部分切除术保胆治疗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对保护胆囊及胆囊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在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有望成为手术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一种新术式。
-
胆囊畸形与胆囊结石形成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胆囊畸形与胆囊结石形成的关系。方法:对2011年至2013年对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进行消化系彩超诊察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共300例。结果:300例患者中患胆囊畸形者72例,其中患胆囊结石者58例,与胆囊形态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1)结论:胆囊畸形与胆囊结石高度相关。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